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少奇

作品数:30 被引量:237H指数:9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经济管理
  • 4篇农业科学
  • 2篇天文地球
  • 2篇文化科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6篇占有量
  • 6篇人均粮食占有...
  • 6篇县域
  • 3篇中国县域
  • 3篇人口
  • 3篇空间格局演化
  • 3篇户籍人口
  • 3篇基于GIS
  • 3篇教学
  • 3篇常住
  • 3篇常住人口
  • 2篇地理信息
  • 2篇地理信息系统
  • 2篇信息系统
  • 2篇中原经济
  • 2篇中原经济区
  • 2篇网络
  • 2篇经济区
  • 2篇可达性
  • 2篇空间自相关

机构

  • 28篇河南大学
  • 1篇郑州财经学院
  • 1篇黄河文明与可...

作者

  • 28篇潘少奇
  • 18篇李亚婷
  • 7篇苗长虹
  • 2篇张桂宾
  • 2篇秦耀辰
  • 2篇付旭东
  • 1篇焦学军
  • 1篇高尚
  • 1篇乔家君
  • 1篇田丰
  • 1篇翟石艳
  • 1篇李二玲
  • 1篇段冰
  • 1篇宋根鑫
  • 1篇王艾萍
  • 1篇高建华
  • 1篇朱连奇
  • 1篇赵爽
  • 1篇闫卫阳
  • 1篇张雪峰

