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焦宏

作品数:14 被引量:116H指数:6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儿童
  • 3篇肥胖
  • 2篇血浆
  • 2篇血浆瘦素
  • 2篇血淋巴细胞
  • 2篇脂肪
  • 2篇中毒
  • 2篇瘦素
  • 2篇铅中毒
  • 2篇紫癜
  • 2篇外周
  • 2篇外周血
  • 2篇外周血淋巴细...
  • 2篇细胞
  • 2篇小鼠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细胞
  • 2篇患儿
  • 2篇过敏
  • 2篇过敏性

机构

  • 14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清华大学第一...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哥伦比亚大学
  • 1篇解放军302...

作者

  • 14篇焦宏
  • 6篇齐可民
  • 4篇王国亮
  • 3篇张美和
  • 3篇李时莲
  • 2篇郑东旖
  • 2篇江载芳
  • 2篇宋文琪
  • 2篇孔晓慧
  • 2篇田宏
  • 2篇陈曦
  • 2篇张辉
  • 1篇刘效兰
  • 1篇佟月娟
  • 1篇任娜
  • 1篇刘忠良
  • 1篇王咏红
  • 1篇何俐明
  • 1篇桂晋刚
  • 1篇王艳

传媒

  • 3篇中国儿童保健...
  • 2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北京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儿科...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华保健医学...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08
  • 3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北京市幼儿饮食生活习惯和肥胖症的关系分析被引量:12
2004年
张美和李时莲焦宏
关键词:肥胖症幼儿
饮食脂肪对小鼠脑聚集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影响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探讨高脂饮食状态下不同脂肪酸种类对脑聚集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和花生四烯酸(AA)的影响。方法采用C57BL/6J雌性小鼠,在成年期和幼年期分别给予不同种类高脂饲料(18%脂肪,供能比为36%)喂养,分为高脂豆油饲料、高脂鱼油饲料和高脂豆油∶鱼油(5∶1)混合饲料组,以正常饲料(6%脂肪来自豆油,供能比为12%)为对照,时间为4个月。然后采用气相色谱法对小鼠脑组织脂肪酸进行测定。结果4组不同饲料对脑组织中DHA和AA水平的影响在成年期和幼年期小鼠之间无差异。与高脂豆油饲料组相比,高脂鱼油饲料组小鼠脑组织中DHA的含量无显著变化,但AA及其前体亚油酸(LA)含量均显著降低,导致DHA/AA比值升高;高脂豆油∶鱼油混合饲料组小鼠脑组织中DHA、AA及其前体LA含量均无显著变化,但DHA/AA比值升高。结论饮食中鱼油n-3脂肪的摄入增加不影响脑DHA水平,但减少了AA的聚集,使得DHA/AA比值升高。
齐可民焦宏江载芳
关键词:N-3脂肪酸小鼠
肥胖儿童血浆瘦素及可溶性瘦素受体质量浓度的变化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观察单纯性肥胖儿童血浆瘦素及可溶性瘦素受体质量浓度的变化,探讨其相互之间及与体重指数(BMI)之间的关系。方法于2005—06北京儿童医院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40例3—6岁的单纯性肥胖儿童及按性别、年龄1:1配对的40例正常儿童进行了血浆瘦素及可溶性瘦素受体质量浓度的检测。结果肥胖儿童血浆瘦素质量浓度(22.26±2.30)μg/L较正常儿童(3.36±0.23)μg/L明显升高,可溶性瘦素受体质量浓度(100.10±24.60)μg/L较正常儿童(132.31±30.17)μg/L则明显降低(P〈0.001)。相关性分析显示,瘦素与可溶性瘦素受体水平之间呈负相关;BMI与瘦素呈正相关,而与可溶性瘦素受体呈负相关(P〈0.05)。结论学龄前肥胖儿童已存在明显的瘦素抵抗现象,而可溶性瘦素受体表达减少,可能参与了瘦素抵抗的发生。
郑东旖齐可民刘兆秋焦宏
关键词:肥胖瘦素可溶性瘦素受体儿童
鱼油甘油三酯对甘油三酯丰富颗粒的小鼠血液清除的影响
2003年
焦宏江载芳Richard J Deckelbaum齐可民
关键词:甘油三酯小鼠脂肪乳剂营养支持血液检查
过敏性紫癜肾炎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变化特点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基于过敏性紫癜(HSP)与上呼吸道感染的密切联系以及感染对免疫系统尤其是淋巴细胞组成的影响,探讨过敏性紫癜肾炎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63例过敏性紫癜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CD4+、CD8+、CD4/CD8)、B细胞(CD19+)以及NK细胞(CD16+CD56+)的水平,比较过敏性紫癜肾炎与无肾炎表现的过敏性紫癜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差异。结果与无肾炎HSP患儿比较,肾炎HSP患儿的发病年龄较高,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D3+(t=-7.077,P<0.001)、CD4+(t=-3.558,P<0.001)和CD8+(t=-5.326,P<0.001)水平显著升高,但CD4/CD8无显著差异(P>0.05),B细胞水平显著下降(t=7.181,P<0.001),NK细胞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过敏性紫癜患儿存在外周血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紊乱,T淋巴细胞亚群含量的变化尤其是CD8+淋巴细胞的升高,有助于肾炎和非肾炎HSP的鉴别。深入研究感染对HSP患儿淋巴细胞组成的影响,对HSP的防治可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焦宏张辉佟月娟王咏红王国亮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肾炎过敏性紫癜淋巴细胞
