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勇

作品数:540 被引量:782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油科技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化学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30篇专利
  • 162篇期刊文章
  • 31篇会议论文
  • 5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9篇石油与天然气...
  • 32篇天文地球
  • 23篇化学工程
  • 14篇经济管理
  • 14篇自动化与计算...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电气工程
  • 5篇医药卫生
  • 3篇机械工程
  • 3篇文化科学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建筑科学
  • 2篇理学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09篇注水
  • 82篇油田
  • 80篇水井
  • 74篇注水井
  • 56篇酸化
  • 48篇储层
  • 40篇增注
  • 40篇气田
  • 35篇油藏
  • 31篇地层
  • 30篇低渗
  • 29篇堵剂
  • 23篇酸化施工
  • 22篇管柱
  • 21篇酸液
  • 20篇低渗透
  • 20篇气藏
  • 20篇降压增注
  • 17篇暂堵
  • 14篇油管

机构

  • 528篇中国石油天然...
  • 23篇西南石油大学
  • 17篇中国石油
  • 10篇低渗透油气田...
  • 6篇中国石油大学...
  • 5篇成都理工大学
  • 5篇长江大学
  • 5篇西安石油大学
  • 5篇中国石油大学...
  • 4篇西北大学
  • 4篇中国寰球工程...
  • 3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复旦大学
  • 2篇中国石油集团...
  • 2篇中国石油西南...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河南理工大学
  • 1篇西南石油学院
  • 1篇西安建筑科技...

作者

  • 528篇王勇
  • 164篇陆小兵
  • 139篇隋蕾
  • 135篇张随望
  • 127篇王尔珍
  • 123篇邓志颖
  • 106篇宋昭杰
  • 84篇姚斌
  • 52篇王俊涛
  • 50篇何汝贤
  • 47篇王薇
  • 42篇姬振宁
  • 42篇陆红军
  • 39篇王守虎
  • 24篇杨玲智
  • 24篇唐泽玮
  • 22篇王晓娥
  • 21篇慕立俊
  • 21篇邵东波
  • 17篇于九政

传媒

  • 8篇新疆石油地质
  • 7篇天然气工业
  • 7篇油气田地面工...
  • 6篇天然气地球科...
  • 6篇石油天然气学...
  • 5篇石化技术
  • 5篇当代化工
  • 5篇低渗透油气田
  • 5篇石油规划设计
  • 5篇石油化工应用
  • 4篇中国石油和化...
  • 4篇西南石油大学...
  • 3篇计算机光盘软...
  • 3篇钻采工艺
  • 3篇石油勘探与开...
  • 2篇化工管理
  • 2篇应用化工
  • 2篇大庆石油地质...
  • 2篇现代地质
  • 2篇石油化工设备