传媒

  • 4篇地域研究与开...
  • 3篇地理科学进展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北方经贸
  • 1篇乡镇经济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地理学报
  • 1篇地理研究
  • 1篇河南大学学报...
  • 1篇河南大学学报...
  • 1篇管道技术与设...
  • 1篇中国科技信息
  • 1篇云南地理环境...
  • 1篇高等理科教育
  • 1篇测绘科学
  • 1篇测绘与空间地...
  • 1篇资源与产业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第七届全国地...
  • 1篇中国地理学会...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7
  • 6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河南省县域人均粮食占有量空间格局演化
以人均粮食占有量为研究指标,以河南省126个县域为研究单元,通过空间自相关、重心移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分析1990-2009年河南省人均粮食占有量的空间格局及其驱动机制。结果表明:河南省县域人均粮食占有量的空间分布存在一...
李亚婷潘少奇苗长虹
关键词:空间自相关
中国县域人均粮食占有量的时空格局——基于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对比分析
依据中国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分区县的户籍人口、常住人口数据,借助空间自相关分析、重心曲线、空间分布图系等方法,对中国县域人均粮食占有量的时空格局及变化强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存在明显的地域分异规...
李亚婷潘少奇苗长虹
关键词:人均粮食占有量户籍人口常住人口
文献传递
基于Web2.0的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建设——以地理信息系统概论为例被引量:1
2015年
在Web 2.0技术飙发电举的今天,高校教育体制和教学模式也深受信息化影响,并逐渐走向教育信息化。本文从河南大学地理信息系统概论课程教学改革出发,在现有教学模式基础上,对Web 2.0在高校课程教学平台构建中的可行性进行探讨。通过对传统教学资源的整理挖掘,讨论了地理信息系统概论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的模式和内容,提出了一套新的地理信息系统概论网络教学平台建设方案,探索了新的教学模式和资源库应用机制。
潘少奇李亚婷
关键词:网络教学平台WEB
基于GIS的交通网络可达性评价方法研究被引量:13
2007年
交通网络的评价方法很多,其中可达性被认为是一项综合的、有效的评价指标,并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城市规划、交通规划、空间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等多种领域。结合研究实例,总结了可达性的主要度量方法:距离法、累积机会法、潜力模型法、效用法和时空法,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GIS作为一门新兴技术,为可达性的计算提供了更为简便、精确和有效的工具。结合GIS的技术优势,提出了将GIS应用于交通网络可达性评价的一般方法,并给出了基于GIS的交通网络可达性评价的研究框架。
李亚婷秦耀辰潘少奇
关键词:可达性交通网络GIS
产业转移技术溢出效应研究进展与展望被引量:25
2015年
产业转移技术溢出是技术流动和扩散的重要形式。本文梳理了产业转移技术溢出研究的演进脉络;总结了近年学界对产业转移技术溢出效应的主要论争,并基于技术、供体、受体、流通网络、距离条件、外部环境等影响因素对上述论争进行了解释。认为产业转移技术溢出具有很强的时空情景性和权变性,技术、空间与行为主体的异质性决定了产业转移技术溢出并非一种必然的经济现象,而是一种深受产业特征、区域条件、外部环境影响的或有效应。目前学界对产业转移技术溢出效应存在论争主要是由于不同实证区域的因素条件存在差异,今后应充分考虑案例区特质并设定严格的约束条件。最后提出了5个需要重点研究的方向:一是产业转移技术溢出或有性;二是技术流通网络影响;三是距离因素影响;四是转移企业对技术溢出的控制机制;五是国际、国内产业转移技术溢出机制的差异。
潘少奇李亚婷高尚苗长虹
关键词:产业转移
转移企业地方嵌入的论争与研究动向被引量:2
2018年
"嵌入"是理解转移企业与承接地集群以及全球/跨区生产网络互动耦合过程和机理的有效理论工具。自"嵌入"概念引入经济地理学以来,学界对转移企业地方嵌入意愿存在"被动"与"主动"的论争,对嵌入效应也存在积极与负面两种不同观点。通过对转移企业地方嵌入主要动因、影响因素、演进过程、区域效应等研究的系统梳理,发现不论基于"主动"还是"被动"意愿,转移企业地方嵌入都是其在"企业—地域"关系演化中维护并强化自身竞争力的地理敏感战略;嵌入过程受承接地条件、转移企业特质的双重影响;嵌入沿着"关系培育—价值链衔接—全球与地方生产网络战略耦合"的路径,逐步实现关系性嵌入和结构性嵌入;转移企业地方嵌入为承接地集群转型升级提供了"区位机会窗口"。转移企业地方嵌入研究今后需在四个方面加强和深化:一是构建一个以"关系—网络—演化"为主线的综合性分析框架;二是加强转移企业网络角色与绩效的定量研究;三是加强转移企业经济嵌入、技术嵌入、社会嵌入的相互影响研究;四是加强转移企业与承接地集群"双向嵌入"研究。
潘少奇李亚婷苗长虹李江苏吕可文
关键词:产业转移
基于GIS的供水管网爆管分析被引量:11
2008年
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到供水管网爆管分析中的重要性。完善的爆管关阀分析,可将因爆管造成的损失降到最小。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供水管网爆管分析,提出了虚拟的管段概念,并为爆管事故分析建立了逻辑网络模型,使得在供水管网发生爆管事故时,能及时迅速地找到应当关闭的阀门。
潘少奇张雪峰李亚婷
关键词:供水管网爆管管段
基于GIS的河南省公路交通网络分形空间特征研究被引量:14
2012年
以分形理论为基础,借助GIS技术,分别测算了河南省全域公路交通网络的长度-半径维数、分枝维数以及其所辖18个省辖市各等级公路的相似维数及权维值。研究表明:河南省公路交通网络具有分形特征,长度-半径维数与分枝维数存在一定差异;各地市权维值存在较大差异,表明河南省公路交通网络分布不均衡,差异较大,中原城市群和黄淮的部分地区公路交通较好,而豫北、豫西、豫西南及豫东南部分地区交通覆盖度较差。为进一步探讨各地市公路建设规模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关系,通过公路规模与经济产出的分形模型测算出18个省辖市的分维值,发现郑州等10个城市经济发展超前于公路规模、开封等3个城市基本一致、平顶山等5个城市经济发展滞后于公路建设规模。
李亚婷潘少奇苗长虹
关键词:分形
河南省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与耕地保护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针对近年来河南省快速工业化、城镇化占用大量耕地的问题,分析了2003-2008年河南省工业化、城镇化水平和耕地资源的变动情况;总结出河南省快速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时期耕地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指出只有通过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并严格执行,不断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挖掘土地生产潜力等措施才能更好地协调工业化、城镇化与耕地数量减少的矛盾,切实保护耕地。
李亚婷潘少奇
关键词:工业化城镇化耕地保护
中原经济区经济联系网络空间格局被引量:28
2014年
以中原经济区县级行政单元为网络节点,利用重力模型测算1996年、2010年231个节点间的经济联系强度,分别取各个节点对外联系强度第1位、前5位、前10位的连接建立经济联系网络,运用GIS工具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网络的空间格局与演化特征。研究发现:①中原经济区经济联系网络发育不平衡,节点度分布呈明显的右倾"斜长尾分布"特征,少数节点掌握着绝对的"网络权力",郑州市为整个网络的首位核心,洛阳市、邯郸市为副中心;网络中部、北部节点间连通情况相对较好,而东、南两个方向上节点连通能力亟需提升。②核心、边缘节点网络权力差距进一步扩大,2010年节点度值基尼系数和集中度指数比1996年均有明显提高,边缘区节点连通能力不足且进一步弱化,不利于中原经济区同毗邻地区的互动发展。③网络呈现多重轴—辐结构,郑州市为一级枢纽,洛阳市、邯郸市、漯河市等为二级枢纽;中原经济区正在建设的"十"字形发展轴和"米"字形发展带,有助于巩固一、二级枢纽间的经济联系,并使整个经济区实现优势互补、联动发展。④网络中的"掮客"节点主要位于中原城市群板块中,因此中原城市群发展对提高网络整体连通能力有很大作用。
潘少奇李亚婷高建华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