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华
- 作品数:6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PTEN及TGF-β1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 2007年
- 目的探讨PTEN和TGF-β1在不同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在子宫内膜癌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选择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1995 ̄2005年间的子宫内膜标本90例,其中子宫内膜癌47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24例、正常子宫内膜19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测定PTEN及TGF-β1在子宫内膜中的表达,所有数据输入SPSS11.0统计软件,采用χ2检验行统计分析。结果PTEN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和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缺失率分别为10.53%、54.17%和70.21%,子宫内膜癌组及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组显著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P<0.005)。TGF-β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在前述三组中分别为94.74%、70.83%和68.09%,三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EN蛋白表达缺失率与细胞分化程度无关(P>0.05),而TGF-β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在高分化组明显高于中低分化组(P<0.05)。PTEN蛋白表达缺失组,TGF-β1阳性率为72.73%;PTEN蛋白表达阳性组,TGF-β1阳性率为57.14%,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癌基因PTEN的表达缺失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病有关;细胞分化程度越高,TGF-β1蛋白阳性表达率越高,与PTEN蛋白表达缺失率无关。
- 邓开玉刘宗王淑华田小英
- 关键词:PTEN基因转化生长因子
- 荧光原位杂交检测乳腺癌Her-2基因的临床病理意义
- 2012年
- 目的观察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乳腺癌中Her-2基因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选取该院自2009年3月—2011年3月手术切除的乳腺癌标本48例,对其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进行检测,根据评定标准看Her-2基因的扩增情况以及蛋白的关系。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er-2蛋白表达++的标本中Her-2基因扩增的比例有11例;Her-2基因无扩增的比例有29例。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er-2蛋白表达+++的标本中Her-2基因扩增的比例有6例;Her-2基因无扩增的比例有2例。结论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乳腺癌Her-2基因,结果的准确性是很高的,准确的结果可以帮助更加深入的研究以及在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对于诊断也有更为可靠的依据,对于乳腺癌的预后以及治疗都会很重要的意义。
- 叶蓉王淑华
- 关键词:荧光原位杂交乳腺癌HER-2基因临床病理意义
- p53免疫组化判定肾母细胞瘤预后的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p53免疫组化的表达与肾母细胞瘤侵袭性的关系,及对术前化疗的评估。方法收集2007年—2009年本院收治的44例。肾母细胞瘤患儿,25例患儿未接受化疗而直接手术,19例术前化疗后再做手术。患儿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均证实为肾母细胞瘤,年龄0.4-10岁,平均年龄(2.7±2.0)岁。所有病理切片做p53免疫组化。根据p53染色密度和强度进行计分。结果p53高强度、综合得分在术后和术前化疗患儿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03;P=0.006),综合得分为1的术后化疗患儿死亡、复发及组织结构分型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34、0.035、0.02)。综合得分为1的术前化疗患儿死亡、复发及组织结构分型无统计学意义(P=0.271)。结论本研究初步表明,肾母细胞瘤术后化疗的肿瘤侵袭性较术前化疗肾母细胞瘤强,p53免疫组化的表达与肾母细胞瘤分期和预后相关,可能成为肾母细胞瘤肿瘤组织病理学分析的补充。
- 何军肖海波王淑华贺晓辉吴震
- 关键词:肾母细胞瘤P53免疫组化
- 应用组织微阵列技术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MMP-2、MMP-9、TIMP-1和TIMP-2表达
- 2005年
-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MMP-9)及其组织抑制剂1,2(TIMP-1,TIMP-2)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侵袭转移的关系,探讨组织微阵列技术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组织微阵列技术结合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MMP-2、MMP-9、TIMP-1和TIMP-2的表达。结果MMP-2、MMP-9、TIMP-1和TIMP-2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8.8%(82/104)、83.7%(87/104)、71.2%(74/104)和57.7%(60/104)。MMP-2和MMP-9阳性表达与肿瘤侵袭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P<0.01)。TIMP-1和TIMP-2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1,P<0.05),与侵袭程度无明显相关性。MMP-9与TIMP-1表达有显著相关性,且呈负相关(P<0.05)。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MMP-2和MMP-9的高表达与TIMP-1和TIMP-2的相对低表达可能促进肿瘤的侵袭和转移。组织微阵列是检测多样本组织的1种高效、低耗、可比性强的分子病理学研究工具。
- 王喜梅王淑华柳洁刘逢吉张众
-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微阵列
- 影响术中冷冻切片诊断正确率的临床及病理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究影响术中冷冻切片诊断正确率的临床及病理因素,以提高肿瘤手术过程中冷冻切片的诊断水平。方法:选取病理科1426例冷冻切片及其常规石蜡切片。对比两者符合率以后,统计不符合切片与不确定切片的原因。结果:冷冻切片与石蜡切片的相符率为96.9%。不确定诊断有42例,比例为2.9%,不相符的有2例,占总数0.2%。由于医务人员操作不当造成不确定病灶切片病例总数为36例,由于病灶和组织本身因素导致冷冻切片诊断不确定或不相符的总数为8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理医师操作不当是冰冻切片诊断不准确的主要原因。使用正确的冷冻切片制作方法可以提高冷冻切片的质量,提高病理医生对于肿瘤细胞良恶性的判断,从而帮助手术医生了解患者的病情,制定正确的手术方案。
- 肖海波王淑华吴震
- 关键词:冷冻切片诊断石蜡切片
- 30例卵巢交界性肿瘤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分析卵巢交界性肿瘤(BOT)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收集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30例病理诊断对BOT的治疗方法、病理特点、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30例BOT中,浆液性交界性肿瘤(SBOT)17例,粘液性交界性肿瘤(MBOT)13例;采取保守性手术治疗16例,根治性手术治疗14例。保守治疗患者中,2例SBOTⅡ期患者和1例MBOTⅡ期患者分别于术后半年、1年和2年复发;1例SBOT和1例MBOT术后3年内成功自然妊娠。其余BOT未见复发。结论 BOT的诊断仍需依靠显微镜下观察,广泛取材是评估此类肿瘤的关键,手术是治疗的主要方式,化疗是否有益尚有争议;妊娠对肿瘤复发是否有影响尚待进一步观察研究;随访是发现肿瘤复发、提高生存率的重要手段。
- 刘宗王淑华
- 关键词:卵巢交界性肿瘤病理诊断病理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