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冰

作品数:85 被引量:429H指数:12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401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军队医学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岛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哲学宗教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6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9篇医药卫生
  • 6篇生物学
  • 2篇哲学宗教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7篇长航
  • 13篇艇员
  • 13篇潜艇
  • 12篇耐药
  • 11篇核潜艇
  • 9篇菌群
  • 9篇杆菌
  • 7篇葡萄球菌
  • 7篇球菌
  • 7篇细胞
  • 6篇单胞菌
  • 6篇铜绿
  • 6篇铜绿假单胞
  • 6篇铜绿假单胞菌
  • 6篇免疫
  • 6篇耐药性
  • 6篇假单胞菌
  • 6篇肺炎
  • 5篇基因
  • 4篇液态芯片

机构

  • 61篇解放军第40...
  • 10篇青岛大学
  • 7篇中国人民解放...
  • 5篇青岛市市立医...
  • 5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青岛大学医学...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解放军总医院...
  • 2篇中国海洋大学
  • 2篇青岛市人民医...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青岛海洋大学
  • 1篇青岛市海慈医...
  • 1篇青岛医学院
  • 1篇山东大学
  • 1篇汕头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空军航空医学...

作者

  • 85篇梁冰
  • 28篇吴力克
  • 17篇姜美娟
  • 11篇房芳
  • 11篇苑同业
  • 11篇刘金凤
  • 10篇孙英姿
  • 8篇禹华玮
  • 8篇王军
  • 6篇杨朋
  • 6篇孙青菊
  • 5篇裴继云
  • 5篇王丹丹
  • 5篇袁晓璐
  • 5篇王华强
  • 4篇赵红
  • 4篇胡峰
  • 4篇苏维奇
  • 4篇刘蓬蓬
  • 4篇王金乐

传媒

  • 13篇中国微生态学...
  • 12篇解放军预防医...
  • 7篇中华医院感染...
  • 4篇卫生研究
  • 4篇国际检验医学...
  • 3篇海军医学杂志
  • 2篇中国海洋药物
  • 2篇解放军医学杂...
  • 2篇临床检验杂志
  • 2篇上海医学检验...
  • 2篇中华航海医学...
  • 2篇医学检验进修...
  • 2篇热带医学杂志
  • 2篇中华临床医师...
  • 2篇第十届全军检...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年份

