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万山
- 作品数:67 被引量:268H指数:8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 BMP12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瞬时表达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 以骨形态发生蛋白 1 2 (BMP1 2 )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分化为肌腱细胞的可行性。方法 将携带有BMP1 2基因的质粒pEGFP C1 ,采用电穿法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转染后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蛋白 (GFP)表达情况。结果 转染后 6h可见细胞内有GFP表达 ,1 2h后达高峰 ,持续约 3天 ,其后有些细胞荧光开始减退。结论 BMP1 2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内有GFP表达 ,提示细胞转染成功 。
- 王启伟王万山朴英杰
-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基因转染绿色荧光蛋白
- 辅酶Q的生物合成及其最新进展
- 2016年
- 辅酶Q是线粒体电子传递链的重要组成成分,它介导电子从复合物I和复合物II传递到复合物III。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辅酶Q在其他方面的功能逐渐被发现,促进了其作为药品和保健品的广泛应用。对于辅酶Q的生物合成途径,从低等到高等真核生物都是高度保守的,以在简单真核生物酵母中的研究尤为清晰。辅酶Q的生物合成包含多个步骤,多数参与基因已被发现,但有些基因功能还未知。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辅酶Q生物合成的最新进展,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帮助。
- 崔铁忠卢康荣李银霞王万山
- 关键词:辅酶Q线粒体抗氧化剂电子传递链
- 基因工程动物与现代比较医学研究被引量:5
- 2006年
- 比较医学(Comparative Medicine)是对不同种动物(包括人)之健康和疾病现象进行类比研究的科学。其目的是比较研究人和动物各种生命现象,探索生命的普遍规律,从而得以揭示人类各种生命现象的独特规律。早期的比较医学研究主要是把动物和人加以对比研究,著名的有血液循环、牛痘预防天花、狂犬疫苗的发现:近代比较医学主要是应用人工培育的各种实验动物(包括近交系、免疫缺陷以及无菌及悉生动物)建立各种模拟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来进行研究。
- 顾为望刘光泽王万山
- 关键词:实验动物基因工程生命现象人类疾病血液循环
- FMMU白化豚鼠免疫学特性及作为感染性疾病模型的研究
- FMMU白化豚鼠是第一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培育的封闭群新品系,
为研究其免疫学特性,我们测定了FMMU白化豚鼠和普通花色豚鼠的基
本免疫学指标。通过建立三种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初步...
- 王万山
- 文献传递
- 大鼠坐骨神经再生过程中的神经元轴突自噬作用
- 2004年
- 目的:探讨大鼠坐骨神经变性轴突清除中的自噬作用。方法:横切大鼠坐骨神经制作wallerian变性模型,造模后不同时间点取远断端组织行电镜结构观察和酸性磷酸酶(AcPase)活性检测。结果:坐骨神经横切后轴突发生变性,主要变化为术后第5h~2d轴质肿胀,轴突与髓鞘分离,术后第4d轴质浓缩,轴突与髓鞘完全分离形成游离轴突体。术后初期变性轴突主要形成大小不等的空泡,后期轴突与髓鞘完全分离并形成较大的游离轴突体,轴突体外包一层轴突膜是神经元细胞膜的延续,轴突体轴质浓缩,含大量各级自噬泡和纵横交错的神经丝、微管和微丝。经酸性磷酸酶(AcPase)染色证实自噬泡均呈AcPase阳性,第7d后轴突体被降解吸收,形成的空腔内偶见巨噬细胞。结论:大鼠坐骨神经再生过程中变性轴突的清除主要靠轴突自身的自噬和施万细胞吞噬机制,而巨噬细胞只起辅助作用。
- 朴仲贤王万山徐锡金王启伟韩明虎朴英杰
- 关键词:神经元轴突髓鞘坐骨神经再生自噬作用胞吞
- 苹果酸舒尼替尼对人结肠癌细胞株LoVo的增殖抑制作用
- 2010年
- 目的探讨苹果酸舒尼替尼体外对结肠癌LoVo细胞的生长抑制及诱导凋亡的作用。方法利用四亚基噻唑蓝(MTT)法和台盼蓝拒染法观察苹果酸舒尼替尼对结肠癌LoVo细胞生长抑制作用。应用流式细胞仪、电子显微镜检测苹果酸舒尼替尼诱导LoVo细胞的凋亡作用。结果 MTT结果显示苹果酸舒尼替尼在(2.5~20μM)的浓度范围内对结肠癌LoVo细胞的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生长曲线结果显示各个浓度的药物对LoVo细胞的抑制作用呈时间依赖性。流式细胞仪可以观察到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见到典型的早期凋亡形态学表现。结论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苹果酸舒尼替尼可以抑制LoVo细胞的生长,并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效应。其抗肿瘤的特性与引起肿瘤细胞的凋亡有关。
- 卢康荣周娅杜玮王万山
- 关键词:苹果酸舒尼替尼凋亡结肠癌LOVO细胞
