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文胜

作品数:68 被引量:277H指数:9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资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7篇肿瘤
  • 18篇胃癌
  • 18篇内镜
  • 15篇黏膜
  • 13篇镜检
  • 12篇内窥镜
  • 12篇窥镜
  • 10篇直肠
  • 10篇内窥镜检
  • 10篇内窥镜检查
  • 10篇结肠
  • 10篇病理
  • 9篇早期胃癌
  • 9篇淋巴
  • 9篇肠肿瘤
  • 8篇胃肿瘤
  • 8篇剥离术
  • 7篇消化道
  • 7篇结直肠
  • 6篇外科

机构

  • 66篇浙江大学医学...
  • 6篇浙江大学
  • 4篇丽水市人民医...
  • 4篇浙江省人民医...
  • 2篇浙江医院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暨南大学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天津医院
  • 1篇潍坊医学院附...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浙江省舟山市...
  • 1篇顺天堂大学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台州市中心医...

作者

  • 67篇潘文胜
  • 14篇徐翔
  • 12篇沈虹
  • 8篇仲华
  • 8篇张顽军
  • 7篇胡雯
  • 7篇陈丽荣
  • 6篇朱一苗
  • 6篇武良琴
  • 6篇汪春付
  • 5篇许晶虹
  • 4篇韩铁妹
  • 4篇王娜娜
  • 4篇陈光兰
  • 4篇艾新波
  • 4篇张晨静
  • 3篇周星璐
  • 3篇叶再元
  • 3篇吾红光
  • 3篇李青松

传媒

  • 28篇实用肿瘤杂志
  • 4篇中华消化杂志
  • 4篇国际消化病杂...
  • 3篇中华急诊医学...
  • 2篇浙江临床医学
  • 2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保健与生活
  • 1篇健康博览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浙江医学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中国骨伤
  • 1篇国际学术动态