  • 2篇2017
  • 5篇2016
  • 6篇2015
  • 5篇2014
  • 6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5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5
  • 13篇2003
  • 8篇2002
  • 6篇2001
  • 2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8
  • 2篇1997
  • 2篇1996
8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水面舰艇及核潜艇长航对艇员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被引量:35
2002年
目的 :比较研究长时间水面和水下航行对艇员心身健康水平的影响及其特点 ,为提高长航艇员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1)研究对象分水面舰艇组、核潜艇组 ,对照组包括岸勤组和中国军人常模。 (2 )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 (EPQ)、症状自评量表 (SCL - 90 )及团体用心理社会应激调查表 (PSSG)在长航前后对艇员进行测评和结果比较。结果 :(1)个性特征 :水面舰艇组航后内 -外向得分较航前增高 4 1.0 % (P <0 .0 5 ) ;核潜艇组航后内 -外向得分较航前增高 5 7.3% (P <0 .0 1) ,并有精神质得分降低和掩饰倾向得分增高 (P <0 .0 5 )。 (2 )心身健康评分 :与军人常模比较 ,水面舰艇组航后忧郁、焦虑因子分非常显著增高 (P <0 .0 1) ,核潜艇组航后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忧郁、焦虑因子分非常显著增高 (P <0 .0 1)。 (3)心理应激评分 :水面舰艇组航后心理应激总分、负性情绪分、正性应对分增高 (P <0 .0 5 ) ,核潜艇组航后负性应对分增高 (P <0 .0 5 ) ,而心理应激总分、负性情绪分则非常显著增高 (P <0 .0 1)。结论 :水面舰艇及核潜艇长航两种特殊生活和作业环境均对艇员的心理卫生状态造成了明显影响 。
赵红吴力克梁冰刘文房芳杨朋
关键词:水面舰艇核潜艇长航艇员心理健康
双歧杆菌QJ405和乳酸杆菌QJ405的生物学特征及鉴定被引量:4
2001年
目的 :观察从健康核潜艇艇员正常粪便中分离出的双歧杆菌QJ 40 5和乳酸杆菌QJ 40 5的生物学特征 ,判定其是否符合益生菌要求。方法 :分析细菌的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特征。采用数值分类法 (API 2 0A)和化学分类法 (气相色谱分析 )进行种属鉴定。抗生素敏感试验采用ATB法。结果 :两株菌分别鉴定为长双歧杆菌和唾液乳酸杆菌唾液亚种 ,两菌代谢发酵碳水化合物均可产生大量乙酸、乳酸 ,对多种抗生素表现敏感。结论 :双歧杆菌QJ 40 5和乳酸杆菌QJ 40 5的来源和部分生物活性符合益生菌的要求。
梁冰吴力克姜峰潘桦孙英姿钟方虎
关键词:核潜艇艇员生物学鉴定
巨大儿预测和预防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3年
近年来巨大儿的发生率不断升高,不仅分娩时会造成肩难产、孕妇产后出血及感染等一系列的症状,对胎儿而言,由于增加了手术助产的机会,使颅内出血、臂丛神经受损、锁骨骨折的几率大大增加,而且容易诱发新生儿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等危及情况。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巨大儿与后天形成的肥胖症、代谢综合征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都存在密切联系。因此对于巨大儿的预测和预防,是进行孕期保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对于提高人口优生工作也具有重要意义。
张耀东梁冰梁继伟
关键词:巨大儿
