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蓓湖

作品数:41 被引量:117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青年科研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0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5篇心肌
  • 11篇梗死
  • 10篇心肌梗死
  • 9篇老年
  • 8篇心绞痛
  • 8篇绞痛
  • 7篇预后
  • 7篇疗效
  • 7篇急性心肌梗死
  • 6篇动脉
  • 6篇疗效观察
  • 5篇心功能
  • 5篇心力衰竭
  • 5篇心舒胶囊
  • 5篇心脏
  • 5篇血管
  • 5篇益心舒
  • 5篇益心舒胶囊
  • 5篇衰竭
  • 5篇胶囊

机构

  • 35篇上海市普陀区...
  • 5篇上海中医药大...
  • 5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复旦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苏州大学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徐汇区...
  • 1篇上海市闸北区...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作者

  • 41篇江蓓湖
  • 21篇尚孝堂
  • 14篇欧少君
  • 14篇刘宗军
  • 13篇金惠根
  • 11篇杨伟
  • 11篇汪蔚青
  • 9篇丘洪
  • 9篇陈万春
  • 9篇施佳
  • 8篇李彩荣
  • 6篇王东毅
  • 4篇刘欣艳
  • 3篇陈荣康
  • 3篇来莺
  • 2篇陶玙婧
  • 2篇江智文
  • 2篇韩敏
  • 2篇刘闻莺
  • 2篇孙宝贵

传媒

  • 8篇上海医学
  • 6篇介入放射学杂...
  • 3篇国外医学(心...
  • 3篇中西医结合心...
  • 2篇上海医药
  • 2篇中国临床医学
  • 2篇岭南心血管病...
  • 2篇老年医学与保...
  • 2篇中国心血管杂...
  • 2篇健康促进
  • 2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天津药学
  • 1篇药学服务与研...
  • 1篇中国医院用药...
  • 1篇中国医药

