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段宜强

作品数:32 被引量:95H指数:5
供职机构: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1篇关节
  • 9篇骨折
  • 7篇关节置换
  • 5篇性关节炎
  • 5篇关节炎
  • 4篇置换术
  • 4篇手术
  • 4篇髋臼
  • 4篇膝关节
  • 4篇疗效
  • 4篇骨性
  • 4篇骨性关节
  • 4篇骨性关节炎
  • 4篇股骨
  • 3篇术后
  • 3篇全髋
  • 3篇肿瘤
  • 3篇髋臼骨
  • 3篇髋臼骨折
  • 3篇膝骨

机构

  • 25篇贵阳医学院附...
  • 6篇贵州医科大学
  • 2篇湖北民族大学
  • 1篇贵阳医学院
  • 1篇昆明学院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新乡医学院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焦作市第二人...
  • 1篇漯河市中心医...
  • 1篇郑州人民医院
  • 1篇昆明医科大学

作者

  • 32篇段宜强
  • 14篇尹培荣
  • 7篇尚显文
  • 5篇齐勇
  • 5篇刘日光
  • 5篇向阳
  • 5篇范建楠
  • 4篇李江伟
  • 4篇周玉坤
  • 4篇叶川
  • 3篇唐本森
  • 3篇张皓
  • 3篇孙长英
  • 2篇吴程
  • 2篇杨圣
  • 2篇孙琦
  • 2篇胡家美
  • 2篇王秋霞
  • 2篇杨华
  • 2篇庄勇

传媒

  • 6篇贵州医药
  • 4篇贵阳医学院学...
  • 2篇中华手外科杂...
  • 1篇吉林医学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实验动物...
  • 1篇黔南民族医专...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中国骨肿瘤骨...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南通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外科(汉斯)
  • 1篇2006年贵...
  • 1篇2007年贵...
  • 1篇第十届西部骨...

