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睿
- 作品数:15 被引量:69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科技计划项目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1例人感染H_(10)N_8禽流感重症患者的护理
- 2016年
- H10 N8由不同毒株经过基因重排而产生,是一种新型的禽流感病毒类型,容易感染哺乳动物[1]。2014年1月25日,江西省南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现1例重症肺炎疑似禽流感病例,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一步检测及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专家会诊,确诊为人感染 H10 N8禽流感病例,为全球第二例、江西省成功治愈的首例病例。现将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江榕钱克俭汤睿刘洪所吴琴江婷
- 关键词:H10N8禽流感护理
- 早期活动干预对ICU机械通气患者获得性衰弱的疗效观察
- 目的 探讨早期活动干预对ICU 机械通气患者获得性衰弱的疗效观察.方法 84 例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ICU 患者按入科时间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危重患者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实施...
- 汤睿
-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医院核酸门诊流程再造研究
- 2023年
- 目的通过空间布局优化、信息化改造及人员合理调配等,多方式改进医院核酸检测门诊就诊流程,提升核酸检测门诊工作效率,为自助开单的推广实践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2年1月至3月(优化前)和2022年5月至7月(优化后)的数据,采用SPSS22.0软件,针对核酸检测门诊候检时长、送检时长、出报告时长进行统计学分析,以评估流程再造后的效果。结果流程优化后,候诊中位时长从54 min(31,80)缩短至5 min(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送检时长从62 min(40,89)缩短至43 min(28,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报告出具时长从147 min(121,176)延长至174 min(149,3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通过流程再造利用现有条件更好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提升了核酸检测门诊的整体运行效率。
- 江亦明贺壮灵张华秀徐亮李萍汤睿汪涵李苏琴
- 关键词:疫情防控运行效率
- 造口治疗师主导的MDT模式在下肢静脉溃疡患者中的应用
- 2024年
- 探讨造口治疗师为主导的多学科协作模式(MDT)在下肢静脉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换药室接受治疗的96例下肢静脉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创面清创换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以造口治疗师主导的MDT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情况(创面愈合时间和换药次数)、创面感染率、治疗前后(4周)创面面积变化。结果 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更短、换药次数更少、创面感染率更低(P<0.05)。治疗4周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创面面积均小于治疗前(P<0.01);此外,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创面面积相比于对照组进一步缩小(P<0.05)。结论 以造口治疗师为主导的MDT模式能够有效促进下肢静脉溃疡患者创面愈合,值得临床推广。
- 谢艳娇郭珊珊汤睿
- 关键词:下肢静脉溃疡造口治疗师创面愈合
- 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症患者重症监护病房的护理管理体会被引量:12
- 2013年
- 人感染H7N9禽流感是由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重症患者可以出现肺炎合并呼吸衰竭(呼衰)或其他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很高。至2013年4月底,本院共集中收治确诊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症病例3例,均痊愈出院,证明了我们的重症护理管理体系经受住了突发事件的考验。现将本院短期内组建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症患者重症监护病房(ICU)的组织与护理管理体会总结如下。
- 江榕陈霞汤睿张筱刘洪所吴琴陈华美曾振国聂成钱克俭
-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护理管理体系重症患者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器官功能衰竭
- 留置导管管道滑脱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6年
-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各种有创或无创的医疗管道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不仅用于一般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也常用于危重患者的抢救。然而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管道滑脱现象时有发生,给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甚至危及生命。同时,频繁地脱管使患者及家属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降低,甚至导致纠纷。有调查发现15%的管道滑脱事件是由医疗护理失误导致的,而超过50%的医疗护理失误是可避免的。
- 汤睿冯新韦曹英肖宝娟周江玲
- 关键词:管理对策护理安全
- 选择适宜导管/静脉比对预防ICU患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并发上肢深静脉血栓的价值被引量:24
- 2017年
- 目的 分析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患者导管/静脉比与PICC相关上肢深静脉血栓(PICC-UEDVT)形成的关系,探讨减少PICC-UEDVT的最佳导管/静脉比.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6年12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资料完整且年龄〉18岁、导管留置时间&gt;1周的69例PICC患者,收集患者的基本情况、疾病相关实验室检查数据、置管情况.依据PICC-UEDVT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PICC-UEDVT组与非PICC-UEDVT组;绘制导管/静脉比对PICC-UEDVT发生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探讨减少PICC-UEDVT的最佳导管/静脉比.结果 69例患者中,PICC-UEDVT组7例,非PICC-UEDVT组62例,PICC-UEDVT发生率为10.14%.置入4 Fr导管者43例,5 Fr者23例,6 Fr者3例,导管/静脉比20%~67%.PICC-UEDVT组既往DVT发生率 〔42.9%(3/7)比6.5%(4/62)〕、升压药物应用率〔57.14%(4/7)比17.74%(11/62)〕、D-二聚体水平〔mg/L:9.0(3.0,12.3)比1.8(1.0,3.6)〕、5Fr导管使用率〔71.4%(5/7)比29.0%(18/62)〕及45%~67%导管/静脉比患者比例〔57.14%(4/7)比17.74%(11/62)〕均明显高于非PICC-UEDV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44%的导管/静脉比是最佳临界点,该点的ROC曲线下面积(AUC)=0.755,95%可信区间(95%CI)=0.554~0.955,敏感度=71.4%,特异度=79.0%.使用45%~67%导管/静脉比的患者发生PICC-UEDVT的危险性为20%~44%者的6.182倍〔优势比(OR)=6.182,95%CI=1.208~31.634,P=0.036〕;而0%~32%的PICC-UEDVT发生率与33%~4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 44%的导管/静脉比是减少PICC-UEDVT的最佳临界点,具有较高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导管/静脉比〈44%可以降低ICU患者发生PICC-UEDVT的危险性.
