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毛雪琴

作品数:7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滨州学院美术系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艺术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教学
  • 2篇艺术
  • 2篇艺术教育
  • 2篇美术
  • 2篇教育
  • 1篇大学生
  • 1篇大学生心理
  • 1篇大学生心理健...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健康
  • 1篇形质
  • 1篇性情
  • 1篇学生美术
  • 1篇学生心理
  • 1篇学生心理健康
  • 1篇艺术教育工作
  • 1篇用笔
  • 1篇哲思
  • 1篇审美
  • 1篇审美理解

机构

  • 7篇滨州学院

作者

  • 7篇毛雪琴
  • 1篇李振东
  • 1篇刘思智

传媒

  • 2篇中国校外教育
  • 1篇教育与职业
  • 1篇中国成人教育
  • 1篇民族艺术研究
  • 1篇当代教育科学
  • 1篇艺术教育

年份

  • 1篇2015
  • 4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毛雪琴【国画作品】
2015年
毛雪琴
谈美术鉴赏教学被引量:1
2009年
要把高校学生培养成具有丰富文化艺术素养和动手能力的创新型人才,笔者认为要改变以讲述为主的美术鉴赏授课方式,让学生充分参与体验教学过程。教学中应该:课前布置学生预习并广泛搜集资料;课堂上对作品构图形式、造型技法特征进行动手参与体验;课后布置相应实践活动拓展巩固教学内容。
毛雪琴
关键词:美术鉴赏教学艺术教育工作
学生美术作品欣赏教学的步骤
2007年
美术欣赏课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感受美术作品的外部形式美开始,逐步深化到对作品内容美的认识和理解,并经过长期积淀,最终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的过程。因此。对美术作品欣赏的指导要分两步走。
毛雪琴
关键词:美术作品欣赏欣赏教学美术欣赏课教学内容美两步走
白描教学研究
2008年
白描是指中国画特有的线条,是中国画的主要造型语言,它从追求“神韵”强调“骨法用笔”,到主张“以书入画”注重“书写性”,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语言体系和系统的理论体系,为中国画的发展积淀下了丰厚的遗产。这些精华遗产需要我们精研细读、细心临摹。白描作为美术学专业的一门课程,教学中需要从形质表现、空间表现、情感表现三方面作分析研究,使学生感悟中国画“骨法用笔”和“书写性”的本质精神,领会和掌握线的内涵和表现技法。
李振东刘思智毛雪琴
关键词:白描形质骨法用笔
试论高校艺术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被引量:3
2009年
艺术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可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修养和艺术气质,陶冶大学生的道德情操,开发大学生的智力和创新能力,有效地调节和缓解心理压力。高校应通过普及艺术教育、设置艺术类课程体系、开展文化艺术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提高教师的艺术修养等措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毛雪琴
关键词:艺术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
论工笔画写生教学中创作意识的培养被引量:2
2009年
工笔画写生和创作虽然在表现的目的、功能上有相异,但在表现手法和造型规律上却相互融合。在中国画专业进行工笔画写生教学,应充分利用写生与创作之间的互融性,将创作教学的一些有益因素贯穿到写生教学中,这样不仅丰富和发展了工笔画写生教学的表现语言,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以后的创作课教学打下基础。
毛雪琴
关键词:工笔画写生课
感悟美术传统文化 突破审美理解瓶颈被引量:4
2009年
审美理解是审美心理结构的关键一环,而缺乏对美术传统文化的感悟往往是提升审美理解力的瓶颈。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从作品的创作背景资料和相关的美术传统文化两个维度丰富知识积累,继而用想象力和情感去统摄这个形象,求得对美的顿悟。
毛雪琴
关键词:审美理解力哲思写意性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