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秋虹

作品数:4 被引量:11H指数:3
供职机构:顺德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学事业费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电针
  • 2篇电针治疗
  • 2篇疗效
  • 2篇疗效观察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2篇急性
  • 2篇急性脑梗死
  • 2篇梗死
  • 1篇动脉
  • 1篇穴位
  • 1篇穴位注射
  • 1篇穴位注射治疗
  • 1篇针刺
  • 1篇针刺拔罐
  • 1篇针灸
  • 1篇推拿
  • 1篇推拿综合治疗
  • 1篇椎动脉
  • 1篇椎动脉型

机构

  • 4篇顺德第一人民...

作者

  • 4篇刘健
  • 4篇张纯
  • 4篇曾统军
  • 4篇林秋虹
  • 2篇卢肖霞
  • 2篇黎敏燕
  • 1篇吴惠团
  • 1篇陈宝莹
  • 1篇黄芳

传媒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中医药现...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年份

  • 2篇2013
  • 2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电针治疗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6月~2011年12月所收治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药物及早期康复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电针治疗1次/d,20 d为1疗程。疗程结束评定患者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并测定治疗前后健、患侧下肢主动助力运动及被动运动时主要肌肉的肌电信号所得的频域指标中位频率(MF)及平均功率频率(MPF)值。结果治疗组治疗后Fugl-Meyer下肢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下肢股直肌及半腱肌的主被动运动的MPF值及被动运动的MF值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治疗能影响肢体肌肉的表面肌电信号,促进急性脑梗塞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
张纯刘健林秋虹曾统军黎敏燕卢肖霞吴惠团
关键词:电针急性脑梗死
电针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90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采用强化降脂、抗血小板、抗凝、对症处理等治疗,观察组患者加以电针治疗,连续治疗4w,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Fugl-Meyer进行肢体运动能力评价、Baethel指数对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价,同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电针治疗4w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rthel评分、FuglMeyer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电针治疗急性期脑梗死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生活质量,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推广。
张纯刘健林秋虹曾统军古明高
关键词:电针急性脑梗死疗效
针刺拔罐推拿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25例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针刺拔罐联合推拿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8年9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5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资料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行推拿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针刺、拔罐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行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比较两组患者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TCD检查各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拔罐联合推拿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可改善患者椎-基底动脉的血供,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优于单纯推拿治疗,值得在临床推广。
张纯刘健林秋虹曾统军卢肖霞陈宝莹
关键词:椎动脉型颈椎病针刺拔罐推拿
温针灸加胃复安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14例疗效观察
2012年
目的探讨温针灸联合胃复安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6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14例顽固性呃逆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温针灸联合胃复安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总结治疗经验。结果在本组资料中显效7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2.3%。结论温针灸联合胃复安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起效快,副作用少,是能够在临床中发挥有中医特色的有效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
张纯刘健林秋虹曾统军黎敏燕黄芳
关键词:温针灸胃复安穴位注射顽固性呃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