大型补给船舱室细菌气溶胶浓度及细菌菌谱特征调查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调查某大型补给船船舱内细菌气溶胶的浓度及构成,了解与细菌气溶胶影响相关的健康状况。方法采用安德森CA6型及CA2型撞击式空气采样仪,对舱室细菌气溶胶进行定量富集和粒径大小的分析,通过细菌学分析方法对富集的细菌进行种属鉴定,对艇员的健康状况进行量表调查。结果 (1)调查区域细菌气溶胶浓度为10^2-10^3CFU/m^3。(2)60.6%-73.9%的舱室细菌气溶胶颗粒粒径大小为0.65-4.7μm。(3)空气中的细菌分布在15个菌属,由31个菌种构成。革兰阳性细菌占85.1%,其中革兰阳性球菌最多(41.8%),其余为芽孢杆菌属(24.3%)和无芽孢革兰阳性杆菌(19.0%)。革兰阴性杆菌占14.9%,其中肠杆菌科细菌5.4%,非发酵菌9.5%。结论该补给船舱室均处于相对较低的空气微生物污染水平,将粒径和条件致病菌一并作为评价因素,仍存在健康安全的隐患。
梁冰苑同业刘金凤姜美娟陈兆艳李露嘉
关键词:舱室细菌气溶胶
复合益生菌制剂对长航核潜艇艇员细胞免疫的调节被引量:6
2003年
目的 :观察复合益生菌制剂 (海生元 )对长航核潜艇艇员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 :受试艇员分为用药组和未用药组 ,并以另一艘未出航核潜艇的艇员 (未出航组 )为空白对照。观察长航前后各组细胞免疫功能诸指标及TNF -α ,内毒素水平的变化。结果 :(1 )T细胞亚群 :航后用药组CD3、CD4 细胞数高于未用药组 (P <0 .0 5 ) ,CD8细胞数低于本组航前和未出航组(P <0 .0 5 )。未用药组航后CD3、CD4 细胞数低于航前和未出航组 (P <0 .0 5 )。 (2 )NK和IL - 2分泌细胞 :航后用药组CD16 、IL - 2分泌细胞数高于未用药组 (分别P <0 .0 1和P <0 .0 5 )。此外 ,用药组航后CD16 细胞数高于本组航前和未出航组 (P <0 .0 5 )。未用药组航后CD16 细胞数低于航前和未出航组 (P <0 .0 5 ) ,IL - 2分泌细胞数低于航前 (P <0 .0 5 )。 (3)IFN -γ、IL - 1 2、及IL- 1α血清水平 :航后用药组与未用药组比较 ,IFN -γ、IL - 1 2显著升高 (P <0 .0 5 ) ,IL - 1α显著降低 (P <0 .0 5 )。用药组IL - 1 2水平亦高于本组航前和未出航组 (P <0 .0 5 )。未用药组IFN -γ航后较航前降低 ,IL - 1α较航前和未出航组升高 (P <0 .0 5 ) ,IL - 1 2则降低 (P <0 .0 5 )。 (4 )TNF -α、内毒素血清水平 :航后用药组TNF -α和内毒素水平均?
吴力克梁冰袁晓璐裴继云杨朋
关键词:核潜艇艇员长航免疫功能
复合益生菌制剂“海生元”的卫生安全性检验
2003年
目的 :监测和评估复合益生菌制剂“海生元”在制备、保存和使用过程中微生物污染状况 ,消除对健康造成潜在不良影响的危险。方法 :在有效期 (1年 )和保存 2 4个月 (2年 )时 ,定期随机对“海生元”口服液和胶囊取样 ,按常规方法进行微生物限度检验 ,包括细菌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检查及霉菌、酵母菌计数。结果 :(1)贮存 12个月时微生物限度检验结果显示 :口服液各项指标均为阴性。胶囊剂分别为细菌数 <2× 10CFU/ g ,大肠菌群数 <3MPN/ 10 0 g、真菌和酵母菌总数分别 <5CFU/g ,未检出致病菌。 (2 )储存 2 4个月时的微生物限度检验结果显示 :口服液细菌总数、霉菌数和酵母菌数均 <1CFU/ g ,大肠菌数 <3MPN/ 10 0 g。胶囊剂细菌总数 <4× 10 3 CFU/ g ,大肠菌数 <30MPN/ 10 0g ,霉菌和酵母菌数 <10CFU/ g ,未检出致病菌。结论 :复合益生菌制剂“海生元”2种剂型 (口服液和胶囊 )在效期内的染菌情况均符合规定限度要求。在普通条件下储存 2 4个月 (2年 ) ,仅对胶囊的细菌总数略有影响 ,但结果仍符合中国药典规定的限度标准。本实验结果证实了复合益生菌制剂制备、储存过程中卫生安全的可靠性。
梁冰吴力克孙英姿江峰房芳
关键词:卫生安全性微生物限度
核潜艇长航对艇员外周血红细胞系统的影响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研究核潜艇长航对艇员外周血红细胞系统的影响,并分析产生影响的可能原因。方法(1)用血液分析仪检测RBC、HGB、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分布宽度(RDW-SD)。(2)采用煌焦油蓝活体染色法检测网织红细胞(RET)数。(3)用联苯胺法测定血浆游离血红蛋白;用半定量法测定红细胞的渗透脆性;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间接胆红素。观察核潜艇艇员长航40 d后各指标的变化。结果(1)长航后RBC、HGB、HCT、MCV分别为(5.15±0.39)×1012.L-1、(160.4±12.4)g.L-1、(45.9±4.26)%、(91.4±2.93)fl,均明显高于长航前的检测值〔(4.86±0.28)×1012.L-1、(152.9±7.61)g.L-1、(44.3±2.07)%、(88.7±2.75)fl,均P<0.01)〕。