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宝
- 作品数:27 被引量:64H指数:5
- 供职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项目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电气工程矿业工程更多>>
- 低纬高原生态条件下环境与基因型对蚕豆产量的影响
- 2024年
- 为探究云南气候环境条件和不同基因型品种对蚕豆籽粒产量的影响,本研究于2018至2019年在分布于云南省保山市、楚雄市、大理市、昆明市、丽江市、曲靖市和玉溪市的7个不同种植区种植12个育成蚕豆品种,分析了不同种植区各品种的产量差异。结果表明:环境、基因型存在显著互作效应,且对蚕豆籽粒产量有显著影响,对籽粒产量的变异贡献率分别为54.4%和4.8%,两者互作对产量的变异贡献率为10.2%。不同试点间存在显著的产量差异,产量变幅为2.18~5.28 t·hm^(-2),平均产量最高和最低的试点分别为大理和曲靖。不同品种间存在显著的产量差异,产量变幅为3.14~3.98 t·hm^(-2),平均产量最高和最低的品种分别为凤豆27号和云豆1375。产量对温度变化的响应存在明显的品种间差异,凤豆27号和玉豆1号籽粒产量与生育期平均温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11和0.12,P=0.03和0.02),而其余参试品种无显著相关性。在云南省低纬高原生态条件下,环境和基因型是蚕豆籽粒产量的主要变异来源,环境对蚕豆籽粒产量的影响大于基因型。本区域蚕豆生产布局应优先考虑其品种的环境适应性,除凤豆27号在大多数试点均有较佳的产量表现外,其余品种均表现出其优势产量点,如保豆7号、彝豆6号、云豆663、靖豆120和玉豆2号对应的优势高产点分别为保山、楚雄、昆明、曲靖和玉溪。
- 杨新吕梅媛胡朝芹杨峰王玉宝代正明于海天郑爱清张玉荣唐永生王丽萍李琼何玉华
- 关键词:蚕豆低纬高原基因型籽粒产量
- 菜用豌豆尖专用品种云豌1号的选育被引量:6
- 2020年
- 云豌1号是以食荚90-17(无须蔓生品种)为母本,以食荚大菜豌(矮生品种)为父本进行杂交,经系统选育而成的矮生无须菜用豌豆新品种。植株直立矮生,株高50~60 cm,复叶无须(即卷须退化),营养体发达,叶片肥厚,嫩梢纤维少,幼苗质地柔软,食用品质佳,VC含量34.9 mg·kg^-1,总黄酮含量3290 mg·kg^-1。一般每667 m^2可产嫩尖850~1200 kg,适宜云南省海拔1100~2400 m的豌豆产区或南方生境相似的秋播豌豆产区种植。
- 于海天杨峰胡朝芹杨新王玉宝吕梅媛王丽萍
- 关键词:菜用豌豆系统选育
- 抗白粉病粒用型云豌21号的选育与评价
- 2024年
- 豌豆可作为粮食、蔬菜、食品、饲料、绿肥等,是人类获取蛋白质等营养的重要来源之一,其生长过程受白粉病、干旱、倒伏等因素制约,进而影响产量和品质。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利用系统选育程序选育出半无叶型豌豆云豌21号,在多个生态区进行产量、适应性、白粉病抗性和成株期耐旱性评价。结果显示:云豌21号2012—2014年秋播试验平均产量为2 410.7 kg/hm^(2),比参试品种平均增产15.7%,产量居11个参试品种的第1位。2014年生产试验中,云豌21号在7个试点的平均产量为2 283.6 kg/hm^(2),比对照增产28.5%。云豌21号产量高,抗性好,适应性广,适合用于春播和秋播干籽粒生产栽培,具有较大的推广潜力和价值。阐述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
- 胡朝芹杨峰杨新王玉宝代正明于海天李琼寸婕郑爱清张玉荣高仕兰唐永生吕梅媛何玉华
- 关键词:豌豆育种抗白粉病
- 一种有机豌豆芽苗菜的种植方法
-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有机豌豆芽苗菜的种植方法。包括:(1)将豌豆种子与枯草芽孢杆菌混合拌种;(2)对种植地进行消毒,深耕后耙细,播种;(3)在豌豆出苗后、豌豆苗高5~7cm和豌豆苗高10~15cm时进...