- 张加乐江婷马迎春邵强陈霞汤睿钱克俭刘芬江榕
- 关键词:重症加强治疗病房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 应用声门下分泌物引流对ICU机械通气患者综合效果的Meta分析被引量:13
- 2017年
- 目的 系统评价声门下分泌物引流(SSD)应用于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机械通气(MV)患者的综合效果.方法 应用计算机检索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PubMed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收集比较SSD(干预组)与非SSD(对照组)综合效果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研究对象为ICU的MV患者,检索时限为2006年1月至2016年12月.由2名评价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采用Stata 11.0软件进行敏感性分析,并绘制漏斗图,分析纳入文献的发表偏倚.结果 初筛共获得1004篇文献,剔除重复文献及不符合纳入标准文献后,共纳入13项研究2052例患者,干预组1021例、对照组1031例.Meta分析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明显降低〔相对危险度(RR)=0.54,95%可信区间(95%CI)=0.46~0.64,P〈0.00001〕,MV时间〔均数差(MD)=-3.29,95%CI=-4.53^-2.05,P〈0.00001〕和住院时间(MD=-4.27,95%CI=-7.36^-1.18,P=0.007)均明显缩短;而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ICU或住院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89,95%CI=0.73~1.09,P=0.25).对MV时间的Meta分析中各项研究进行敏感性分析显示,逐项剔除纳入文献后,总体结果未出现显著变化,提示结果较稳定,单个研究不会对总体结果造成显著影响.漏斗图分析结果显示,各纳入研究存在对称性,未见明显发表偏倚.结论 SSD应用于MV患者能有效降低VAP发生率,缩短MV时间和住院时间,但对降低病死率无明显影响.有效应用SSD是预防VAP的重要措施,客观评价SSD的临床综合效果是必要的.
- 孙小文张加乐江婷汤睿陈霞刘芬钱克俭江榕
- 关键词:重症加强治疗病房机械通气META分析
- 床边盲插鼻肠管在后组颅神经损伤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
- 目的 比较后组颅神经损伤重症患者经鼻胃管肠内营养及经盲插鼻肠管行幽门后喂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我科2011年3月-2013年3月并发后颅神经损伤的患者,比较采取床旁留置鼻胃管(A组:17人)和床旁盲插留置鼻肠管(...
- 江榕陈霞江婷汤睿刘洪所熊琴徐思怡陈华美钱克俭
- “U”型枕在ICU病人枕部压力性损伤预防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U”型枕在重症监护病房(ICU)病人枕部压力性损伤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ICU需要卧床,且不能自主翻身,入住ICU时枕部无破损、无创面、意识清楚的病人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病人枕一般的棉花枕,保持床单元平整、干燥清洁,建立翻身卡,每2 h给予左、右、平卧位翻身1次,翻身时避免牵拉、推和拖等动作,保持皮肤清洁,每天温水擦浴1次,同时注意加强营养。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病人取平卧时使用自制的“U”型枕,置于病人头部下方,45°斜坡处垫于颈部,使整个枕骨粗隆悬空,不受压,比较两组病人枕部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及枕部潮湿、肩颈舒适度。结果:观察组枕部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病人舒适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ICU病人头部使用“U”型枕,能有效减少枕部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提高了病人的生存质量。
- 齐爱娇胡伟杨敏付云霞汤睿
- 关键词:重症病人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