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焉振

作品数:11 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交通运输工程
  • 6篇建筑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6篇有限元
  • 3篇动力有限元
  • 3篇循环荷载
  • 3篇应力
  • 3篇有限元分析
  • 3篇稳定性
  • 3篇荷载
  • 3篇防波堤
  • 3篇不排水
  • 2篇动力有限元分...
  • 2篇软黏土
  • 2篇土压力
  • 2篇破坏模式
  • 2篇强度弱化
  • 2篇黏土
  • 2篇码头
  • 2篇环向
  • 2篇环向应力
  • 2篇不排水强度
  • 1篇地基

机构

  • 8篇天津大学
  • 6篇交通运输部天...
  • 2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中国民航大学
  • 1篇天津水运工程...
  • 1篇天津港股份有...

作者

  • 11篇焉振
  • 7篇王元战
  • 2篇肖忠
  • 2篇董胜
  • 2篇孙熙平
  • 1篇张华庆
  • 1篇王禹迟

传媒

  • 3篇岩土力学
  • 2篇海洋湖沼通报
  • 1篇硅酸盐通报
  • 1篇天津大学学报...
  • 1篇海洋工程
  • 1篇中国港湾建设
  • 1篇第十七届中国...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桩码头软土岸坡蠕变的MCDM加固效果分析
2021年
土体蠕变使高桩码头软土岸坡发生随时间增长的变形,导致高桩码头桩基侧向位移。在ABAQUS平台建立软土岸坡-码头排架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m型混凝土深层搅拌(MCDM)体对软土岸坡蠕变导致的桩基应力及变形的加固效果。结果表明:MCDM加固法对堆载作用与蠕变作用的加固效果差异明显;给定工况下,MCDM法能有效降低软土岸坡蠕变下桩基内力并大幅减少码头存在的应力集中,桩体的最大压应力明显降低,幅度达94%,桩体最大拉应力削减了12%;岸坡土体蠕变作用下,MCDM体受压性能显著,底部拉应力变大;MCDM体加固后,近岸侧基桩在岸坡土体蠕变作用下的位移明显减小,弯矩最大值变小,近海侧的基桩位移减小,但弯矩变化不大;MCDM体存在最优加固深度,随加固腿长增加,桩体最大拉应力持续降低。
蒋昕峄董胜焉振
关键词:高桩码头岸坡变形蠕变有限元
格型钢板桩防波堤动力有限元分析
目前对格型钢板桩结构静力特性研究较多,波浪循环荷载作用下格型钢板桩防波堤动力特性的研究有待开展。结合实际工况,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格型钢板桩防波堤在波浪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进行分析,建立动力稳定性分析方法,并...
王元战焉振
关键词:有限元稳定性环向应力
文献传递
循环荷载下天津软黏土不排水强度弱化模型研究及应用被引量:4
2015年
波浪等循环荷载作用下,饱和软黏土产生超孔隙水压力,土体强度弱化,导致地基承载力和防波堤等近海结构稳定性降低.基于土体强度弱化的原理,建立一种表示土体不排水强度在不同动应力水平下随循环荷载作用次数变化的强度弱化模型.模型通过建立软黏土不排水强度与孔隙水压力增长规律的关系,表示出软黏土不排水强度弱化的具体过程.在有限元软件ABAQUS上进行二次开发,对天津港防波堤地基软黏土的动、静三轴试验进行数值模拟运算,并与试验数据对比.结果表明,文中建立的强度弱化模型简单准确,能够较好地表示土体不排水强度弱化过程.将模型应用到波浪荷载作用下部分回填换砂处理的软土地基上沉箱结构进行沉降变形分析,并与未考虑土体强度弱化的静力、拟静力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对比,研究了强度弱化对结构沉降变形的影响.
王元战焉振
关键词:软黏土循环荷载二次开发
基于强度折减法的格仓式圆筒围堰稳定性有限元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格仓式圆筒作为深厚软土地基上人工岛围堰主体结构,其在围堰内部填土、外部尚未抛石斜坡堤工况下作用荷载复杂,难以采用有限元加载系数法进行稳定性分析。结合工程算例,基于强度折减法建立格仓式圆筒围堰三维弹塑性有限元分析模型。建议了基于强度折减系数-位移(Fv-S)曲线突变点法失稳判别标准,得到格仓式圆筒失稳模式和稳定性安全系数。结果表明格仓式圆筒结构失稳模式为筒体倾覆破坏,稳定性安全系数随格体入土深度增加而增大,随水平荷载和后方堆载的增加而减小。研究成果可为格仓式圆筒围堰工程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焉振王元战肖忠张华庆孙熙平
关键词:有限元分析强度折减法
格型钢板桩结构有限元数值分析被引量:20
2013年
以有限元软件ABAQUS作为分析平台,建立波浪荷载作用下格型钢板桩结构稳定性及应力分析的三维弹塑性有限元分析模型。格型钢板桩采用壳体单元模拟,在相邻板桩之间设置铰接连接器模拟板桩之间的相对转动;土体采用Mohr-Coulomb本构模型模拟,在格型钢板桩与其内、外土体之间设置接触面单元模拟它们之间的滑移、张裂和闭合。结合某实际工程,研究结构的破坏模式、失稳特性和应力分布特性,分析参数变化对结构稳定性和环向拉力的影响,并对格内土体的剪切变形进行分析,建议格型钢板桩锁口拉力的验算断面。结果表明,铰接连接器的设置对于结构稳定性影响不大,但对环向拉力有一定影响;格内土体的剪切变形主要发生在格体中轴处,符合太沙基法结论。
