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燕云仲

作品数:9 被引量:82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污染
  • 4篇有机氯
  • 4篇有机氯农药
  • 3篇污染场地
  • 3篇黄淮
  • 3篇黄淮平原
  • 2篇生态风险
  • 2篇土壤
  • 2篇土壤中重金属
  • 2篇气中
  • 2篇重金
  • 2篇重金属
  • 2篇主成分
  • 2篇主成分分析
  • 1篇电容
  • 1篇电容器
  • 1篇多环芳烃
  • 1篇多氯联苯
  • 1篇液相
  • 1篇液相色谱

机构

  • 7篇中国环境科学...
  • 6篇辽宁工程技术...
  • 3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台州市环境科...

作者

  • 9篇燕云仲
  • 7篇薛南冬
  • 7篇周玲莉
  • 7篇李发生
  • 6篇杨兵
  • 5篇丛鑫
  • 5篇刘博
  • 3篇韩宝禄
  • 2篇龚道新
  • 1篇周丹丹
  • 1篇李慧颖
  • 1篇吴广龙
  • 1篇孟磊
  • 1篇陈宣宇
  • 1篇薛杨
  • 1篇谷庆宝
  • 1篇丁琼
  • 1篇张石磊

传媒

  • 2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环境科学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环境化学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第二届重金属...

