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壳波浪状镶嵌构造学说撮要被引量:8
- 1993年
- 本文阐发了波浪状镶嵌构造学说的要义。在对学说的创立和发展做了简要的回顾之后,着重阐述了学说发展的现状,并对其今后发展的广阔前景及有待解决的问题也进行了概略的讨论。
- 张伯声王战
- 苏皖北部倪园组碳酸盐台地沉积被引量:1
- 1992年
- 本文首次对苏皖北部上元古界倪园组的沉积相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划分,提出了大致可与威尔逊碳酸盐台地沉积模式进行对比的四种沉积相;文中还首次提出了倪园组中存在着碳酸盐风暴沉积的认识,为今后本区前寒武纪事件地层学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新的实际资料。
- 王翔王战
- 关键词:碳酸盐台地沉积相
- 黄骅坳陷地质构造发展史及油气分布
- 王战孟庆任解建民王翔
- 应用波浪镶嵌学说进行黄骅坳陷地质构造演化特征的研究,对前人认为的该区生代直至第四纪可能是一个漫长裂谷发展过程的看法持有异议,指出长裂谷发展是两期不同方向的拉张,中生代同新生代的挤压与拉张方向也各不相同,新生代的形成原因与...
- 关键词:
- 关键词:油气
- 苏皖北部上元古界划分与对比的探讨被引量:2
- 1991年
- 本文首次对苏皖北部地区上元古界中已有K-Ar同位素年龄出现的分散及“倒置”现象的原因作了探讨,指出大多数K-Ar年龄由多种因素造成Ar丢失,从而导致不同程度的偏新。因此,这些年龄数据不能代表本区晚元古代沉积岩的真实年龄。作者根据近几年新获得的一些Rb-Sr全岩等时线年龄数据及地壳波浪运动中表现出来的周期性特征,讨论了建立“徐淮系”的可能性及必要性。作者认为,“徐淮系”可以填补青白口系与震旦系之间至少150Ma的沉积缺失。
- 王翔王战
- 鲁中南上前寒武系土门群的时代归属问题被引量:2
- 1993年
- 本文通过对鲁中南上前寒武系土门群地质特征的研究,确定了土门群各组的时代归属,并应用数学地质方法划分了化学地层,进而通过苏皖北部和辽南上前寒武系的对比,阐明了晚前寒武纪华北地块东南缘的古构造环境。
- 宋子新王战
- 关键词:前寒武纪华北地块
- 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辩证过程被引量:2
- 1992年
- 在系统讨论了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复杂历史之后,作者认为这是一个“否定之否定”式的螺旋状上升过程,即“非球→球→非球…”的过程。在经历了5次“非球→球”的认识反复之后,目前人类已跨入对地球本身便存在着“球(?)非球”的动态变化过程的认识这个崭新的阶段。
- 王战
- 关键词:地球形状
- 华北地块东南缘上元古界风暴沉积被引量:8
- 1993年
- 本文对华北地块东南缘上元古界中新近发现的风暴沉积层位进行了研究,并划分出九种风暴沉积剖面结构和三种有关的沉积环境。结论认为,本区刘老碑组风暴岩形成于潮下开阔陆棚环境,倪圆组风暴沉积形成于台地边缘斜坡环境,而望山组风暴沉积属湖下局限台地相产物。
- 王翔王战
- 关键词:地块
- 皖北望山组碳酸盐风暴沉积被引量:1
- 1992年
- 风暴沉积(或风暴岩)作为事件地层学和沉积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在近二十年来得到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其进展推动了事件地层学和沉积学研究的进步。相对于漫长的地史时期来说,风暴作用或风暴事件不过是“瞬间”完成的。然而,正是由于风暴作用可以在短暂的时间内作用于较广大的区域,并在沉积物中留下独特的“痕迹”,才使得风暴岩成为同一盆地内或一定区域内等时对比的一种良好标志,风暴沉积也因此具有重要的地层学意义。 皖北望山组属上元古界徐淮群顶部的一个组,主要出露于皖北宿县栏杆一带,厚约480~560m,主要岩性为含泥质的碳酸盐岩。本文所探讨的风暴沉积层位处于该组中上段,此层位的发现与报道在本区尚属首次。
- 王翔王战
- 关键词:碳酸盐
- 新四面体理论与磁极倒转被引量:7
- 1990年
- 本文以最新修正了的新四面体理论模型来解释地球磁极倒转现象及其规律性。文章简要回顾了依附于收缩说的地球四面体理论的兴衰,接着简述了应归属于脉动说范畴的新四面体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地球多级驻波(式)脉动演化模型。新模型可概括为:地球的形态在演化过程中呈“准球体→负准四面体→准球体→正准四面体→准球体→…”的驻波脉动;在呈每种形体的大阶段中,又包含着次级、更次级的驻波脉动。然后论述了地磁极性倒转的规律性(即多变→固定[正向]→多变→固定[反向] →多变→…)以及新模型对其所做的解释(即固定正向和固定反向阶段分别为负和正准四面体阶段,多变阶段为准球体阶段)。
- 王战
- 关键词:磁极倒转
- 东秦岭地壳的波浪状构造演化
- 1992年
- 东秦岭构造带是个综合性活动带,其形成和发展都同华北与华南两大地块之间的天平式摆动相关联。实际上,来自SSW方向的特提斯构造波系和来自SEE方向的环太平洋构造波系控制着整个演化史。但一个波系在一段时期居于支配地位,其后便为另一波系所替代。这种交替反复进行了多次。
- 王战
- 关键词:东秦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