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广福
- 作品数:8 被引量:54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核科学技术历史地理更多>>
- 我国核爆炸地震观测和地震侦察工作回顾
- <正>20世纪40年代,美、苏相继爆炸了原子弹,进而又进行了氢弹试验。为了发展核武器,必须进行一系列核爆炸试验。早期核爆炸试验都是在空中进行的。这种试验方法技术简单,易于掌握,试验成本低,效果直观,爆炸威力(当量)易于估...
- 王广福
- 文献传递
- 1683-1949年中国地磁测量、地磁图和地磁模型的总考评与研究
- 本文全面系统回顾考察了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地磁测量、地磁图和地磁模型研究概况:主要介绍中国人独立进行的地磁测量;评述了1932年山东半岛地磁图,1915.0和1936.0年中国(部分地区)地磁图;1945.0年东亚地磁图;...
- 安振昌彭丰林刘少华王广福
- 关键词:地磁测量数据处理
- 文献传递
- 大动态、宽频带、三分量数字海底地震仪OBS863-1的研制
- 1996年国家863计划海洋领域正式起动.我们承担了“海洋岩石层三维地震成像技术”研究课题,为完成课题规定之任务,研制出OBS863—1型海底地震仪和性能与之相同、可用于陆上观测的Land863—1型地震仪.OBS863...
- 刘福田王广福徐礼国冉崇荣邵安民
- 关键词:海底地震仪
- 海域地形地貌与地质构造的探测技术
- 王光宇金翔龙赵金海吴金龙刘福田王权王广福林宗坚张志荣吕文正杨胜雄钱鑫炎包更生王洪法高金耀关永贤吴能友吴新林孟宪伟张德玉刘保华王复元李志民伍忠良徐峰刘建华李毓麟晁定波
- 专题紧紧围绕为维护海洋权益、海域划界的迫切需要,以海洋高新技术为先导,以多波束系统全覆盖高精度探测技术、深拖系统侧扫和视象技术、双船地震地壳探测技术的突破为重点,研究海底地形地貌的全覆盖高精度探测技术,沉积物来源、厚度与...
- 关键词:
- 关键词:地质构造
- 中国海底地球物理探测仪器的新进展被引量:14
- 2004年
- 获取海底的地球物理信息,需要采用综合的地球物理探测方法。但在我国由于技术原因,电磁法、核放射性法和天然地震法等,长期未能进入海洋勘查领域。其难点表现为,这些方法所用的探测仪必需下沉至海底进行测量。与陆上仪器的不同点在于,水下仪器需解决密封承压、拖曳行进以及投放与回收等关键技术。“九五”期间,中国海洋物探仪器的研制取得突破。五分量海底大地电磁仪、海洋拖曳式多道丫射线能谱仪和宽频带大动态三分量数字记录海底地震仪等先进的探测仪器相继研制成功,并投入了试验。首批采集数据显示,所有仪器均达到设计目标。海洋探测已有了新的技术支撑点。
- 邓明侯胜利王广福邱开林熊玉珍张启升
- 关键词:海底地震仪地球物理探测海洋探测三分量物探仪器
- 高频微功耗海底地震仪研制被引量:36
- 2003年
- 介绍了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自主研制的用于深水油气地球物理勘探的高频微功耗海底地震仪研制情况 .高频海底地震仪的仪器舱和水声释放器单球一体化总体结构设计 ,提高谐振频率和耦合频率 .采用先进的 32位单片机技术 ,系统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微功耗 (<30 0mW)和宽工作频带 (2~ 10 0Hz)的特点 .
- 游庆瑜刘福田冉崇荣王广福
- 关键词:海底地震仪
- 缅怀地球物理学家、地震学家、教育家傅承义先生
- <正>1962年我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二部第一研究室工作。一年以后,被借调到所第七研究室,执行21号任务,参加我国首次核试验地震观测工作。当时,七室主任是我国著名地球物理学家傅承义先生,七室党支部书记由所党委...
- 王广福
- 文献传递
- 1683—1949年中国地磁测量、地磁图和地磁模型的总考评与研究被引量:5
- 2014年
- 本文全面系统回顾考察了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地磁测量、地磁图和地磁模型研究概况:主要介绍中国人独立进行的地磁测量;评述了1932年山东半岛地磁图,1915.0和1936.0年中国(部分地区)地磁图;1945.0年东亚地磁图;1946.1年四川北碚地区地磁图以及1946.1年四川北碚地区地磁场泰勒多项式模型.并根据1936年地磁数据计算研究了1936.0年中国地磁场的球冠谐模型和曲面Spline模型,以及1900.0—1940.0年5个年代的中国地磁数据集、地磁模型和地磁图.对今后我国地磁测量研究工作给出了几点建议.
- 安振昌彭丰林刘少华王广福
- 关键词:地磁测量地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