年份

  • 3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污染土壤中六六六和DDT在温室中的分布特征及动态变化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应用PUF材料空气被动采样技术,研究了密闭温室条件下污染土壤中有机氯农药[DDT和六六六(HCH)]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向空气中扩散的规律。结果表明:土壤中∑HCHs和∑DDTs总量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空气中HCH和DDT浓度在20d时达到峰值,20d以后浓度逐渐降低。培养60d后,土壤中∑HCHs的浓度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加,0~2cm土层中∑HCHs的浓度(9.4±0.69)mg·kg-1显著低于6~8cm土层中的浓度(12.11±0.83)mg·kg-1;∑DDTs在土壤中浓度随土壤层次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温室条件下有机氯农药的异构体和降解产物的组成也发生一定变化,土壤中HCHs和DDTs在一定程度上被激活,温室条件也可能促进HCHs和DDTs的土-气交换过程;温室环境促进了p,p′-DDT和o,p′-DDT向p,p′-DDD和p,p′-DDE转化,从而增大DDT和HCH的环境风险。
韩宝禄薛南冬李发生周玲莉杨兵龚道新燕云仲
关键词:有机氯农药DDT被动采样温室
挖掘扰动下污染场地空气中有机氯农药分布及风险评价
污染场地在修复过程中,挖掘可能加速土壤中污染物向空气中释放,使环境中污染物浓度急剧上升,造成健康风险。本文以典型的有机氯农药污染场地为研究对象,应用被动采样监测装置对某有机氯农药污染场地及周边居民区空气中HCHs和DDT...
燕云仲
关键词:大气环境有机氯农药污染场地
黄淮平原农田土壤中重金属的分布、风险和来源研究
对224个黄淮平原农田表层土壤样品中7种重金属(AS、CD、CR、HG、NI、PB和ZN)浓度进行了调查,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其生态危害进行了评价,并用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对重金属来源进行了解析.结果表...
周玲莉薛南冬杨兵李发生丛鑫燕云仲刘博
关键词:重金属黄淮平原生态风险主成分分析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污染场地不同深度土壤有机-矿质复合体中有机氯农药的分布被引量:6
2012年
采用物理方法将某农药厂土壤分成4种粒径的有机-矿质复合体组分,粘粒、粉粒、细砂和粗砂,研究有机氯农药在土壤不同有机-矿质复合体组分中的分布特征及有机质含量对污染物质赋存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粉粒组分中污染物质六六六含量较高,粘粒组分中滴滴涕含量较高。粘粒和粉粒组分中污染物质的含量与相应的有机质含量间呈现显著相关关系,而在细砂和粗砂中这种相关性不显著。lgKoc值与污染物质含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与有机质的相关性分析结果相似。有机质可能是影响场地土壤有机氯农药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的结果可为污染场地的风险控制和环境修复提供基础依据。
丛鑫燕云仲薛杨谷庆宝
关键词:污染场地有机-矿质复合体有机氯农药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同时分析鸡粪中六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被引量:15
2014年
通过对样品预处理过程优化、提取剂与洗脱剂的筛选和检测色谱条件优化,建立了基于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分析鸡粪中6种氟喹诺酮类(FQs)的检测方法。该方法选用Mcllvaine-Na2EDTA缓冲液∶乙腈(1∶1,V/V)(pH=2)作为提取剂,超声提取时间15 min,经HLB固相柱净化,选用甲醇为洗脱剂,浓缩后用HPLC/FLD检测,采用乙腈/0.7%磷酸作为流动相。FQs在0.01~1.0 mg·kg-1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线性关系,R2为0.996 9~0.999 9。加标(浓度水平0.01、0.5、1.0 mg·kg-1干重)回收率达76.7%~106.7%,相对标准偏差0.7%~14.4%(n=4)。方法检出限为0.002~0.022 mg·kg-1,方法定量限为0.006 8~0.074 mg·kg-1。应用该方法对北京地区5个养鸡场内鸡粪样品中6种FQs进行分析,检出浓度为ND~1.13 mg·kg-1。
刘博薛南冬杨兵龚道新李发生张石磊周玲莉孟磊陈宣宇燕云仲
关键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
黄淮平原农田土壤中重金属的分布和来源被引量:16
2013年
对黄淮平原224个农田表层土壤样品中7种重金属(As、Cd、Cr、Hg、Ni、Pb和Zn)浓度进行了调查,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其生态危害进行了评价,并用相关性、逐步回归和主成分分析对重金属来源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农田土壤中7种重金属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1.8、0.17、79.0、0.04、35.3、25.3和73.8 mg·kg-1.与黄淮平原的土壤背景值相比,调查区域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处于低污染水平,这与重金属污染指数评价的结果一致.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评价结果显示,除Cd和Hg的污染存在中等潜在生态危害风险外,其他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轻微.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黄淮平原的农田土壤中Cr、Ni和Zn主要来自于工业烟尘沉降和化石燃料燃烧排放,As、Cd和Pb主要来自于污水灌溉,磷肥和有机肥的大量施用,而Hg可能来自于母质淋溶.
周玲莉薛南冬杨兵李发生丛鑫燕云仲刘博
关键词:重金属黄淮平原生态风险主成分分析
黄淮平原农田土壤中多环芳烃的分布、风险及来源被引量:27
2012年
对227个黄淮平原农田表层土壤样品中16种多环芳烃(PAHs)含量进行了调查,并对其致癌风险和来源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有15种PAHs被普遍检出,各单体检出率在23.3%~100%之间(苊烯未检出).土壤中PAHs总量(∑PAHs15)为33.44~1246μg/kg,平均值为152.4±166.2μg/kg,且以4环及4环以上PAHs为主,其中16.7%的样品中PAHs含量达到了污染水平(〉200μg/kg),与国内外其他地区相比,黄淮平原农田土壤中PAHs含量处于相对较低水平.黄淮平原农田土壤7种致癌性PAHs毒性当量浓度(TEQBap)占总毒性当量浓度的98.27%,其中苯并(a)芘(Bap)潜在致癌风险最大.同分异构体比值法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黄淮平原农田土壤中PAHs的主要来源是汽油、柴油高温燃烧、以及煤和秸秆燃烧.相关性分析表明有机质含量与∑PAHs15及PAHs单体含量具有显著相关性,表明有机质是影响PAHs在土壤中含量、空间分布及归趋的一个重要因素.
周玲莉薛南冬李发生韩宝禄丛鑫李慧颖燕云仲
关键词:多环芳烃农田土壤致癌风险土壤有机质
废旧电容器封存点土壤中的PCBs污染特征和健康风险评价被引量:8
2014年
以某废旧电容器封存点为例,研究了废旧电容器封存点土壤中PCBs的污染特征以及类二嗯英类PCBs的毒性风险,并应用健康风险模型评估了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方式下封存点土壤PCBs污染对人体的致癌和非致癌风险.结果表明:封存点0~30cm、30~100cm及200~250cm土壤中∑PCBs平均浓度分别达到6.23、19.3和1540mg·kg-1,并以3~4氯代PCBs为主.毒性当量结果表明,封存点∑WHO—TEQ最高达到457μg·kg-1,具有较高的毒性风险,其中PCBl26是封存点土壤中总TEQ的主要贡献者.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在居民用地方式下,多种暴露途径导致的儿童及成人的累积非致癌风险(0.927~1760)几乎都超过可接受非致癌风险水平,其中儿童为最敏感受体.工业用地方式下,除表土以外,工人的累积非致癌风险均超过了可接受水平.居住和工业用地方式下土壤中PCBs的总致癌风险均超过了可接受风险水平(10-6~10-5).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对于所有人群,经口暴露的致癌和非致癌风险都最大.
周玲莉吴广龙薛南冬杨兵李发生丁琼周丹丹燕云仲刘博韩宝禄
关键词:多氯联苯电容器污染特征
挖掘扰动对污染场地空气中六六六、滴滴涕分布的影响被引量:8
2014年
以某废弃有机氯农药厂污染场地的修复过程为对象,应用被动空气采样技术研究了挖掘扰动对污染场地及周边区域空气中ρ(HCHs)(HCHs为六六六)、ρ(DDTs)(DDTs为滴滴涕)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挖掘扰动过程中污染场地及周边空气中ρ(HCHs)和ρ(DDTs)显著增加,其中污染场地挖掘区空气中ρ(HCHs)和ρ(DDTs)抬升最大,ρ(HCHs)为23.36-494.39 ng/m^3,平均值为(141.54±114.54)ng/m^3;ρ(DDTs)为14.78-539.09ng/m^3,平均值为(201.69±143.88)ng/m^3.居民区空气中ρ(HCHs)和ρ(DDTs)抬升最小,ρ(HCHs)为(4.36-29.00 ng/m^3),平均值为(13.59±7.75)ng/m^3;ρ(DDTs)为3.03-42.88 ng/m^3,平均值为(13.37±11.53)ng/m^3.挖掘扰动增强了空气流动,使空气中扬尘增加,从而改变了空气中污染物单体的组成比例,其中β-HCH、δ-HCH、o,p'-DDT、p,p'-DDT所占比例升高,而其余单体所占比例降低.空气中污染物ρ(HCHs)和ρ(DDTs)与温度呈正相关,与风速呈负相关.因此,在对该类污染场地修复过程中,应该尽量避免在高温或强对流气候条件下挖掘施工,施工时应减少扬尘,以降低二次污染风险.
燕云仲薛南冬周玲莉丛鑫李发生杨兵刘博
关键词:有机氯农药污染场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