年份

  • 15篇2023
  • 30篇2022
  • 41篇2021
  • 52篇2020
  • 47篇2019
  • 42篇2018
  • 36篇2017
  • 27篇2016
  • 49篇2015
  • 33篇2014
  • 37篇2013
  • 22篇2012
  • 17篇2011
  • 17篇2010
  • 12篇2009
  • 3篇2008
  • 6篇2007
  • 9篇2006
  • 8篇2005
  • 2篇2004
5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油田污水处理罐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油田污水处理罐,包括:罐体、搅拌电机、搅拌轴、搅拌叶、气泵和外部送气管,其中,所述罐体顶部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气口,所述罐体的底部设置有出液口和进气口;所述搅拌电机设置在所述罐体外侧,所述搅拌轴和所述...
徐海霞段吉彬王勇罗佳丰刘东旭徐经石富强陈小凯刘军严庹维志王鹏钟婷兰美丽刘宇
文献传递
扩大酸液有效作用距离的降滤失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扩大酸液有效作用距离的降滤失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降滤失剂的原料组成包括:3.0%‑5.0%的磺化酚醛树脂,5.0%‑8.0%的淀粉类增粘剂,5.0%‑8.0%的抗温抗盐剂,10.0%‑12.0%的助剂...
王勇张随望姚斌陆小兵邓志颖王尔珍隋蕾许宝印
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奥陶系马家沟组气水分布及成因被引量:15
2016年
基于地质背景和储集层特征分析,利用构造、沉积、成岩、古地貌及物性测试、压汞实验、测井、岩心观察等资料,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分析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下古生界马家沟组五段碳酸盐岩气藏气、水分布特征及主控因素。研究区马五段气、水分布规律比较复杂,主要表现为:平面上气层全区均匀分布,水层则零散且小面积集中,呈现出不连续的分布特征;纵向上不存在气、水互层的现象,成为气藏高效合理开发的难点。气水分布宏观上主要受古地貌与成岩作用控制,微观上主要受储集层的孔喉结构、连通性及源储间输导关系控制,天然气多聚集在岩溶斜坡上的古沟槽周边和缓丘部位,这些地区储集层物性较好,孔喉连通性好,源储之间没有铝土岩隔挡,利于天然气充注成藏。
于红岩魏丽秦晓艳王震亮程昊王爱国王东旭冯强汉兰义飞王勇
关键词:碳酸盐岩气藏气水分布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
长庆超低渗储层注水井用油溶性分流剂的性能与应用评价被引量:1
2020年
由于受沉积韵律、储层物性、非均质性等影响,长庆油田每年吸水不均井占比超35%,严重影响生产井组动态。针对以上问题,以姬塬油田超低渗储层为研究对象,自主研发了一种适合近井地带剖面调整的油溶性分流剂WS-2,室内测试了其溶解性、耐温性、分散性、粒度、封堵效率和解堵性能,并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表明,分流剂WS-2在酸溶液和水中均不溶而易溶于煤油,软化点在120℃左右,粒径30数100 um。WS-2分散性能好、遇携带液呈悬浮状,便于注入地层,对岩心的封堵效率在90%以上,可满足现场应用。针对尖峰状和指状吸水不均井使用油溶性分流剂WS-2,平均吸水厚度增加2.5 m,平均水驱动用程度提高8%,3个月后生产井组动态稳定,达到了注水井剖面调整的目的。油溶性分流剂WS-2在同类的油藏中具有推广使用的前景。图6表3参14。
王尔珍邓志颖邓志颖马国伟张随望陆小兵王勇
关键词:吸水剖面
一种用于砂岩储层复合酸压的主体酸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砂岩储层复合酸压的主体酸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主体酸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备得到:盐酸35%~40%;氢氟酸8%~10%;氟硼酸5%~8%;螯合剂7%~9%;酸液稳定剂7%~9%;缓蚀剂1.5%~2%;...
邓志颖张随望王勇隋蕾王尔珍宋昭杰陆小兵何汝贤
文献传递
长输原油管道工艺分析
2013年
为了满足工程需要,油气管道在进行设计时,需要进行惹急及水力分析。经分析,在文章工况条件下,选择DN150管道,80℃加热炉温度能满足压力及温度要求。经核算紧急关阀时水击压力不超标,最大停输时间为4小时20分钟。
王勇
关键词:输油管道
UNIPOL工艺聚乙烯装置反应器分布板堵塞原因分析被引量:7
2018年
大型化工生产装置连续平稳运行对工厂的安全和效益至关重要,优化操作、技术改进是实现装置长周期运行的关键因素。现在国内大型化工企业一般是3年进行一次小规模检修,5年进行一次大规模检修,因此一套装置若能连续运行3年就不必为长周期生产担忧,但大多数装置无法实现,因此研究装置如何实现长周期生产很有实际意义。
王勇石一刚王婷婷陈岩丁炜韩国昊
关键词:聚乙烯反应器分布板
苏里格气田东区南部上古生界水平井地质导向技术方法与应用被引量:11
2013年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东区南部中二叠统下石盒子组盒8段气藏非均质性强、储层较薄,地质条件复杂,上古生界气层单层厚度仅2.0~5.0m左右。因此,水平井地质导向技术对水平井有效开发尤为关键。根据苏东南中二叠统下石盒子组盒8段气藏地质特征,通过充分应用邻井和现场录井资料,形成了一套适合该区盒8段气藏"导眼法"与"沉积相法"相结合的综合水平井地质导向方法,合理分析气层空间展布形态,从而做出现场准确解释和决策。在该区盒8段气藏首次应用水平井开发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费世祥王勇王勇安志伟安志伟薛云龙
关键词:水平井地质导向
油位计
本公开公开了一种油位计,属于油浸式电气设备技术领域。油位计包括油管、浮子、磁铁、温度计、磁性液位计和压力释放阀;浮子可滑动的设置在油管中,磁铁固定设置在浮子上;油管的第一端设有用于与油浸式电气设备连接的连接部,压力释放阀...
程启忠董新文王庆刘学萌柯昌红朱修桥王勇王承君刘伟潘海涛张惠玲黄建国向青松何静田金生
库车坳陷大北1气藏白垩系储层裂缝发育规律被引量:12
2012年
为了搞清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大北1气藏白垩系储层裂缝发育规律,以便为该气藏后续井位部署、完井酸化压裂以及建立裂缝和基质统一的三维非均质地质模型提供依据和参数,通过对该气藏单井岩心裂缝的观察描述、镜下薄片和成像测井资料的分析统计,运用系列经验公式计算求取了单井裂缝密度、开度、裂缝孔隙度、裂缝渗透率等表征大北1气藏白垩系储层裂缝发育情况的参数;并在此基础上,从气藏地层厚度与裂缝发育程度的关系,岩相、沉积微相与裂缝发育程度关系,以及构造角度与裂缝发育程度的关系等方面分析了影响裂缝发育的控制因素。最后得出结论:大北1气藏白垩系储层裂缝在粒度较细的薄砂层、构造角度大的部位中比较发育。
李世川成荣红王勇刘玉艳徐文圣
关键词:裂缝发育线密度
共5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