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正忠

作品数:21 被引量:47H指数:4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骨折
  • 9篇内固定
  • 5篇腰椎
  • 5篇椎弓
  • 5篇椎弓根
  • 4篇胸腰椎
  • 4篇前路
  • 4篇椎骨
  • 4篇内固定治疗
  • 3篇植骨
  • 3篇皮瓣
  • 3篇前路减压
  • 3篇缺损
  • 3篇椎弓根螺钉
  • 3篇组织缺损
  • 3篇颈椎
  • 3篇后路
  • 3篇钢板
  • 2篇胸腰椎爆裂
  • 2篇胸腰椎骨折

机构

  • 11篇昆明医科大学
  • 6篇云南省个旧市...
  • 4篇昆明医学院

作者

  • 21篇梁正忠
  • 15篇廖湘波
  • 10篇夏瑞涛
  • 10篇陈在飞
  • 6篇王海龙
  • 6篇肖劲松
  • 5篇王海龙
  • 5篇张志跃
  • 4篇尚光禄
  • 4篇李宏伟
  • 4篇金雄
  • 4篇张晋
  • 4篇王海龙
  • 3篇金雄
  • 3篇张晋
  • 2篇肖劲松
  • 2篇曹建保
  • 2篇尚官禄
  • 2篇李伟嘉
  • 1篇张晋