- 何玉华李琼杨峰于海天胡朝芹杨新王玉宝郑爱清代正明寸婕吕梅媛
- 一种豌豆种质纯化的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豌豆种质纯化的方法。所述豌豆种质纯化的方法包括S1:取若干份种质材料分别种植并收获;S2:记录每份材料F1代的农艺性状和抗病性,并对以上性状进行综合评估分析;S3:按单株收获材料,并从每份资源中选取综合性状...
- 胡朝芹杨峰杨新于海天王玉宝唐永生何玉华吕梅媛
- 抗白粉病鲜食豌豆品种云豌18号及栽培技术被引量:4
- 2022年
- 云豌18号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用澳大利亚、法国联合项目的国际圃试验中的优异种质材料L1413通过系统选育法育成的。该品种高产稳产、适应性广、抗白粉病,鲜籽粒形态性状好、粒色翠绿,口感鲜甜,是鲜籽粒豌豆生产优质品种。2014年通过云南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委员会登记,2018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适宜不同生境推广种植,近5年每年在省内外推广种植10.0万~11.3万hm^(2),该品种的育成和应用可为我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促进乡村振兴发挥重要作用。
- 胡朝芹吕梅媛杨峰于海天杨新王玉宝王丽萍郑爱清代正明杨建谷金轻代快李江舟何玉华唐永生
- 关键词:鲜食豌豆系统选育抗白粉病
- 一种秋播有机鲜食籽粒豌豆种植方法
-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秋播有机鲜食籽粒豌豆种植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将豌豆种子与哈茨木霉菌混合拌种;(2)对种植地进行消毒,深耕后耙细,播种;(3)分别在现蕾期和盛花结荚期进行灌水;(4)在播种...
- 何玉华李琼胡朝芹杨新代正明杨峰王玉宝于海天唐永生郑爱清寸婕吕梅媛
- 蚕豆F_(1)代果荚农艺性状与产量相关性分析
- 2023年
- [目的]通过对蚕豆F_(1)代果荚性状关联规律的考察,提高蚕豆优良性状选择效率,为蚕豆优质新品种选育提供基础材料。[方法]利用云豆绿心2号和云豆1183杂交获得F_(1)代,利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研究籽粒长、籽粒宽、籽粒厚、荚长、荚宽5个主要农艺性状之间的关系。[结果]荚长、荚宽、籽粒长、籽粒宽和籽粒厚与单株产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33、0.004、0.005、0.010和0.006,除荚长与单株产量存在显著正相关外,其余果荚性状与单株产量均无显著相关关系。籽粒长与籽粒宽、籽粒长和荚宽、籽粒宽和籽粒厚、籽粒宽和荚宽、籽粒厚与荚宽5对主要农艺性状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依次为0.871、0.363、0.367、0.420、0.251;籽粒长与籽粒厚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214;籽粒长、籽粒宽、籽粒厚、荚长和荚宽5个农艺性状符合正态分布,其中荚宽变异系数最大(10.56%),其次为荚长(7.77%),粒长最小(4.81%),5个农艺性状稳定性均较好。聚类分析发现籽粒厚、籽粒宽、籽粒长、荚长主要受母本的影响,荚宽主要受父本的影响。[结论]蚕豆F_(1)代果荚性状具有紧密的相互关联性且对父母本的遗传力优势指示性强,对更高代次的育种选择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杨新杨峰吕梅媛于海天胡朝芹郑爱清王玉宝代正明王丽萍唐永生代快华青青何贵兴何玉华
- 关键词:蚕豆聚类分析
- 红掌的栽培与管理技术被引量:18
- 2003年
- 主要介绍红掌生物学特性 ,栽培与管理技术要点 ,收获与包装。详细介绍了定植前的准备工作、定植技术、施肥、温室条件控制、病虫害防治及其它中期管理技术。
- 单芹丽赵辉奎丽梅邓君浪王玉宝
- 关键词:红掌栽培技术生物学特性
- 一种豌豆种子筛选器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豌豆种子筛选器,包括其上设进料口及出料口、其内设空腔的壳体,设于壳体底部的移动轮,其特征在于壳体空腔内设有多层孔径依次减小的筛板,出料口设为与筛板层一一对应的多个,壳体底部设有振动器及排渣口。通过孔径依...
- 于海天吕梅媛杨峰胡朝芹杨新郑爱清王玉宝代正明王丽萍何玉华杨进成唐永生杨建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