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勇

作品数:8 被引量:62H指数:4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333”工程基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栓塞
  • 3篇综合征
  • 3篇静脉
  • 3篇化疗
  • 2篇血管
  • 2篇血管腔
  • 2篇血管腔内
  • 2篇腔内
  • 2篇微波
  • 2篇微波消融
  • 2篇消融
  • 2篇化疗栓塞
  • 2篇管腔
  • 2篇肝癌
  • 2篇肝静脉
  • 2篇布加综合征
  • 1篇蛋白
  • 1篇蛋白类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类

机构

  • 8篇徐州医学院附...

作者

  • 8篇徐浩
  • 8篇王勇
  • 7篇祖茂衡
  • 6篇许伟
  • 5篇顾玉明
  • 5篇张庆桥
  • 3篇万豪光
  • 3篇王文亮
  • 3篇高志康
  • 2篇魏宁
  • 2篇肖晋昌
  • 2篇神斌
  • 1篇王小龙
  • 1篇鹿皎
  • 1篇吴猛
  • 1篇崔艳峰
  • 1篇刘洪涛
  • 1篇王兴田
  • 1篇王慧

传媒

  • 2篇中华肝胆外科...
  • 2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第十届中国介...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内皮祖细胞捕获支架防治犬肝静脉再狭窄的实验研究
2010年
目的观察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progenitorcells,EPCs)捕获支架置入预防犬肝静脉支架内再狭窄的效果。方法家犬24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12只,每组再分为2个亚组各6只。实验组置入EPCs捕获支架,对照组直接置入支架。术后第1周每组处死一个亚组动物,取部分支架内组织用于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术后第8周行肝静脉造影复查,处死剩余动物,然后取支架内及邻近支架肝静脉血管组织织用于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术后第1周,通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支架腔面内皮化程度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第8周肝静脉造影复查,实验组支架开放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t=20,P<0.01);光学显微镜观察实验组平均新生内膜厚度、平均新生内膜面积、平均百分狭窄面积均显著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6.08、4.50和5.52,P<0.01)。结论 EPCs捕获支架可以促进肝静脉支架腔面的血管内皮生长,预防再狭窄。
王勇张庆桥祖茂衡徐浩
关键词:内皮祖细胞肝静脉闭塞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癌破裂出血10例分析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分析我院2007~2011年10例肝癌破裂出血患者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的疗效.结果:自发性肝癌破裂出血10例,均为活动性出血,一次介...
王勇祖茂衡徐浩许伟
1300例Budd-Chiari综合征介入治疗并发症分析
目的:探讨Budd—Chiari综合征(BCS)介入治疗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1990~2010年接受介入治疗的BCS患者共1300例,其中腔静脉阻塞型670例、肝静脉阻塞型190例、混合型440例...
顾玉明肖晋昌高志康王勇祖茂衡徐浩张庆桥魏宁许伟崔艳峰刘洪涛王文亮
关键词:BUDD-CHIARI综合征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预防措施
血管腔内治疗布加综合征合并下腔静脉血栓的中长期疗效随访被引量:15
2013年
目的评价血管腔内治疗布加综合征(BCS)合并下腔静脉血栓的中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45例BCS合并下腔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145例中,男89例,女56例,年龄15~81岁,平均(48.6±12.3)岁。全部患者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下腔静脉造影和下腔静脉血栓抽吸检查确诊。其中新鲜血栓71例,混合血栓36例,陈旧血栓38例。采用血栓抽吸、经导管尿激酶溶栓、球囊扩张和(或)支架置入治疗。术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随访,使用Kaplan—Meier曲线计算首次及再次通畅率,并对再闭塞的因素进行Cox回归分析。结果血管腔内治疗成功率98.6%(143/145),并发症发生率4.8%(7/145)。143例患者中125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32个月,平均(55.9±36.7)个月。随访期间死亡3例,再闭塞16例,其中12例经再次血管腔内治疗成功。1、5、10年首次通畅率分别为96.3%、84%和64.6%;再次通畅率分别为99%、96.1%和91.3%。多因素分析显示,下腔静脉节段闭塞和抗凝治疗时间≤6个月为预测再闭塞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管腔内治疗BCS合并下腔静脉血栓可获得较好的中长期疗效。
神斌张庆桥徐浩祖茂衡顾玉明魏宁许伟王文亮高志康王勇
关键词:布加综合征下腔静脉血栓血管腔内治疗