传媒

  • 3篇云南医药
  • 3篇昆明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2篇当代医药论丛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国民族民间...
  • 1篇昆明医学院学...
  • 1篇西南国防医药
  • 1篇解剖与临床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Ⅱ型齿状突骨折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与非融合治疗的临床分析
2017年
2010年1月-2016年01月对34例II型齿状突不稳定骨折后路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同时15例髂骨后植骨融合,19例非融合治疗。男20例,女14例,年龄20-65岁,平均42.5岁,2例为陈旧性骨折,未形成鹅颈畸形。合并高血压10例,糖尿病3例,高血压及糖尿病均存在者2例。
陈在飞梁正忠夏瑞涛廖湘波王海龙肖劲松张志跃
关键词:齿状突骨折融合术
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单椎体Magerl A型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探讨
2021年
目的:探讨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单椎体Magerl A型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的单椎体Magerl A型胸腰椎骨折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25例/组)。为对照组患者采用开放式椎弓根内固定术进行治疗,为试验组患者采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血清肌酸激酶(CK)、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伤椎前缘的高度、Cobb角、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切口的长度、手术的时间、术中的出血量和术后下床活动的时间。结果:1)在术前,两组患者血清CK、CRP的水平相比,P>0.05。在术后24 h,两组患者血清CK、CRP的水平均较术前显著升高,试验组患者血清CK、CRP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2)在术前,两组患者的伤椎前缘高度、Cobb角相比,P>0.05。在术后1周、术后1年,两组患者的伤椎前缘高度均高于术前,其Cobb角均小于术前,P<0.05;但两组患者的伤椎前缘高度、Cobb角相比,P>0.05。在术前,两组患者的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相比,P>0.05。在术后1周、术后1年,两组患者的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均低于术前,P<0.05;试验组患者的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3)试验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术后下床活动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其术中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相比,P>0.05。结论:与采用开放式椎弓根内固定术相比,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单椎体Magerl A型胸腰椎骨折的效果较好,能够有效地减少患者术中的出血量,降低其血清CK、CRP的水平及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促进其术后恢复。
张志跃梁正忠肖劲松李伟嘉李宏伟夏瑞涛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
单纯后路短节段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A3型和A4型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
2019年
目的探讨针对A3型或A4型胸腰段骨折患者以单纯后路短节段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方便选择该院2017年1—12月期间诊治的A3型或A4型胸腰段骨折患者80例作为研究样本,以随机抽样法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40例患者均采取单纯后路短节段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方案,对照组的40患者均采取后路经肌间隙短节段联合伤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切口长度、手术耗时和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切口的疼痛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切口长度(9.21±1.34)cm,对照组(10.92±2.05)cm(t=4.217,P=0.000);观察组手术耗时(90.26±11.35)min,对照组(121.46±5.86)min (t=4.638,P=0.000);观察组术中平均出血量(50.72±14.59)mL,对照组(151.46±19.68)mL (t=5.034,P=0.000);术后切口疼痛评分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且两组患者手术后都未出现并发症,两组患者手术之后都获得了满意骨折愈合效果。术毕即刻两组患者伤椎前缘高度以及矢状面的Cobb角较术前均得以显著纠正,两组患者末次随访伤椎前缘高度及Cobb角同术后即刻相比都未出现明显丢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A3型或者A4型胸腰段骨折患者的治疗中采取单纯后路短节段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方案,有利于降低患者术中出血量并缓解术后疼痛,该治疗方案效果较优。
陈在飞梁正忠夏瑞涛肖劲松张志跃
关键词:胸腰段骨折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疗效
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联合二期前路选择性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治疗严重脊髓型颈椎病
2014年
目的评价行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联合二期前路选择性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治疗合并椎管狭窄的严重脊髓型颈椎病(CSM)的临床疗效。方法 15例前后方均有明显压迫合并椎管狭窄的CSM患者行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联合二期前路选择性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治疗,观察手术并发症情况及比较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的双手10 s握拳试验、VAS评分、日本整形外科学会(JOA)评分及神经功能改善率评价临床疗效,并进行影像观察开门大小及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患者得到12个月及以上有效随访。12个月随访时JOA评分由术前(7.5±2.0)分提高到(15.3±1.2)分,影像学随访示椎管减压充分,未见关门现象及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1例出现饮水呛咳,术后2周恢复正常;2例出现C5神经麻痹,经高压氧等治疗,2个月后完全恢复;1例出现颈后切口血肿,经扩创引流后治愈。结论分期后前路联合手术创伤小,脊髓神经功能改善良好;在后路手术的基础上,二期前路选择性椎体次全切除减压内固定术可更好地解除脊髓压迫,并发症少,避免了前路跨多节段减压植骨内固定而导致的内植物失败、脊髓损伤等并发症,对存在有合并疾病的年龄较高手术耐受性差的患者安全性可靠。
梁正忠陈在飞廖湘波王海龙夏瑞涛肖劲松张志跃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
低位小腿带蒂皮瓣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观察应用低位小腿带蒂皮瓣瓣修复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应用低位腓肠神经营养动脉皮瓣与外踝上穿支皮瓣修复足部远端皮肤软组织缺损16例.结果所有病例皮瓣均成活,腓肠神经营养动脉皮瓣有2例出现小部分皮缘坏死,二期行坏死组织清创及换药愈合.随访16例,随访3-16个月,2例轻度肿胀,1例返院行皮瓣修薄术;14例步行走如常,2例微跛,与患者前足损伤部分组织缺损有关.采用皮瓣修复前足部损伤,可以最大限度地挽救肢体功能,减少病残率.结论低旋转点带蒂皮瓣是一种手术简单易行,能以较小的供瓣区代价、美观有效的修复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
李宏伟廖湘波梁正忠曹建保张晋李伟嘉
关键词:小腿前足显微外科穿支皮瓣
下颈椎骨折脱位并颈脊髓损伤早期前路手术治疗效果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观察早期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51例颈椎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患者资料:术前给予甲基强的松龙冲击和颅骨牵引快速复位;术中行前路减压复位、Cage植骨、钛网植骨及颈前路钢板内固定手术;术后观察疗效。结果 51例患者屈曲位牵引后,40例均完全复位,11例在术中复位,牵引成功率80.39%。所有患者实施颈前路手术无一例死亡,症状均有明显改善。脊髓功能Frankel评分:51例患者术后脊髓神经功能提高1~2级;其中B级恢复20例,C级恢复25例,D级恢复6例。结论早期前路减压手术是一种对下颈椎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的实用外科治疗方法,可获得满意疗效。
梁正忠陈在飞廖相波金雄王海龙夏瑞涛
关键词:前路减压植骨融合下颈椎
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联合纤维环缝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早期临床疗效
2024年
本次研究分析探讨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联合纤维环缝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早期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时间为2022年6月——2023年6月,研究对象为我院骨科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展开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联合纤维环缝合术,比较患者的术前、术后六个月的VAS疼痛评分;手术前后神经功能比较。结果 80例患者在术后六个月VAS疼痛评分低于术前;术后感觉、肌力、腱反射功能趋于正常,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而言,展开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联合纤维环缝合术效果显著,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情况,改善神经功能,患者的康复效果更加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李积然陈斌高永春梁正忠张智文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神经功能
AO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体会被引量:10
2008年
梁正忠金雄尚光禄
关键词:钢板治疗肱骨近端复杂骨折锁定加压钢板高能量创伤
逆行髓内钉治疗股骨髁部和髁间粉碎性骨折被引量:4
2008年
金雄梁正忠廖湘波王海龙张晋尚官禄
关键词:髁间粉碎性骨折髓内钉治疗股骨髁部畸形愈合老年人跌倒高能量损伤
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并不全瘫
2007年
目的总结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行前路减压、植骨与内固定的手术特点、适应症及疗效,方法自2004年9月以来,对6例平均年龄32岁,受伤平均12d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伴脊髓神经损伤,行前路减压、植骨与Z-plate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前神经功能按ASIA分级:C级4例,D级2例;脊柱后凸角(cobb法)15~40°;术前椎管占位50%~60%。结果本组经6~16月(平均11月)随访,术后伤口一期愈合、无胸腹部感染,脊髓神经损伤无加重,植入物无松动,断裂,按ASIA神经功能评价:脊髓神经功能恢复1~2级;Denis腰背痛指数评价:5例轻度腰背疼痛,1例有中度疼痛,需偶尔服药治疗,但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脊柱排列基本正常。结论胸腰椎骨折行前路减压、植骨与内固定,减压充分,骨融合可靠,可更好地恢复椎体高度及脊柱的稳定性,是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伴脊髓神经损伤的较好选择。
梁正忠金雄尚光禄王海龙廖湘波张晋
关键词:前路减压植骨胸腰椎爆裂骨折不全瘫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