- 恒河猴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及其端粒酶活性
- 2004年
- 目的 :建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SCs)的培养方法 ,并检测其细胞周期及端粒酶活性。方法 :无菌抽取恒河猴胫骨骨髓 ,采用贴壁筛选法分离、培养骨髓MSCs;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其端粒酶活性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结果 :培养的骨髓MSCs呈梭形 ,平行排列或成集落 ;细胞端粒酶活性呈阳性反应 ;细胞周期中G1、S、G2期的细胞所占百分比分别为 89.5 %、7.8%、7.7%。结论 :培养的骨髓间MSCs处于未分化阶段 ,具有较强的增殖能力。
- 王启伟王万山路艳蒙朴英杰
- 关键词:端粒酶流式细胞仪恒河猴密度梯度离心法
- 广州市某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54
- 2012年
- 目的分析广州市某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HUA)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以2010年10月-2011年12月在广州某医院体检中心参加体检的各类人员为研究对象,共8302名,其中男5136名,女性3166名。体检内容包括: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血压、心率、血常规、生化指标等,并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和腰臀比。应用SAS 9.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组间差异采用卡方检验,HUA危险因素分析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HUA患病率为35.68%,其中男性为46.83%,女性为17.59%,男性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P<0.0001)。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BMI、高血压、腰臀比、甘油三酯、LDL、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肌酐、尿素氮等10个因素与HUA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高血压、腰臀比、高甘油三酯血症、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肌酐、尿素氮是HUA的危险因素,其中年龄和性别呈负相关,OR值分别为0.991和0.660。结论广州市某体检人群HUA的患病率较高,BMI、高血压、腰臀比、高甘油三酯血症、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肌酐、尿素氮可能是HUA的危险因素,年龄和性别可能是其保护因素。
- 马文峰陈锦华王万山周娅俞守义
-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体检患病率
- 施万细胞复合人发角蛋白模拟微重力条件培养构建组织工程化神经
- 2008年
- 目的利用旋转式细胞培养系统模拟微重力条件体外构建人发角蛋白组织工程化神经。方法从乳鼠坐骨神经分离培养施万细胞,将传代施万细胞与人发角蛋白(HHK)在旋转式细胞培养系统内联合培养,分别在倒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观察施万细胞与HHK的相容性,评价体外构建效果。结果施万细胞分离培养成功,纯度达97%。联合培养后施万细胞在光镜下呈单层或多层贴附于HHK支架表面。扫描电镜下呈细长梭形,生长方向与HHK细丝长轴相一致,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其贴附程度加强,数量增加。结论在旋转式培养系统下施万细胞与HHK具有良好的粘附性和相容性,体外构建HHK组织工程化神经初步成功。
- 王万山王格卢康荣顾为望朴英杰
- 关键词:人发角蛋白施万细胞
- 西藏小型猪的线粒体DNA控制区分析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研究西藏小型猪的遗传标记以及与其他国内地方猪的亲缘关系。方法扩增102头西藏小型猪以及16头巴马小型猪、17头贵州香猪的线粒体DNA控制区,测序并与国内其他猪进行比较。结果西藏小型猪线粒体DNAD-loop区分三个区域。串联重复序列区处于中间位置,包含有15~29个10 bp的重复片段,分为A、B两种类型。D-loop 3′端340 bp,与国内其他猪的序列相同比较保守;5′端704 bp,共有22个变异位点。由22个变异位点中归纳出25个单倍型,其中有两种主要的单倍型,分别占34.4%和36.6%。根据三个转换位点:305、500、691,将西藏小型猪分成了两组,几乎与串联重复序列所分的A、B两组类型相对应。与西藏小型猪相比,巴马小型猪和贵州香猪D-loop 5′端变异位点较少,分别只有4种和2种单倍型,串联重复区也只有一个类型。结论西藏小型猪可能有两个母系祖先并且与我国西南地区的品种猪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不同的串联重复片段类型和5′端的变异位点可以联合组建西藏小型猪的遗传标记。
- 李洪涛吴清洪肖东袁进王万山张嘉宁李金泽张建明顾为望
- 关键词:西藏小型猪线粒体DNA控制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