年份

  • 2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7
  • 4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3篇2001
  • 1篇1999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解剖钢板与动力髋螺钉置入治疗转子部骨折的比较被引量:13
2009年
目的:比较解削钢板和动力髋螺钉两种内崮定方法治疗股骨转子部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04—03/2008-04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骨外科收治的股骨转子部骨折患者128例,男37例,女91例,年龄25-92(58.0±12.5)岁。骨折按Tronzo—Evans分型,Ⅰ型25例,Ⅱ型24例,Ⅲ型54例,Ⅳ型17例,Ⅴ型8例。左侧58例,右侧70例。128例患者中采用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固定治疗76例,动力髋螺钉治疗52例。对比观察置入过程中情况、骨折愈合时间、置入后的并发症、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①解剖钢板组置入过程中失血量低于动力髋螺钉组(P〈0.05),于术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两组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解剖钢板组髋内翻2例,钢板松动、断裂1例,延迟愈合1例。其中Tronzo—EvansⅢ型2例、Ⅳ型2例;DHS组髋内削3例(Tronzo—EvansⅣ型2例,Ⅴ型1例),钉头切出2例(Tronzo—EvansⅤ型,其中1例并发髋内翻畸形),内固定断裂3例(Tronzo—EvansⅣ型2例,Ⅴ型1例),延迟愈合4例,股骨头坏死1例,两组置入后并发症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对两组患者术后1年髋关节疼痛、功能及关节活动度进行Harris评分,解剖钢板组髋关节Harris评分优良率高于动力髋螺钉组(85.5%,67.3%,P〈0.05)。结论:解剖钢板和动力髋螺钉均可应用于治疗股骨转子部骨折,其中解剖钢板治疗具有适应证更广泛、并发症少、操作简单、术中出血少、功能恢复相对可靠等优点,是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胡家美段宜强刘日光
关键词:股骨转子骨折内固定术解剖钢板动力髋螺钉
动力髋螺钉及动力髁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骨折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探讨应用动力髋螺钉、动力髁螺钉(DHS、DCS)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的效果。方法采用DHS、DCS 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22例(DHS固定15例、DCS固定7例)。结果经过平均11个月的随访,22例均达临床愈合,按Harris评分标准优良率达90.9%,无一例发生髋内翻及下肢短缩。结论DHS、DCS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固定可靠,操作易掌握,髋内翻发生率低,是目前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较理想的方法之一。
段宜强张皓杨华尚显文尹培荣
关键词:动力髋螺钉动力髁螺钉股骨粗隆部骨折
髋臼骨折内固定术后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 :探讨髋臼骨折内固定术后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13年1月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曾经行内固定术治疗的髋臼骨折患者24例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术后随访14-60月,平均37个月。根据Harris髋关节评分系统分别对术前和术后进行评分比较。结果:Harri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51分提高到术后90分;其中疼痛评分由25分提高到40分;功能评分由20分提高到4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秀17例,良好3例,一般2例,差2例,临床优良率为83.33%。术后再次出现异位骨化3例,其中Ⅰ度2例,Ⅱ度1例。本组患者中未出现感染、坐骨神经损伤、深静脉血栓、假体松动、脱位及翻修等并发症。术后患者髋部疼痛均得到缓解、关节功能均得到改善。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髋臼骨折内固定术后出现相关并发症患者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能缓解患者的疼痛、改善髋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刘卫东郝跃东谢跃段宜强
关键词:髋臼骨折骨折内固定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可控性应力与微动对骨折愈合影响的组织学研究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 探讨骨折端在不同轴向应力作用下,不同骨折愈合时期所需轴向应力的适宜力值. 方法 32只青山羊均行股骨干中段横行截骨制作骨折模型,按骨折端施加实验动物自身体质量的0倍(对照组)、1/6(A组)、1/3(B组)、1/2(C组)应力分为4组,每组8只.术后4、8周分批处死,每次每组处死4只,行大体观察和组织学观察,测量骨折端骨外膜骨痂面积. 结果 对照组有1只动物骨折端发生成角畸形,实验A、B、C组分别有1、2、4只动物骨折端发生成角畸形.术后4周,对照组、A、B、C组骨折端骨外膜骨痂面积平均值分别为(1.15±0.34)、(1.86±0.28)、(2.18±0.36)、(1.99±0.33)cm^2,A、B、C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骨折端骨痂生成多,骨外膜骨痂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周,沿轴向排列骨外膜骨痂中骨性骨痂多、致密,皮质骨松化明显 对照组、A、B、C组骨折端骨外膜骨痂面积平均值分别为(1.38±0.31)、(2.09±0.23)、(2.69±0.28)、(2.71±0.31)cm^2,A、B、C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B、C组分别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骨折端施加轴向应力时能促进骨折端骨痂生长,较大的应力强度能更好地促进骨折端骨痂生长,但同时会造成骨折愈合成角畸形发生率增高.骨折端施加自身体质量的1/3应力时骨折端成角畸形发生率较低,最适宜促进骨折端骨痂生长.
