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栾春梅

作品数:6 被引量:30H指数:4
供职机构:泰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镇痛
  • 3篇罗哌卡因
  • 3篇甲磺酸
  • 3篇甲磺酸罗哌卡...
  • 3篇芬太尼
  • 3篇分娩
  • 3篇分娩镇痛
  • 2篇气管
  • 2篇自控镇痛
  • 2篇麻醉
  • 1篇盐酸罗哌卡因
  • 1篇应激反应
  • 1篇镇痛泵
  • 1篇三醇
  • 1篇视觉模拟
  • 1篇视觉模拟评分
  • 1篇舒芬太尼
  • 1篇术后
  • 1篇双频指数
  • 1篇酮咯酸

机构

  • 3篇南通大学
  • 3篇泰州市人民医...
  • 1篇中南大学

作者

  • 6篇栾春梅
  • 3篇申小勤
  • 1篇项冬
  • 1篇陈洁
  • 1篇潘严
  • 1篇郭曲练
  • 1篇谢国柱
  • 1篇李小静
  • 1篇孙灿林
  • 1篇邢海林
  • 1篇王荣宁

传媒

  • 1篇河北医药
  • 1篇江苏医药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七氟醚麻醉下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气管插管时应激反应的影响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观察在七氟醚麻醉下,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气管插管时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80例妇科患者,ASAⅠ-Ⅱ级,年龄20-49岁,全麻下行择期腹腔镜手术,随机分为A、B、C、D四组(n=20)。予8%七氟醚吸入诱导(氧流速为6L/min),待患者意识消失后,B、C、D组复合应用舒芬太尼,剂量分别为0.25μg/kg、0.5μg/kg、1.0μg/kg,A组给予生理盐水2ml,静注罗库溴铵0.6mg/kg,待七氟醚呼气末浓度上升至2.0MAC时,维持2min后行气管插管。记录麻醉诱导前(t0)、患者意识消失时(t1)、气管插管前(t2)、气管插管后1min(t3)、气管插管后3min(t)4的脑电双频指数(BIS)值和血流动力学。结果 B组心率(HR)在气管插管后1min(t3)、气管插管后3min(t4)均高于麻醉诱导前(t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平均动脉压(MAP)在气管插管后1min(t3)、气管插管后3min(t4)均低于麻醉诱导前(t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插管后BIS的最高值(tmax)在A、B、C三组均高于气管插管前(t2),BIS值的上升程度(气管插管后的最大值-插管前数值)随舒芬太尼剂量的增大而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2=0.445,P<0.05)。结论七氟醚麻醉下,0.5μg/kg舒芬太尼可有效抑制气管插管时的应激反应。
王荣宁郭曲练李小静栾春梅
关键词:七氟醚舒芬太尼脑电双频指数
低浓度甲磺酸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在分娩镇痛的应用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探讨低浓度甲磺酸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经自控镇痛泵技术进行分娩镇痛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在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间主动要求行分娩镇痛、健康、单胎、足月临产初产妇50例为镇痛组,随机选择同期条件相当未实施分娩镇痛的孕妇50例作为对照组。镇痛组分娩前给予低浓度甲磺酸罗哌卡因加芬太尼,对照组不行无痛分娩,宫口开全后停止注药,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记录两组疼痛程度、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结果镇痛组镇痛后VAS评分明显下降、第一产程明显缩短(P<0.05),而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分娩方式及新生儿Apgar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低浓度甲磺酸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经自控镇痛泵技术进行分娩镇痛,可获得满意的镇痛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栾春梅申小勤
关键词:甲磺酸罗哌卡因芬太尼自控镇痛泵分娩镇痛
酮咯酸氨丁三醇与芬太尼静脉用于剖腹产术后自控性镇痛疗效比较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比较酮咯酸氨丁三醇与芬太尼用于剖腹产患者经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IA)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行择期剖腹产产妇200例随机分为酮咯酸氨丁三醇组与芬太尼组,比较2组术后2、4、8、12、24、48 h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酮咯酸氨丁三醇组术后静息状态下2,4 h以及活动状态下2、4 h及8 h视觉模拟评分(VAS)明显高于芬太尼组(P<0.05),镇痛效果弱于芬太尼组(P<0.05),但是2组都能够达到比较满意的镇痛效果,尼松组呼吸抑制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酮咯酸氨丁三醇用于剖腹产患者术后PCIA可达到满意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推广使用。
项冬邢海林谢国柱栾春梅陈洁孙灿林
关键词:酮咯酸氨丁三醇芬太尼剖腹产自控镇痛视觉模拟评分
麻醉深度监测在老年全麻患者恢复期的应用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麻醉深度监护在全麻患者苏醒期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 112例老年全麻患者,术毕进入麻醉恢复室后随机分为A组(54例)和B组(58例),采用Pearlcare脑电图系统监测麻醉意识指数(Ai,0-100)值。B组拔管指征:自主呼吸频率<20次/分、潮气量>6ml/kg,脱机后SpO2>95%持续5min;A组拔管指征增加Ai值>95。比较两组拔管时间和苏醒过程。结果A组术毕拔管时间长于B组[(29.2±4.5)min vs.(25.8±3.4)min](P<0.05),拔管时Ai值大于B组(96.2±2.6vs.87.3±3.1)(P<0.05);A组拔管后呼吸遗忘和低氧血症发生例次少于B组(P<0.05)。结论全麻苏醒期在麻醉深度监护下气管拔管能降低老年患者呼吸相关并发症。
潘严栾春梅任震晴
关键词:麻醉深度监测全身麻醉气管拔管
甲磺酸罗哌卡因与盐酸罗哌卡因用于分娩镇痛的比较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比较甲磺酸罗哌卡因与盐酸罗哌卡因用于分娩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在南通大学附属泰州人民医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间主动要求行分娩镇痛、健康、单胎、足月临产初产妇100例随机分成甲磺酸罗哌卡因组与盐酸罗哌卡因组。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记录两组疼痛程度、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运动神经阻滞评分(MBS)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在疼痛程度、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运动神经阻滞评分(MBS)以及不良反应方面,甲磺酸罗哌卡因与盐酸罗哌卡因未见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甲磺酸罗哌卡因与盐酸罗哌卡因应用于分娩镇痛,具有相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栾春梅申小勤
关键词:甲磺酸罗哌卡因盐酸罗哌卡因分娩镇痛
酒石酸布托啡诺用于分娩镇痛的最佳剂量探讨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比较采用不同剂量酒石酸布托啡诺联合甲磺酸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6月~2010年6月主动要求行分娩镇痛、健康、单胎、足月临产初产妇100例随机分成四组,A组采用0.002%酒石酸布托啡诺和0.1788%甲磺酸罗哌卡因;B组采用0.004%酒石酸布托啡诺和0.1788%甲磺酸罗哌卡因;C组采用0.006%酒石酸布托啡诺和0.1788%甲磺酸罗哌卡因;D组采用0.1788%甲磺酸罗哌卡因。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记录两组疼痛程度、疼痛开始缓解时间(T1)、疼痛完全缓解持续时间(T2)、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随着布托啡诺浓度的提高,T1逐渐缩短,与D组比较,B、C组T1明显缩短。随着使用布托啡诺剂量的增加T2延长,与D组比较,B、C组T2明显延长。结论:0.004%酒石酸布托啡诺和0.1788%甲磺酸罗哌卡因用于分娩镇痛为最佳剂量且有效安全。
申小勤栾春梅
关键词:酒石酸布托啡诺甲磺酸罗哌卡因分娩镇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