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钧贤

作品数:66 被引量:163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前期研究专项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理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17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5篇生物学
  • 7篇医药卫生
  • 2篇哲学宗教
  • 2篇理学

主题

  • 25篇听觉
  • 16篇神经元
  • 15篇螽斯
  • 6篇声通讯
  • 6篇蝙蝠
  • 6篇下丘
  • 6篇凹耳蛙
  • 5篇信号
  • 5篇蚱蝉
  • 5篇小鼠
  • 4篇声信号
  • 4篇听觉神经元
  • 4篇听神经
  • 4篇GABA
  • 4篇超声
  • 3篇大足鼠
  • 3篇大足鼠耳蝠
  • 3篇电生理
  • 3篇噪声
  • 3篇中耳

机构

  • 65篇中国科学院
  • 3篇大连理工大学
  • 3篇北京大学
  • 3篇华中师范大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市耳鼻咽...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北京动物园
  • 1篇浙江省森林资...
  • 1篇石家庄市自动...

作者

  • 66篇沈钧贤
  • 11篇徐智敏
  • 7篇张树义
  • 7篇马杰
  • 6篇余祖林
  • 6篇梁冰
  • 5篇邱强
  • 5篇于琦
  • 3篇赵守琴
  • 3篇陈其才
  • 2篇唐杰
  • 2篇唐欢
  • 2篇张娟
  • 2篇杨军
  • 2篇汪若峰
  • 2篇肖中举
  • 2篇许勇
  • 2篇郭继周
  • 2篇张礼标
  • 2篇沈力坚