年份

  • 2篇2011
  • 3篇2010
  • 9篇2009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5篇2003
  • 5篇2002
  • 4篇2001
  • 2篇2000
  • 5篇1999
  • 1篇1998
  • 2篇1997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心肌梗死后延迟冠状动脉成形术及支架置入对并发左心功能不全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后梗死相关动脉延迟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和支架置入术对并发左心功能不全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 80例左室射血分数 (LVEF) <0 .5 0的AMI患者分为PTCA组 (n=4 0 )和非PTCA组 (n =4 0 ) ,PTCA组于发病后平均 12d行PTCA及支架置入术。随访两组患者的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 :与非PTCA组相比 ,PTCA组患者在不稳定型心绞痛 (15 %∶5 0 % ,P <0 .0 1)、临床心功能改善 (70 %∶4 0 % ,P <0 .0 1)、LVEF上升的例数 (6 5 %∶30 % ,P <0 .0 1)及复合终点事件 (40 %∶75 % ,P <0 .0 1)方面明显改善 ,而再次心肌梗死及死亡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刘宗军金惠根尚孝堂江蓓湖杨伟欧少君陈万春
关键词:心肌梗死经腔血管成形术
氨力农与消心痛联合治疗充血性心衰疗效观察被引量:1
1998年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氨力农、消心痛及两药联合应用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进行临床观察、比较.旨在选择一种疗效优、副反应少的给药方法。方法:随机将90例充血性心衰患者分为3组:氨力农组、消心痛组、氨力农与消心痛联合治疗组,经一疗程(7天)治疗。结果:3组患者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心功能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3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7%、70.0%和93.3%。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前两组(P<0.05)。
崔靖洁江蓓湖欧少君尚孝堂
关键词:氨力农消心痛充血性心力衰竭联合用药
益心舒胶囊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观察益心舒胶囊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探索中医治疗新途径。方法将10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完全随机分成实验组(52例)和对照组(48例)。实验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益心舒胶囊1.2g/次,3次/d,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2组疗程均为8周。结果实验组在改善心绞痛症状、心电图及中医症候方面的有效率分别为25例(80.7%)、26例(50.0%)、41例(78.8%),对照组分别为30例(62.5%)、25例(52.0%)、24例(50.0%),实验组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心舒胶囊能有效改善老年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症状,不良反应低,耐受性好。
李彩荣江蓓湖丘宏刘欣艳韩敏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益心舒胶囊
漫谈老年人糖尿病
2009年
糖尿病主要有两种类型,即1型和2型。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目前还未完全阐明。不同类型的糖尿病其病因不尽相同,即使是同一类型的糖尿病其病因也各异。目前认为糖尿病发病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①种族与遗传因素不同国家与民族之间2型糖尿病患病率不同,如美国为6%~8%,中国为3.21%,而太平洋岛国秘鲁和美国土著Pima印地安人可分别高达30%和50%。
江蓓湖
关键词:糖尿病患病率老年人发病机制病因同类型
吲达帕胺降压效果的动态血压分析
2001年
目的:观察吲达帕胺的降压疗效及对代谢的影响。方法:81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EH)每天服用吲达帕胺2.5mg,疗程8周,观察治疗前后的随测血压(CBP)和24小时动态血压(ABPC)及生化指标。结果:吲达帕胺降压总有效率81.5%,随测血压,24小时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下降(P<0.01),收缩压谷峰比为71%,舒张压谷峰比为53%,降压作用平稳,且治疗前后血糖、血脂、血尿酸、血钾无明显改变,不良反应小。结论:吲达帕胺对轻、中度EH降压作用平稳,且对代谢无影响。
汪蔚青江蓓湖
关键词:吲达帕胺血压监测降压药药物疗法
益心舒胶囊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观察益心舒胶囊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0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给予益心舒胶囊,疗程为28d。分别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症状、心电图、血脂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00%,心电图有效率为6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心电图有效率为46.6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能降低血浆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结论益心舒胶囊是一种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药物。
刘闻莺江蓓湖丘洪刘欣艳李彩荣
关键词:益心舒胶囊老年人不稳定型心绞痛
延迟性PTCA对多支病变急性心肌梗死左心功能和预后的影响
2002年
杨伟金惠根尚孝堂江蓓湖刘宗军汪蔚青
关键词:左心功能预后
普伐他汀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动脉硬化指数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观察普伐他汀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指数的影响。方法分析8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用普伐他汀40 mg 24周前后的临床特征,并行双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测定,通过24 h动态血压(ABPM)监测,分析血压参数的特点。结果用药前夜间平均SBP及脉压(PP)均显著高于用药后(P<0.05)。双侧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显示,IMT用药后为(1.334±0.145),显著低于用药前(1.554±0.234)(P<0.01);用药后的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为(0.46±0.17),显著低于用药前(0.57±0.18)(P<0.05)。结论普伐他汀能有效降脂,改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有效改善动脉硬化。
丘洪郭瑞敏李彩荣刘欣艳江蓓湖
关键词:动脉硬化指数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普伐他汀
骨矿仪在强的松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应用
1999年
目的:评估骨矿密度仪在用强的松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长期接受剂量不等的强的松治疗的11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加用葡萄糖酸钙3g/d,采用SPA-4型骨矿分析仪以γ线吸收法测定患者右桡骨的骨矿密度含量。结果:强的松服用1年以内(5.4%)与1年以上(22%)比较,骨密度异常有显著性差异(P<0.01),强的松每天口服15mg以下(9%)比服用15mg以上(18%)对骨密度异常影响小(P<0.05),年龄小于55岁(14%)和55岁以上(42%)患者比较,骨密度变化较明显(P<0.01),30例患者骨密度不正常为70%,与X线腰椎片(不正常47%)比较,其灵敏度优于X线。结论:骨矿分析仪应用可作为监测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中强的松导致的骨质疏松的手段。
江蓓湖江尧湖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激激素和血糖水平变化及其对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4
2010年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应激激素和血糖水平变化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测定106例非糖尿病老年(≥60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入院即刻血糖水平,以随机血糖≥7.8mmol/L为应激性高血糖,分为非应激性高血糖组(63例)和应激性高血糖组(43例),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资料和皮质醇、生长激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及发病30d内心力衰竭、再发心肌梗死、梗死后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及因心血管疾病死亡情况。结果应激性高血糖的发生率为40.6%。应激性高血糖组的随机血糖、皮质醇、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ACTH水平均显著高于非应激性高血糖组(P值均<0.01),胰岛素水平显著低于非应激性高血糖组(P<0.01)。应激性高血糖组的心力衰竭、再发心肌梗死、梗死后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及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构成比均显著高于非应激性高血糖组(P值均<0.05)。应激性高血糖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为0.4884±0.0737,显著低于非应激性高血糖组的0.5405±0.0624(P<0.05)。结论入院血糖和应激激素异常增高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30d内的预后较差相关。
李英梅车在前丘洪汪蔚青杨伟刘宗军方平于宏梅王大英宋艳艳江蓓湖金惠根
关键词:心肌梗死预后应激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