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琼

作品数:4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261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手术
  • 2篇舒芬太尼
  • 2篇氯诺昔康
  • 2篇芬太尼
  • 1篇药物用量
  • 1篇用于下肢手术
  • 1篇镇静评分
  • 1篇镇痛
  • 1篇镇痛效果
  • 1篇镇痛效果观察
  • 1篇嗜睡
  • 1篇视觉模拟
  • 1篇术后
  • 1篇托烷司琼
  • 1篇评分
  • 1篇普通外科
  • 1篇七氟烷
  • 1篇腔镜手术
  • 1篇全麻
  • 1篇人工流产

机构

  • 4篇解放军第26...
  • 3篇北京军区总医...

作者

  • 4篇曹金华
  • 4篇邢书生
  • 4篇王琼
  • 3篇赵立敏
  • 2篇刘姗姗

传媒

  • 4篇临床军医杂志

年份

  • 1篇2011
  • 3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氯诺昔康在普通外科腹腔镜手术后镇痛效果观察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评价氯诺昔康在外科微创手术术后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氯诺昔康组(L组)和芬太尼组(F组)患者分别连续泵注氯诺昔康和芬太尼,观察48 h镇痛药物用量、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L组术后2、4、8、12、24、48 h的VAS评分略低于F组。PC IA期间恶心、呕吐、头晕、嗜睡发生率F组显著高于L组(P<0.05)。结论氯诺昔康用于腹腔镜手术术后PC IA镇痛效果接近芬太尼,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氯诺昔康是普通外科腹腔镜手术后PC IA治疗的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邢书生赵立敏王琼曹金华
关键词:氯诺昔康普通外科腹腔镜PCIA药物用量
氯诺昔康用于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2010年
目的 比较静脉持续输注氯诺昔康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及单纯芬太尼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择期手术ASAⅠ~Ⅱ级行上腹部手术的患者80例,行静吸复合全麻,随机分为单纯芬太尼组(A组)和氯诺昔康复合芬太尼组(B组). 镇痛开始后4、8、12、24和48h记录疼痛VAS评分、镇静程度评分、PCA按压次数、药物用量和不良反应发生次数.结果 两组镇痛VAS评分、镇静评分、按压次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良反应,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氯诺昔康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术后镇痛更安全有效.
邢书生张秀梅赵立敏曹金华刘姗姗王琼
关键词:氯诺昔康静吸复合全麻静脉持续输注镇静评分程度评分
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下肢手术术后镇痛的观察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下肢手术病人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择择期在硬腰联合麻醉下下肢手术病人100例,术后随机分为4组,每组25例均行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A组:250 mg罗哌卡因;B组:250 mg罗哌卡因+50μg舒芬太尼;C组:250 mg罗哌卡因+75μg舒芬太尼;D组:250 mg罗哌卡因+100μg舒芬太尼。每组均加入托烷司琼4 mg且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 l。记录4组患者术后8、24、36、48 h各时相点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和镇痛泵按压次数,观察并发症(恶心、呕吐、嗜睡、呼吸抑制)的发生情况。结果 A组、B组术后8、24、36、48 h的VAS评分显著高于C组和D组(P<0.01),但其中A组VAS评分又显著高于B组(P<0.05);D组恶心、呕吐、嗜睡等不良反应明显高于A组、B组、C组。而A组、B组、C组的不良反应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但每两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腔较好术后的镇痛且不良反应较少的混合液为:250 mg罗哌卡因+75μg舒芬太尼。
曹金华邢书生王琼刘姗姗赵立敏
关键词:舒芬太尼罗哌卡因下肢手术托烷司琼嗜睡视觉模拟
七氟烷与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麻醉的比较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观察七氟烷与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择期拟行人工流产术患者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病情评估分级Ⅰ~Ⅱ级),汉族,年龄(24.3±5.6)岁,体质量(60±10.5)Kg,妊娠(47.5±7.5)d,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A组:七氟烷复合舒芬太尼。B组: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结果七氟烷组与丙泊酚组比较,七氟烷组苏醒时间明显缩短(P〈0.05),患者术后满意率明显升高。结论七氟烷麻醉诱导平稳苏醒迅速,是一种用于人工流产病人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曹金华邢书生王琼
关键词:丙泊酚舒芬太尼人工流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