宋文超段宜强尹培荣王小引王秋霞杨广英李军郭艳蒨姜黄曹建初
关键词:骨折愈合应力组织学技术微动
3D打印技术在髋臼发育不良髋关节置换中的初步应用被引量:29
2016年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髋臼发育不良髋关节置换术前规划中的应用效果及在医患沟通中的作用。[方法]2012年1月~2015年1月对收治的10例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髋臼发育不良患者的髋关节进行3D打印。采用64层螺旋CT对患者进行平扫,扫描结束后进行薄层重建。提取患者CT检查结果的DICOM格式文件,使用三维医学影像数据处理平台进行后处理,然后进行3D打印获得患者髋关节的3D打印模型。设计分别针对医学专业人员和患者的开放性调查问卷,作为评价工具验证模型的逼真性和有用性。请5名关节外科专家使用针对医学专业人员的问卷对模型的逼真性及有用性进行评分,2名术者于术后对3D打印模型规划的手术效果进行反馈评分,评估术前计划拟定的置入假体型号与关节置换中实际使用型号的差异。使用患者个性化髋关节模型与患者或指定家属进行术前谈话,使用针对患者的问卷对谈话效果评分。[结果]成功打印出10例患者的髋关节3D模型,髋关节的解剖形态显示良好。10例手术均顺利完成。5名专家和2名术者对3D打印模型的逼真性和有用性的总体评分为(8.1±0.7)分。2例患者实际假体的型号与术前计划拟定的相差一个尺寸。患者对3D打印模型用于手术交流的满意度评分为(9.1±0.7)分。[结论]3D打印模型能够很好地显示髋关节的解剖形态,并可以有效帮助医生进行手术规划,还可以用作与患者交流的工具,使医患沟通变得顺畅。
杨龙王建吉刘国勇马敏先段宜强孙琦李靖叶川
关键词:3D打印手术规划髋臼发育不良全髋关节置换术医患沟通
特制人工关节在骨肿瘤保肢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探讨人工假体在骨肿瘤保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17例骨肿瘤和瘤样病变患者采用特制人工假体置换术后的效果、功能、并发症及处理。结果 共发生并发症4例(23.5%),其中皮下积液2例,局部皮肤坏死1例,局部复发1例。随访3~31个月,平均13个月。1例骨肉瘤出现局部复发改行截肢术,1例骨肉瘤出现肺转移。恶性骨肿瘤患者最终保肢率为92.8%,功能评定优良率为80%。单纯铰链式膝关节功能最差。结论 人工关节置换术可用于恶性及侵袭性骨肿瘤的保肢治疗;但应正确选择适应证,改进假体设计、固定及软组织重建方式,预防并发症。
向阳尹培荣许光耀段宜强
关键词:骨肿瘤保肢治疗人工关节并发症
去卵巢法骨质疏松树鼩模型的建立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采用手术双侧卵巢去势法复制人绝经后骨质疏松树鼩模型。方法 100只雌性树鼩纳入实验,参照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2011年发布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诊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诊断标准进行模型评价:1根据人自然寿命、性成熟时间、骨密度(BMD)峰值年龄及树鼩自然寿命、性成熟时间,推测树鼩BMD峰值月龄。随机抽取6、12、18、24月龄树鼩各6只行全身BMD检测,比较各月龄段BMD差异,验证树鼩BMD峰值月龄;2从余下的树鼩中随机抽取BMD峰值月龄段树鼩62只行BMD检测,确定树鼩BMD峰值均数与标准差。然后将其随机分为模型组(n=32)与空白组(n=30),模型组手术切除双侧卵巢,空白组切除与卵巢等体积的大网膜,各组分别于术后3、6、9、12月时随机抽取6只行BMD检测,对BMD值符合《指南》诊断标准者取材行病理检测验证。结果 1 6、12、18、24月龄段受测树鼩BMD峰值分别为(0.138±0.012)、(0.143±0.010)、(0.141±0.009)、(0.139±0.009)g/cm^2,各月龄树鼩BMD峰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2树鼩BMD峰值均数为(0.143±0.016)g/cm^2;3模型组各时相点BMD值符合《指南》诊断标准的树鼩的数量分别为0、5、4、5只,其胫骨近端病理切片与6月龄树鼩比较:骨小梁稀疏、断裂,小梁间距增宽;空白组各时相点BMD值符合《指南》诊断标准的树鼩数量均为0,其胫骨近端病理切片与6月龄树鼩比较无异常。结论按《指南》诊断标准判断,6月龄雌性树鼩行双侧卵巢去势术后6月可复制出人绝经后骨质疏松模型,造模成功率较高,模型稳定。
王运林匡德宣马朝霞王娅娟张利东高斌徐显鑫胡敏段宜强
关键词:树鼩卵巢切除术骨质疏松骨密度
亚急诊一期修复手掌侧逆行皮肤撕脱伤
2006年
手部皮肤逆行撕脱伤是手外科急诊中处理较为棘手的难题,如何提高皮肤的存活率,改善手术效果,也是临床医生十分关注的问题。2002年8月-2005年6月,我科采用亚急诊延迟一期修复的方法治疗手掌侧逆行皮肤撕脱伤11例,术后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齐勇段宜强赵凤林
关键词:皮肤逆行撕脱伤皮肤撕脱伤手掌侧外科急诊亚急诊
恶性骨肿瘤的保肢治疗被引量:7
2003年
目的 探讨肢体恶性骨肿瘤保肢手术结合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我科于2000年1月至2002年10月间,对平均年龄为18.5岁的29例四肢恶性骨肿瘤患者进行保肢治疗,其中25例进行了辅助性化疗。29例中,骨肉瘤21例,尤文氏瘤4例,软骨肉瘤4例,按Enneking分期,ⅡA期1例,ⅡB期28例。除软骨肉瘤外,均作术前化疗,3例骨肉瘤未作术后化疗。施行人工关节置换术14例,瘤骨灭活再植10例,异体骨关节移植3例,腓骨肿瘤切除2例。广泛切除15例,边缘性切除14例。结果 发生并发症8例,其中局部复发、皮肤坏死、骨不愈合各2例,皮下积液、切口感染各1例。随访4~31个月,平均14个月,局部复发2例,肺转移2例,按Enneking肢体肌肉骨骼系统肿瘤外科治疗重建术后功能评定标准,优良率为80%。结论 保肢手术结合辅助化疗是治疗肢体恶性骨肿瘤的比较理想的方法,有效的术前化疗是保肢成功的关键,坚持术后化疗是预防肺转移的有效措施。
向阳尹培荣段宜强许光耀
关键词:恶性骨肿瘤保肢治疗化疗保肢手术
恶性骨肿瘤的保肢治疗
向阳尹培荣段宜强陈劲松许光耀贺侃松唐本森周玉坤范建楠
本组29例,男性16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18。5岁。骨内瘤21例,尤文氏瘤4例,软骨肉瘤4例。肿瘤部位:股骨17例,胫骨7例,肱骨2例,腓骨2例,尺骨1例。肿瘤分期:IIA期1例,IIB期28例。化疗情况:除软骨肉瘤...
关键词:
关键词:骨肿瘤保肢治疗化疗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