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宗祥
- 作品数:7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天文地球更多>>
- 我国东部沿海菲律宾蛤感染派琴虫流行病学调查与种类鉴定
- 究选择在我国养殖范围较广的菲律宾蛤作为研究对象,在成功建立派琴虫休眠孢子液体巯基醋酸盐培养基培养(RFTM)的基础上,通过设计引物和TaqMan探针,建立了派琴虫通用的TaqMan荧光PCR检测方法。以RFTM培养方法为...
- 吴绍强王彩霞刘建李海艳许遐王宗祥林祥梅
- 文献传递
- 中国沿海养殖牡蛎尼氏单孢子虫感染情况调查被引量:2
- 2011年
- 单孢子虫病是严重危害世界贝类养殖业的主要疫病之一。本研究选取中国沿海养殖的牡蛎作为研究对象,采用OIE推荐的PCR方法结合测序技术,对采自中国沿海4个监测点养殖牡蛎的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这些监测点养殖的牡蛎均不同程度感染了单孢子虫。经PCR测序及序列分析表明感染种类均为尼尔森单孢子虫(Haplosporidium nelsoni)。
- 王宗祥吴绍强杨晓野
- 关键词:单孢子虫PCR测序
- 贝类派琴虫原位杂交检测技术研究
- 派琴虫病(Perkinsosis)是严重危害全球贝类养殖业的主要疫病,也是进出口贝类产品贸易中的重要检疫性疫病,目前,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雷氏液体巯基醋酸盐培养基(RFTM)培养法作为派琴虫(Perkinsus)...
- 王宗祥
- 关键词:原位杂交检测
- 文献传递
- 我国东部沿海菲律宾蛤感染派琴虫流行病学调查与种类鉴定
- 本研究选择在我国养殖范围较广的菲律宾蛤作为研究对象,在成功建立派琴虫休眠孢子液体巯基醋酸盐培养基培养(RFTM)的基础上,通过设计引物和TaqMan探针,建立了派琴虫通用的TaqMan荧光PCR检测方法。以RFTM培养方...
- 吴绍强王彩霞刘建李海艳许遐王宗祥林祥梅
- 关键词:荧光定量PCR流行病学调查
- 文献传递
- 贝类派琴虫原位杂交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 2014年
- 本研究选择派琴虫特异性引物PerkITS85和PerkITS750的PCR扩增产物进行地高辛标记制备探针,探索建立了派琴虫的组织切片原位杂交检测方法,并应用该方法检测我国黄海海域采集的贝类样品。研究结果表明,PerkITS85和PerkITS750的PCR扩增产物大小为673bp,利用随机引物扩增法制备的派琴虫地高辛标记探针特异性好,与包纳米虫和尼氏单孢子虫均无交叉反应。以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推荐的瑞氏液体羟基乙酸盐(RFTM)培养法为金标准对本研究建立的原位杂交检测方法进行评价,其诊断敏感性(Dse)为90.9%,诊断特异性(Dsp)为100%。实际检测应用表明本研究所建立的派琴虫原位杂交检测方法是一种有效的派琴虫检测方法,可以应用于派琴虫病的检测。
- 王彩霞冯春燕袁向芬邓俊花王宗祥吴绍强
- 关键词:贝类原位杂交
- 贝类马尔太虫病研究进展
- 2010年
- 马尔太虫病是严重危害世界贝类养殖业的主要疾病,为OIE规定的必报贝类寄生虫病之一。我国贝类养殖及出口数量世界第一,相关流行病学及调查研究却很少。本文从病原分类学、形态学、流行病学、病理学、检测方法等方面,系统地阐述了贝类马尔太虫病的研究进展,以为本病研究及防控所借鉴。
- 王宗祥杨晓野吴绍强
- 关键词:流行病学
- 我国东部沿海贝类寄生虫病检测技术研究与监测
- 以OIE法定上报影响世界贝类养殖业发展的派琴虫、包拉米虫、马尔太虫等主要寄生虫病为对象,研究建立了贝类寄生虫病检测技术,并对我国东部沿海养殖的贝类进行调查。
- 吴绍强王彩霞林祥梅冯春燕刘建李海艳许遐王宗祥李晓菲
- 关键词:贝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