王元战焉振王禹迟
关键词:有限元模型壳体单元稳定性
考虑软基不排水强度循环弱化的格型钢板桩防波堤动力有限元分析被引量:8
2017年
波浪循环荷载通过堤身和砂质土置换层传递给软土地基,在软土地基中产生循环动应力,使软黏土发生不排水强度弱化现象,严重影响格型钢板桩防波堤承载性能。结合工程算例,基于动力有限元法建立考虑软土循环弱化效应的格型钢板桩防波堤三维弹塑性动力分析模型,对软土地基在循环荷载作用下最大孔压增长规律以及不排水强度弱化特性进行研究。建立格型钢板桩-软土地基系统动力稳定性分析方法,对格型钢板桩-软土地基系统的破坏模式、稳定性以及沉降变形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大孔隙水压力主要分布在格体周围软土层,主、副格仓底部及部分桩-土接触部位的不排水强度发生明显弱化。考虑软土地基循环弱化效应时,格型钢板桩-软土地基系统的稳定性安全系数显著降低。建议在实际工程中应考虑软土地基循环弱化效应对格型钢板桩防波堤稳定性的影响。
焉振王元战
关键词:弱化不排水强度
循环荷载下软黏土不排水强度弱化分析的动力有限元ABAQUS实现被引量:4
2016年
在波浪循环荷载作用下饱和软黏土地基出现孔隙水压力升高,并导致不排水强度弱化,严重影响防波堤的承载性能。考虑静偏应力影响,基于最大孔隙水压力发展模型和正常固结软黏土不排水强度公式,推导出软黏土不排水强度随循环荷载作用次数和应力水平变化的动态折减规律。结合软黏土不排水强度动态折减规律和M-C屈服准则,在有限元软件ABAQUS上实现软黏土不排水强度循环弱化分析的数值开发和动力运算过程。运用该动力有限元方法对天津港防波堤地基软黏土的动、静三轴试验进行数值模拟运算。结果表明,最大孔隙水压力发展曲线以及循环荷载作用后不排水强度的数值预测结果与动三轴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另外,动力有限元方法(DFEM)能够表示土体强度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具体弱化过程。
焉振王元战肖忠孙熙平
关键词:软黏土循环荷载
圆形沉箱混凝土温度场和应力分析被引量:4
2020年
以营口港圆形沉箱空心盖板为研究对象,冬季实测了沉箱空心盖板混凝土壁厚方向的温度变化曲线,通过有限元程序建立了考虑混凝土温度场边界条件的沉箱计算模型,数值模拟分析了沉箱空心盖板混凝土的温度变化曲线,并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通过热力耦合计算方法,分析了日照和环境温度变化对沉箱薄壁混凝土的影响,研究表明内侧混凝土温度变化缓慢,外侧混凝土随日照和环境温度变化而快速变化,向阳侧的沉箱盖板内外侧混凝土温差较大,容易产生温度裂缝。
陈宇李长辉黄信焉振李颖
关键词:沉箱温度效应温度应力混凝土开裂
格型钢板桩结构数值建模方法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针对格型钢板桩结构的三种建模方法(考虑板桩间铰接特性,用壳体单元模拟板桩的有限元模型;不考虑板桩间铰接特性,用壳体单元模拟板桩的有限元模型;将格体看做一个整体,用实体单元模拟板桩的有限元模型)进行分析,对各种建模方法得出的关于稳定性、破坏模式、格体环向应力、格体内外土体压力的相关结论进行比较,得到适合工程应用的建模方法。结果表明:三种有限元模型中,考虑板桩间铰接特性的壳体单元模型,因其考虑因素全面,是最准确的模型。对于重要工程,应采用考虑板桩间铰接特性的壳体单元模型进行计算。对于一般工程结构,在稳定性分析方面,三种有限元模型都很适用,由于壳体单元模型收敛性较差,建议采用比较成熟的实体单元模型进行简化;对于破坏模式和板桩间环向应力,建议采用不考虑板桩间铰接作用的壳体单元模型进行简化;对于结构背浪侧格型钢板桩结构格体外侧土体最大被动土压力和格内土体压力,采用不考虑板桩间铰接特性的壳体单元模型进行估算。结论对工程数值建模运算具有指导意义。
王元战焉振
关键词:稳定性破坏模式土压力
U型钢板桩横向承载性能模型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采用1∶5的比尺模型试验,研究了横向加载过程中U型钢板桩的位移和土压力响应以及破坏模式,并对比分析了不同土质干湿状况、加载速率、埋置深度以及加载高度等影响因素下U型钢板桩位移和土压力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当U型钢板桩凸面加载时,位移随埋置深度、加载等级、加载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干砂中的位移大于湿砂中的位移;当凹面加载时,位移随着埋置深度的增加而减小,随着加载等级的增大而增大,在不同加载高度与不同土质干湿情况中差别不大。随着加载力增大,U型钢板桩在受力侧土压力分布呈现“R型”分布,且土压力均随着埋置深度与土体含水率的增大而增大。在加载力作用下桩体产生转动,并随着加载力的增大在距钢板桩底部约1/3埋置深度处发生弯曲。
吕鹏董胜焉振王龙
关键词:土压力破坏模式模型试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