年份

  • 2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6篇2014
  • 9篇2013
  • 9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10
  • 10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 5篇2006
  • 4篇2005
  • 1篇1997
6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胃淋巴瘤与胃腺癌的临床病理对比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对比研究原发性胃淋巴瘤(primary gastric lymphoma,PGL)与胃腺癌(gastric adenocarcinoma,GA)临床及病理特征,以期增进对该疾病的临床诊治。方法对49例原发性胃淋巴瘤和200例胃癌患者比较其年龄、发病时间、临床症状、肿块部位、内镜及大体分型、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及组织病理学等临床资料,并详细分析12例早期胃淋巴瘤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49例PGL和200例GA组患者,均表现为腹痛、腹部不适和上消化道出血等非特异性症状。PGL多发于胃体及胃窦,病灶常为多发溃疡或巨大结节,GA组病灶以胃窦部为主,常呈单发溃疡;PGL组的Hp感染率显著高于胃癌组(P<0.05);PGL术前诊断率显著低于GA组(P<0.05)。12例早期PGL患者中,8例为Ⅱc型病变,治疗效果较好。结论内镜检查示胃黏膜有多发糜烂溃疡时,应考虑PGL可能。早期PGL确诊后通过手术、化疗或根除Hp治疗,预后良好。
胡雯任萍萍潘文胜
关键词:胃肿瘤病理学淋巴瘤病理学
早期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1例报道并文献回顾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腺癌特点及有效临床早期诊治方法。方法对1例早期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的内镜诊断、手术局部切除的诊治经过作报道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例十二指肠腺癌通过内镜早期诊断,并于内镜钛夹标记后行肿瘤局部手术,最大限度保存解剖结构的完整。术后随访未见局部复发、转移。结论十二指肠腺癌早期病变可通过局部手术切除、内镜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明显改善预后。
朱一苗施小宇姜招嫦潘文胜
关键词:十二指肠肿瘤十二指肠肿瘤外科学内镜
炎症性肠病患者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炎症性肠病(IBD)住院患者的诊断与治疗,为临床诊治提供借鉴。方法2010年1月至2015年9月67例首发初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实验室检验、内镜下表现、药物治疗及治疗效果。结果67例炎症性肠病患者,其中溃疡性结肠炎(UC)54例,克罗恩病(CD)13例,采取以美沙拉嗪抗炎为主的综合治疗,47例UC与9例CD患者经治疗后在临床表现、实验室检验和(或)内镜下表现均有效好转,治疗有效率UC为87.04%,CD为69.23%,总有效率为83.58%;另有7例UC、4例CD患者无明显改善,其中1例CD患者转外科手术治疗。结论 IBD患者多为首发初治,经过正规治疗后病情多能有效缓解,以美沙拉嗪为主的综合治疗在临床应用上有良好效果。
季雪良陈光兰汪望月潘文胜张晔王昌雄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美沙拉嗪
腹膜恶性间皮瘤误诊为结核性腹膜炎四年一例被引量:2
2005年
张春芬宋震亚潘文胜
关键词:结核性腹膜炎误诊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在早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
<正>引言:随着消化道内镜应用的普及,早期胃癌的检出率在不断提高,早期胃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也已达90%以上。在早期胃癌中,粘膜内癌的淋巴结转移率约为2%,粘膜下癌约为20%。传统上,大约80%以上的患者没有淋巴结转移却遭...
潘文胜汪春付王小英仲华陈丽荣
文献传递
地衣芽孢杆菌单药与联合用药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研究地衣芽孢杆菌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 BABL/c小鼠,随机分为8组各8只。评价记录小鼠的一般情况,HE染色观察小鼠肠黏膜组织学改变,免疫组化检测小鼠结肠黏膜NF-κB和Bcl-2的表达情况。结果与造模组、溶剂组相比,各治疗组小鼠一般情况较好;结肠大体损伤评分和组织病理学改变评分均较低;结肠黏膜NF-κB和Bcl-2的表达均明显降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衣芽孢杆菌联合用药组与地衣芽孢杆菌单独用药组相比,结肠大体损伤评分、组织病理学改变评分、NF-κB、Bcl-2表达均较低,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衣芽孢杆菌对DS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具治疗作用,且与柳氮磺胺吡啶联合给药时治疗作用更明显;且该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结肠黏膜NF-κB和Bcl-2蛋白的表达而实现。
姚迪翡徐翔陈中婷武良琴潘文胜
关键词:地衣芽孢杆菌溃疡性结肠炎NF-ΚBBCL-2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早期食管癌1例
2009年
潘文胜周海燕付燕飙沈虹武良琴张顽军王娜娜马振华胡雯朱一苗
关键词:食管肿瘤内窥镜检查黏膜
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及早期胃癌内镜与外科治疗在随访及经济指标中评估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内镜与外科手术治疗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及早期胃癌术后残胃及吻合口黏膜改变、费用及治疗时间、随访复发情况。方法收集25例内镜治疗及100例外科手术治疗患者,分别从术后黏膜改变状态(充血、糜烂、溃疡、伴随胆汁反流)、治疗费用与时间、术后随访复发情况3方面评估,利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结果外科手术术后黏膜明显充血者87.0%,糜烂36.0%,溃疡9.0%,伴随胆汁反流高达48.0%,内镜组除手术瘢痕外无明显术后黏膜炎性改变(P<0.001);外科手术组平均花费为(3.56±1.12)万元,平均住院时间(20±9)天,内镜治疗组平均费用(0.57±0.42)万元,平均治疗时间(5±2)天(P<0.001);外科组随访中见1例复发,内镜治疗组无复发(P>0.05)。结论内镜切除治疗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不仅能显著改善术后黏膜状态、降低治疗费用、缩短恢复时间,而且具有与外科手术类似良好预后。
张顽军潘文胜陈光兰徐翔吾红光范晓圆胡雯朱一苗韩铁妹
关键词:内窥镜检查上皮内瘤样病变
消化道神经内分泌癌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探讨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探讨消化道神经内分泌癌临床及病理学的特征,寻求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方法。方法将病例分为早期癌和非早期癌两组。综合分析消化道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资料及病理学、生物学特征,并应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消化道神经内分泌癌以食管、胃和直肠多见;早期癌的大体观多为轻微隆起型,非早期癌可出现Borm annⅠ型、Ⅱ型、Ⅰ型+Ⅱ型,而Ⅲ型、Ⅳ型较为少见。结论这些特征有助于消化道神经内分泌癌的早期诊断。早期癌中≤5 mm的微肿瘤可作为内镜下切除的适应证。
董兰花沈虹潘文胜
伴淋巴结转移的早期胃癌病理组织形态学研究被引量:12
2006年
目的通过研究早期胃癌发展过程中组织形态学的变迁,预测其淋巴结转移的难易程度。方法以伴淋巴结转移的81例早期胃癌作为转移组,抽取81例不伴淋巴结转移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含11例黏膜内癌,70例黏膜下癌,组织学分类及肿瘤部位相似,具可比性。将各组的肿瘤灶亚分类为表层部、浸润部,各病灶的病理组织形态学依据规范分为分化型、混合型、未分化型。对各病例相关因子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结果浸润部较表层部组织分化程度低下者,转移组为40.7%,较对照组的11.9%为高。转移组表层部的分化型胃癌和未分化型胃癌,其浸润部同一组织学分化程度较对照组为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1和P<0.05)。转移组的表层部与浸润部的分化程度合致率为6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7.8%,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组的男女比率为1.9: 1,较对照组的3.3:1为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胃癌中,癌灶水平方向和浸润先端部的垂直方向组织学分化程度的变化更易出现。浸润部与黏膜同有层癌组织学分化程度不同者, 尤其是组织学分化程度趋低下者易出现淋巴结转移。女性较男性更易出现淋巴结转移。
潘文胜曹敏
关键词: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