传媒

  • 14篇科学通报
  • 8篇生物物理学报
  • 6篇声学学报
  • 2篇动物学杂志
  • 2篇生态学杂志
  • 2篇第九次全国生...
  • 1篇人与生物圈
  • 1篇中国科学(C...
  • 1篇昆虫学报
  • 1篇电声技术
  • 1篇Curren...
  • 1篇应用声学
  • 1篇中华耳鼻咽喉...
  • 1篇科技导报
  • 1篇中国科学(B...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Zoolog...
  • 1篇中国科学基金
  • 1篇四川动物
  • 1篇耳鼻咽喉(头...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 7篇2005
  • 5篇2004
  • 4篇2003
  • 8篇2002
  • 2篇2001
  • 2篇2000
  • 2篇1999
  • 2篇1995
  • 2篇1994
  • 4篇1993
  • 6篇1992
  • 1篇1991
  • 4篇1990
  • 4篇1989
6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凹耳蛙声通讯行为与听觉基础研究
沈钧贤徐智敏余祖林
动物通讯(comnlunlcation)足动物之间所有社会关系建立的基础。声通讯是昆虫与脊椎动物特有的行为,是动物进化的重要标志。声通讯进化的起因是动物靠声音逃避捕猎(种群求生)和靠声音求爱(种群繁衍)。昆虫声通讯始于3...
关键词:
关键词:凹耳蛙脊椎动物
大足鼠耳蝠的分布被引量:8
2003年
首次报道北京、成都和广东发现大足鼠耳蝠 。
马杰戴强张树义沈钧贤梁冰
关键词:大足鼠耳蝠种群翼手目
螽斯听觉中间神经元TN2的声反应特征以及GABA对其影响
1993年
采用单细胞电生理记录技术.对螽斯Gampocleis gratiosa听觉双轴突中间神经元TN2的声反应放电活动的基本特征进行了观测.发现TN2的放电模式为“phasic”型.最敏感频率为13kHz,反应阈值为31dB SPL,是一个高灵敏、宽带通的神经元.还研究了抑制性神经递质GABA及其拮抗剂苦毒素对TN2声反应的影响,发现GABA能抑制TN2的放电活动,而苦毒素则将其放电模式改变为“tonic”型.
于琦沈钧贤
关键词:神经递质GABA螽斯听觉神经元
凹耳蛙声通讯研究重要进展与启示被引量:7
2006年
动物在强噪声背景条件下进行声通讯,必须采用特殊的策略。一小群脊惟动物,如蝙蝠、海豚与鲸,及少数啮齿类用超声信号通讯。本研究首次证实,凹耳蛙是第一个能产生并检测超声信号的非哺乳类脊椎动物。凹耳蛙进化超声通讯的能力的研究,不仅为理解为什么人类有耳道提供暗示,有助于了解动物听觉系统的进化,并对开发仿生技术有重要启示。
沈钧贤
关键词:凹耳蛙声通讯背景噪声
凹耳蛙声信号识别与定位
<正>蛙是最喧闹的脊椎动物。绝大多数蛙,只有雄蛙产生长程信号,雌蛙几乎不发声。雄蛙产生广告声,主要为了繁殖物种,在吸引怀卵雌蛙时拔得头筹。对于声信号回放, 蛙显示出高度专一的发声和趋声反应,尽管在近距离时蛙还可用其它的感...
沈钧贤徐智敏余祖林
文献传递
螽斯听觉上行神经元AN2的声反应特征及其在脑中投射
1992年
听觉信息加工的神经机理是听觉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Katsuki和Suga首先证实螽斯前胸神经节内的T形大纤维与听觉有关。Rheinlaender(1975)用微电极技术对螽斯听通路的感受器、腹神经索和脑进行了较全面的生理学研究,总结了听觉信息加工的一些特点。新近的工作应用胞内记录与染料标记相结合的方法对螽斯前胸神经节内三对听觉中间神经元,即Ω神经元、上行神经元(AN)与T形神经元(TN)的结构和功能作了较详细的探索。本文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对螽斯听觉上行神经元(AN2)的声反应特征及其在脑中投射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其对听觉信息加工的特点和作用。
高磐磐沈钧贤
关键词:听觉神经元声反应螽斯
GABA与苦毒素对螽斯听觉上升神经元AN3的影响
1993年
昆虫的中枢神经系统内有相当量的γ-氨基丁酸(GABA)分布.电生理学实验结果表明,GABA 为抑制性突触的兴奋剂,在突触传递中主要起抑制性神经递质的作用.Suga和 Katsuki(1961)用外加 GABA 溶液的方法,观察到 GABA 对螽斯(Gampsocleis buer-geri)神经连索中的听觉 T-形大纤维声反应脉冲发放有抑制作用.至于 GABA 对其它听觉神经元的影响及其在听觉信息加工中的作用,则至今未见报道。
沈钧贤于琦
关键词:听觉神经元神经递质GABA
鸣鸣蝉(Oncotympana maculaticollis Motschulsk)自鸣声信息及其频谱的双倍频特征被引量:2
1992年
本文报道庐山鸣鸣蝉自鸣声信息的长码与短码结构及其部分频谱的双倍频特征。庐山鸣鸣蝉多次重复的“MUYING……MUYING MU A”叫声,仅由三种信息MU(简称M),YING(I)及“A”重复编排而成。M与A的特征类似:持续时间大于170ms,波形具有约为6ms的周期,频谱主峰频率(MPF)约为4kHz,谱能量主要分布在2—7kHz频带内。这是鸣鸣蝉自鸣声长码的近似不变特征。长码I与M,A的不同点是持续期多在300ms以上,MPF为变频特征,在2.7—7.2kHz之间变化,谱能量较均匀地分布在0—14kHz频带内。约为6ms的准周期内含有几个频率不同的脉冲串(PT),这些不同频率的PT称为短码。这表明鸣鸣蝉自鸣声中长码是由变频短码组成的。M与A部分频谱具有双倍频特征,即构成频谱的子谱峰频率为两个倍频序列,其中一序列的共振峰为主峰,另一序列的共振峰为次峰。
冯德修沈钧贤
关键词:鸣鸣蝉
短翅鸣螽的鸣声特征分析与听觉研究被引量:14
1991年
本文利用声分析方法研究了短翅鸣螽Gampsocleis gratiosa鸣声的结构、频谱与时域特征。短翅鸣螽主要靠复翅闭合运动时左翅腹面上的音锉与右翅内缘(刮器)相摩擦而发声。音锉脉冲声列是短翅鸣螽鸣声的基本组分,它由一个开翅脉冲和6—7个闭翅脉冲组成。鸣声的频谱较宽,声能主要分布在3—35kHz范围内;主、次能峰分别位于7.5kHz与4.0kHz附近,在10cm远处鸣声强度L_p约为105dB。鸣声的时域特征与环境温度有关。鸣声的三维数字功率谱图分析揭示了频谱能峰的瞬时变化特征。鸣螽有较高的听觉灵敏度,在与其鸣声主能峰区相应的频率范围内(7—18kHz),反应阈值均在30dBL_p以下。螽斯的听觉神经元能对其鸣声的时域特征进行编码。
沈钧贤唐欢
关键词:短翅鸣螽鸣声听觉螽斯科
螽斯听觉上升神经元AN3的声反应特征及其在脑中的投射
1992年
螽斯的趋声行为实验表明它有很好的声音辨别和声源定位能力,这显然需要听觉系统进行复杂的信息处理。本文报道了螽斯前胸神经节中的听觉上升神经元AN_3的声反应特征及其在脑中的投射。AN_3属准紧张型听觉神经元,有较高的敏感性,方向性和强度编码能力,在听觉信息加工中起重要作用。其轴突投射主要集中在间脑外侧区,与脑内局部听觉中间神经元形成突触联系。
高磐磐沈钧贤
关键词:螽斯听觉声反应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