超声造影引导下微波消融联合TACE治疗肝转移瘤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引导下微波消融联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在治疗肝转移瘤的价值与疗效。方法转移性肝癌患者50例,单纯TACE组25例,微波消融联合TACE组25例,分析两组疗效。结果单纯TACE组CR 3例,PR 11例,SD 6例,PD 5例,缓解率为56%;TACE联合经皮微波凝固治疗(PMCT)联合组CR 7例,PR 15例,SD 2例,PD 1例,缓解率88%,两组缓解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CD3、CD4、CD16CD56、CD3CD56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PMCT联合TACE治疗肝转移瘤能提高疗效。
许伟顾玉明王兴田徐浩鹿皎祖茂衡张庆桥王勇万豪光
关键词:肝转移瘤化疗栓塞超声造影经皮微波凝固
血管腔内技术制备犬肝静脉阻塞布加综合征模型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血管腔内技术制备犬肝静脉阻塞布加综合征(BCS)模型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24只犬随机分为实验组(n=18)和对照组(n=6)。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经右颈外静脉送入球囊导管至靶肝静脉(肝左、中静脉共干支),充盈球囊完全阻断血管。实验组经球囊导管端孔注入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NBCA)-超液化碘油混合液3-5ml;对照组注入等量生理盐水。动态观察靶肝静脉阻塞后不同时间段肝功能、门静脉压力、靶肝静脉及其引流区肝组织结构的变化。结果建模成功率100%,两组均无肺栓塞、死亡等严重并发症。实验组术后第4、6、8周丙氨酸转氨酶分别为(52.5±12.5)U/L、(61.3±5.7)U/L、(38.6±9.4)U/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前白蛋白分别为(0.18±0.04)g/L、(0.22±0.02)g/L、(0.19±0.06)g/L,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术后第4周肝静脉均通畅。实验组术后第4、6、8周肝左、中静脉共干支完全闭塞。其引流区肝组织肿胀,分别呈淡红色、暗红色、暗黑色。实验组术后第4周光镜下肝细胞淤血、水肿,肝静脉壁炎性细胞浸润。术后第6周肝细胞水肿严重,肝静脉内膜、中膜增厚。术后第8周肝细胞萎缩、坏死,肝静脉壁内膜明显增厚、中膜弹性纤维大量增生。结论血管腔内技术是制备肝静脉阻塞BCS动物模型安全、有效的方法。
王小龙张庆桥吴猛神斌徐浩肖晋昌王勇高志康王文亮
关键词:动物布加综合征肝静脉
GP73和AFP单项与联合诊断对原发性肝癌诊断应用的Meta分析被引量:20
2014年
目的系统评价AFP、GP73单项检测,GP73和AFP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Meta分析。检索PubMed、西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自建库至2013年6月国内外发表的关于AFP、GP73单项检测,GP73和AFP联合检测原发性肝癌诊断性实验的文献,同时手检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并按纳人标准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同时根据诊断性研究的质量表(QUADAS)评价符合纳人标准的文献质量,通过Meta分析合并诊断效应量及绘制综合受试者工作曲线(SROC)。统计分析AFP、GP73,GP73联合和AFP检测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敏感度、特异度、诊断性试验比值比(DOR)及95%可信区间。结果共纳入符合标准的中英文文献27篇。AFP汇总的敏感度、特异度、DOR及95%可信区间分别为0.58(0.56~0.60)、0.85(0.84~0.87)、12.57(8.60~18.36).GP73为0.76(0.74~0.77)、0.82(0.81~0.83)、19.14(13.70~26.75),GP73币口AFP联合为0.86(0.84~0.88)、0.80(0.78~0.82)、40.60(28.49~57.87)。AFP、GP73单项检测,GP73和AFP联合检测的汇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71、0.8812和0.9294,Z检验比较AFP、GP73单项检测的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FP、GP73分别与GP73和AFP联合检测的AU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FP、GP73单项检测在诊断原发性肝癌时均具有较好的准确性,但GP73和AFP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肝癌诊断的准确性,能有效避免一些AFP阴性漏检病例。(手华检验医学杂志,2014,37:378-382)
万豪光徐浩顾玉明王慧许伟祖茂衡王勇宗迎迎
关键词:膜蛋白质类甲胎蛋白类肿瘤标记META分析
经导管化疗栓塞联合经皮微波消融治疗中晚期肝癌64例的预后分析被引量:17
2014年
目的探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经皮微波消融术(MWA)治疗中晚期肝癌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2011年1月—2012年7月,64例中晚期肝癌患者行TACE联合MWA治疗,收集14项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作回顾性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模型及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 64例中晚期肝癌患者治疗后1、1.5、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5.8%、48.4%、33.9%。单因素分析及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肿瘤数目、门静脉癌栓、血清AFP值、肿瘤期别、服用索拉菲尼等6项因素与预后有关。结论肿瘤大小、肿瘤数目、门静脉癌栓、血清AFP值、肿瘤期别是影响介入综合治疗预后的危险因素,服用索拉菲尼是影响预后的保护性因素。
万豪光许伟徐浩顾玉明祖茂衡王勇宗迎迎
关键词:化疗栓塞微波消融预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