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聚磷
  • 4篇聚磷菌
  • 3篇生物除磷
  • 3篇除磷
  • 2篇生物除磷系统
  • 2篇污泥
  • 2篇活性污泥
  • 2篇胞内聚合物
  • 2篇A2/O
  • 2篇A^2/O
  • 2篇MBBR
  • 2篇除磷系统
  • 1篇代谢
  • 1篇荧光
  • 1篇荧光原位杂交
  • 1篇原位
  • 1篇原位杂交
  • 1篇生化
  • 1篇生化代谢
  • 1篇强化生物除磷

机构

  • 3篇苏州科技学院
  • 2篇苏州科技大学

作者

  • 5篇潘丹华
  • 4篇李勇
  • 2篇张娜
  • 2篇王羽华
  • 1篇张欣欣
  • 1篇俞苗新
  • 1篇杨小梅
  • 1篇张月

传媒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水处理技术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安全与环境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泥龄对强化生物除磷系统中聚磷菌生化代谢特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14年
采用强化生物除磷系统(A2/O-MBBR)联合工艺,以乙酸钠为主要碳源,在长泥龄条件下驯化出稳定的除磷系统,逐渐缩短泥龄,考察了在5个不同泥龄(分别为20、15、10、6、3 d)条件下A2/O系统各区聚磷菌生化代谢特性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不同泥龄条件下胞内聚合物的代谢含量与释磷、吸磷含量有着密切关系;而短泥龄条件下系统具有更好的除磷效果,胞内聚合物的代谢量更多,同时有利于提高单位污泥胞内聚合物含量;泥龄6 d时聚磷菌具有最佳的代谢活性。
王羽华李勇潘丹华吕佩嵘
关键词:聚磷菌生化代谢胞内聚合物
SRT对A^2/O-MBBR工艺中聚磷菌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2
2017年
采用强化生物除磷系统(A^2/O-MBBR)联合工艺,在不同污泥龄(SRT)(20 d、15 d、10 d、6 d、3 d)的条件下,考察A^2/O系统各区聚磷菌生化代谢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A^2/O-MBBR联合工艺采用双泥系统,分相培养了硝化菌和聚磷菌,该系统的微环境有利于自养型硝化菌的生长和积累,硝化反应已不是A^2/O-MBBR联合工艺运行的限制因素,SRT缩短对系统中总氮(TN)、化学需氧量(COD)去除效果影响不大,可溶性正磷酸盐(SOP)去除率随SRT缩短而逐步上升,SRT为3 d时去除率最大为94%。聚-β-羟基丁酸(PHB)是聚磷菌(PAOs)去除污染物所需碳源和能量的中转站,在胞内聚合物与能量转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不同SRT下胞内聚合物的代谢含量与释磷、吸磷含量有密切关系,代谢量越多,释磷、吸磷量越多。SRT为6 d时,厌氧段聚磷菌具有最佳的释磷性能,形成了具有显著释磷作用的菌种。缺氧区胞内聚合物代谢规律与好氧区相似,对于反硝化聚磷菌来说,在SRT为10 d时对PHB的利用率最高,代谢活性最好;而对于传统聚磷菌来说,在SRT为6 d时其代谢性能最佳,且聚磷菌占全菌比例最大。短泥龄条件有利于提高胞内聚合物的单位污泥质量分数、驯化出积累PHB质量分数较高的微生物种群,其中SRT为6 d时各胞内聚合物含量最高,A^2/O-MBBR联合工艺的处理效果最佳。
杨小梅张月潘丹华王羽华李勇
关键词:聚磷菌胞内聚合物
泥龄对A2/O-MBBR系统中聚磷菌特性的影响
生物除磷主要依靠一类具有过量吸磷能力的微生物——聚磷菌实现,其次通过排放富磷污泥达到去除磷的目的,因此泥龄对生物除磷系统具有重要影响,基于深入理解泥龄对聚磷菌特性的影响,本文以A2/O-MBBR系统中的A2/O相中的聚磷...
潘丹华
关键词:生物除磷好氧活性污泥聚磷菌微生物特性
文献传递
生物除磷系统中聚磷菌检测常用技术被引量:2
2013年
作为生物除磷系统中的主要功能菌,对聚磷菌菌群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是深入理解生物除磷系统、提高除磷效率的必然趋势。目前常用于检测聚磷菌的方法主要有生物化学法和分子生物学法,文章主要阐述了荧光原位杂交技术、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以及多技术结合使用的特点及应用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措施以及聚磷菌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
潘丹华李勇张娜
关键词:聚磷菌荧光原位杂交聚合酶链反应
A^2/O-MBNR工艺活性污泥中PHB提取方法的选取与优化
2012年
以A2/O-MBNR工艺中的活性污泥为材料,考察了污泥预处理方法、NaClO与氯仿混合处理以及其他几种不同的提取方法对聚-β-羟基丁酸(PHB)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3遍纯水洗涤污泥并离心的预处理步骤,NaClO与氯仿混合的提取方法对PHB的提取效果最好,最适的提取温度为40℃,提取时间为1.5 h。用该方法结合紫外分光光度法对PHB进行定量分析,快捷易行,经济有效,适合实验室研究及其他实践的应用。
张娜李勇潘丹华俞苗新张欣欣
关键词:PHB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