(2)长航后RET(0.024±0.010)明显高于长航前(0.016±0.011,P<0.01)。(3)长航后红细胞的渗透脆性完全溶血的NaCl浓度、游离血红蛋白浓度、间接胆红素浓度分别为(0.37±0.21)g.mL-1、(167.1±40.8)mg.L-1、(16.59±7.44)μmo.lL-1,均明显高于长航前的检测值〔(0.33±0.25)g.mL-1、(51.2±17.2)mg.L-1、(12.02±4.56)μmol.L-1均P<0.01〕。结论核潜艇长航明显影响艇员外周血红细胞系统,可导致艇员RBC、HGB、HCT、MCV明显升高,RET、游离血红蛋白和血清间接胆红素明显升高,红细胞脆性加重。
禹华玮梁冰徐大韬袁晓璐王军苑同业辛苏宁
关键词:核潜艇长航艇员红细胞系统
长航条件下核潜艇艇员血清补体的变化特点及意义探讨被引量:3
2000年
目的 :探讨核潜艇长航条件下艇员血清补体的变化特点及其意义。方法 :对 114名水下长航达 5 0昼夜的核潜艇作业人员 ,在长航以后进行血清补体成份C(总补体 )、C3 、C4 、B因子的检测 ,并对其中 76名作业人员返航疗养 35d后 ,再行上述补体成份的检测。将两组检测结果与 10 0名健康献血员作对照。结果 :①长航组的总补体C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降低(P <0 .0 5 ) ,其中C3 、B因子降低非常显著 (P <0 .0 1) ;长航组的C4 水平较对照组略有升高 ,但无统计学意义。②疗养组的C、C3 、B因子的血清浓度 ,仍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 (P <0 .0 5 ) ;而疗养组的C4 水平与对照组比较 ,出现升高 (P <0 .0 5 )。结论 :核潜艇艇员长航后血清C、C3 、B因子水平明显降低 ,对C4 水平无明显影响。长航后疗养 35d ,艇员血清中C、C3 、B因子仍未恢复至正常水平 ,提示核潜艇长航对艇员补体功能有较长远的影响。C4 水平在疗养后较健康人升高 ,意义有待探讨。
吴力克于文学易仁元梁冰许自明
关键词:旁路途径
潜艇长航对艇员血清铁、铜、锌、镁含量的影响及意义被引量:4
2001年
目的 探讨潜艇长航环境对艇员体内铁、铜、锌、镁代谢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将受检艇员分成航行组和未出航组。用法国产 J/ 38S等离子体光谱仪检测艇员血清铁、铜、锌、镁的含量 ,并对这四种元素进行相互间的独立性相关分析。结果 航行组 2 0 d航行后的血清铁为 (33.5 1± 2 .0 4)μmol/ L ,与航前 (2 4.17± 2 .6 1)μmol/ L和未出航组 (2 5 .12± 1.46 )μmol/ L比较 ,升高有显著性意义 (均 P<0 .0 5 ) ;血清铜为 (14.5 8± 2 .6 0 )μmol/ L ,与航前 (13.90± 2 .2 3)μm ol/ L和未出航组 (13.11± 3.0 4)μm ol/ L比较 ,均 P>0 .0 5 ;血清锌为 (9.84± 2 .84)μmol/ L ,与航前 (17.43± 3.75 )μmol/ L和未出航组 (17.11±2 .42 )μm ol/ L比较 ,均 P<0 .0 1;血清镁为 (0 .817± 0 .0 99) m mol/ L ,与航前 (1.15 1± 0 .2 2 2 ) mm ol/ L和未出航组 (1.15 4± 0 .0 91) mm ol/ L比较 ,均 P<0 .0 5。此外 ,航行组艇员血清中 4种元素变化值间的相关分析显示 ,铁 -铜呈正相关 (r=0 .6 0 77,P<0 .0 5 ) ;铁 -锌、铜 -锌、铜 -镁呈负相关 (r=- 0 .3986 ,- 0 .80 94,r= - 0 .4884,P值分别 <0 .0 5 ,<0 .0 1,<0 .0 5 ) ;铁 -镁、锌 -镁则相关不显著 (r=- 0 .1899- 0 .1739,P均 >0 .0 5。
吴力克梁冰于文学许自明邓玲玲吴刚杨朋
关键词:血清铁血清铜血清锌血清镁艇员
水面和水下长航对艇员肠道菌群影响的比较及意义探讨被引量:15
2001年
比较研究水面和水下两种长期航行条件对舰艇和核潜艇艇员肠道菌群的影响并对其意义进行初步探讨。结果显示两种长航条件均对人体肠道菌群产生显著影响 ,可打破肠道微生态平衡 ,但两者所致的肠道菌群构成变化的特点不同。提示不同长航条件可造成不同的微生态失调 ,需区别对待。
吴力克梁冰许自明于文学房芳吴刚杨明
关键词:微生态平衡肠菌群失调艇员潜艇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