铅中毒儿童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变化被引量:34
2004年
【目的】 探讨儿童铅中毒对机体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影响。 【方法】 选择来医院就诊的 10 2 0例 0~ 18岁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铅中毒诊断标准 ,将患儿分为铅中毒组和对照组。患儿血铅、血清钙、铁、铜、锌和镁的测定采用原子吸收方法。 【结果】 铅中毒组血清铜和锌水平 [( 17.17± 3 .61) μmol/L和 ( 14 .3 6± 2 .5 0 ) μmol/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 17.96± 2 .91) μmol/L和 ( 15 .2 7± 2 .3 6) μmol/L] (P <0 .0 0 1) ,并且铅与铜和锌均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对各年龄组 ( <1岁、1~ 5岁、6~ 12岁、13~ 18岁 )的比较发现 ,铅中毒组 6岁以上患儿血清铜、锌水平均低于同年龄对照组 ,2~ 5岁患儿仅血清锌低于对照组 ;<1岁患儿的微量元素在两组之间无差异。 【结论】 铅中毒使儿童机体微量元素铜和锌水平降低 。
田宏刘忠良焦宏齐可民
关键词:铅中毒微量元素儿童
肥胖儿童血浆瘦素水平与早期喂养方式关系的研究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观察学龄前肥胖儿童血浆瘦素水平与婴儿早期喂养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对40例3~6岁的单纯性肥胖儿童及按性别、年龄1:1配对的40例正常儿童进行了血浆瘦素水平检测,并通过查询儿保门诊记录及询问母亲或主要扶养人确定婴儿6个月内喂养方式及断奶月龄。【结果】肥胖儿童血浆瘦素水平[(22.26±2.30)μg/L]显著高于正常儿童[(3.36±0.23)μg/L](P〈0.001);肥胖组儿童在婴儿早期的母乳及混合喂养率(30.0%)明显低于正常组(80.0%)(P〈0.001)。喂养方式与血浆瘦素的关系显示,母乳及混合喂养组血浆瘦素水平[(10.22±1.56)μg/L和(11.30±1.28)μg/L]均较人工喂养组[(15.19±1.15)μg/L]降低(P〈0.05),母乳喂养持续时间与儿童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及血浆瘦素水平之间均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婴儿期母乳喂养可以降低儿童期血浆瘦素水平,有助于预防肥胖的发生。
郑东旖齐可民刘兆秋焦宏
关键词:肥胖儿童母乳喂养瘦素
儿童铅中毒高危因素被引量:12
2006年
目的探讨儿童铅中毒发生的高危因素,以便能更好地进行预防。方法选择1055例门诊患儿。年龄5个月~16岁,平均(7.2±3.5)岁。应用3010-B血铅分析仪对患儿进行血铅测定;同时对每位患儿进行铅中毒影响因素问卷调查。结果儿童血铅水平(110.1±41.9)μg/L,铅中毒(血铅≥100μg/L)检出率为43.51%,各年龄组血铅水平无显著差异。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对儿童血铅水平发生显著影响因素依次是不勤洗手、经常吃膨化食品、偏(挑)食、不常补钙和锌及经常居室装修。结论不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是儿童铅中毒发生的高危因素。
田宏焦宏齐可民
关键词:铅中毒儿童高危因素流行病学
电阻抗法测量儿童体脂肪率正常参考值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为评估肥胖儿童体脂肪率 ,建立身体组成成分正常参考值而进行电阻抗测儿童体脂肪率正常参考值研究。方法 于 1999年对北京地区 4~ 18岁男、女健康儿童 112 9名采用电阻抗法测量体脂肪率 ,从对象中抽出肥胖度在 - 2 0 %以上 ,+2 0 %以下的为正常群组 ,根据其性别年龄别归纳出体脂肪率的平均值和标准差作为正常参考值。结果 正常人群组 889名 ,男 4 35名 ,女 4 5 4名。男童 9岁以前 ,随年龄增长 ,体脂肪率呈下降趋势 ,9~ 11岁和 15~ 17岁体脂肪率明显增加。女童体脂肪率总趋势是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男童体脂肪率在 5、6、9、10、15和 16岁时明显高于女童 ;女童体脂肪率在 13、14、17和 18岁时明显高于男童。结论 儿童体脂肪率有明显的年龄和性别差异 。
李时莲刘效兰张美和何俐明杨淑兰穆丽苑袁瑞玲焦宏
关键词:电阻抗法体脂肪率儿童参考值
160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阳性患儿病例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ies,ANCA)是针对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胞浆颗粒内的一些抗原成分形成的自身抗体。以乙醇固定的中性粒细胞为基质,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可将ANCA分为以粒细胞胞浆颗粒性荧光为主而细胞核无荧光的胞浆型ANCA(cANCA)和以丝带状围绕核周的平滑的或细颗粒型荧光的核周型ANCA(pANCA)两种类型。
孔晓慧焦宏陈曦王国亮
关键词: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阳性病例分析间接免疫荧光法患儿ANCA颗粒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