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琼
- 作品数:61 被引量:310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采暖期北京市不同粒径颗粒物16种元素的分布特征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了解采暖期北京市不同粒径颗粒物上16种元素的浓度水平、聚集程度和分布特征。方法于2015年采暖期在北京市使用PSW-8型气溶胶粒度分布采样器和石英滤膜采集大气颗粒物样品,采用重量法测定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的浓度,采用微波消解-ICP/MS法测定不同粒径颗粒物中16种元素的浓度。结果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浓度及负载的元素浓度均不同,粒径小于2.1μm的颗粒物浓度及其上负载的元素浓度较高。不同元素在不同粒径颗粒物中的富集程度不一致,Pb、Mn和Cu 3种元素在不同粒径单位质量颗粒物中的含量均较高。大气颗粒物中Se、Pb、Cs、Ag、As、Rb、Cd和Bi 8种元素也主要集中在粒径小于2.1μm的颗粒物上,占该元素总浓度的比例均大于60%,而Co、U、V和Sr 4种元素主要集中在粒径大于2.1μm的颗粒物中。结论采暖期北京市大气颗粒物浓度及负载元素浓度较高,不同粒径颗粒物上元素的浓度水平、聚集程度和分布特征有所差异,有必要进一步关注较小粒径颗粒物的人群健康影响研究。
- 王琼李亚伟刘静怡吴亚西方建龙
- 关键词:大气颗粒物采暖期
- 北京市大气PM_(2.5)中17种元素的污染特征研究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了解北京市大气PM_(2.5)中17种元素的浓度水平及季节变化。方法在北京市于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每月连续7 d使用中流量大气颗粒物采样器和石英滤膜采集大气PM_(2.5),同时记录大气的温度、相对湿度和风速等气象因素。采用微波消解-ICP/MS测定采集的颗粒物中17种元素的浓度。分析17种元素浓度与气象因素之间的相关性以及霾日和非霾日不同元素的浓度差别。结果北京市大气PM_(2.5)中Fe、Cu、Zn和Pb的质量浓度占所检测元素总浓度的92.69%,大气中元素成分与日均温度、日均风速呈现负相关关系,与日均相对湿度正相关。霾日大气PM_(2.5)中17种元素的浓度高于非霾日。结论北京市大气PM_(2.5)中元素的浓度与温度、风速等气象因素有关,且有着明显的季节变化。霾日大气PM_(2.5)种元素的污染严重。
- 王琼李亚伟郝舒欣吴亚西方建龙
- 关键词:PM2.5气象因素
- 微塑料的人体内外暴露现状及其检测技术进展被引量:1
- 2023年
- 微塑料在生态环境中广泛分布,可通过吸入、摄入和皮肤接触等途径进入生物体中,威胁人类健康。近年来关于人体微塑料内外暴露水平的相关研究逐渐增多,检测技术得到了发展和优化。本文综述国内外不同环境和人体介质中微塑料的赋存水平,并对微塑料的常用预处理和检测技术的现状及优缺点进行了总结分析。
- 谢颖杨波刘琳豆董小艳阮鸿洁唐宋王琼
- 济南市三城区居民热浪健康风险感知水平及影响因素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索山东省济南市三城区居民对热浪健康风险的感知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16年7月18日至2016年8月6日对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历城区和市中区共3 065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收集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健康状况、生活方式以及个人对热浪健康风险感知水平等信息,并采用多因素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居民热浪健康风险感知的影响因素。结果济南市居民对热浪健康风险的关注度水平相对较高,其余各维度感知状况处于一般水平。多因素有序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BMI、受教育程度、室内空调、健康状况等对部分维度的热浪风险感知水平具有影响,而温度变化对热浪健康风险各维度的感知水平均具有影响,最大效应出现在对自身健康危害的感知水平(OR=1.33; 95%CI:1.19~1.48)。结论年龄、BMI、受教育程度、室内空调、健康状况以及温度是居民热浪风险感知水平的影响因素,且温度对热浪所致健康风险不同维度的感知水平均有直接影响。
- 石婉荧班婕杜宗豪王琼刘霞姜超韩联宇王锐崔亮亮
- 关键词:温度风险感知健康
- 内隐情绪调节综述
- 2014年
- 内隐情绪调节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却又不容易觉察的一种情绪调节方式。本文对内隐情绪调节进行了简单介绍,重点区分了内隐情绪调节的概念,介绍了内隐情绪调节的自动化目标追求特征,以期为以后的内隐情绪调节研究提供参考。
- 黄凯王畅王琼
- 一种用于少量生物血清中四溴双酚A分析的前处理方法
- 一种用于少量生物血清中四溴双酚A分析的前处理方法,涉及生物样品中有机污染物的检测分析技术,可为血清中四溴双酚A含量的测定提供前处理技术。样品加入等体积混合的甲基叔丁基醚与正己烷试剂,经细胞超声破碎仪超声提取血清中四溴双酚...
- 于云江王琼孙朋向明灯李良忠
- 文献传递
- 大气PM2.5暴露与中老年人群焦虑的关联研究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探讨大气PM2.5暴露与中老年人群焦虑之间的关联。方法于2017年10月10日至2018年2月7日,在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32个区/县中,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40~89岁中老年人进行调查。纳入标准为在该区域居住≥2年者;排除标准为听觉障碍或语言障碍者。最终纳入5 997名调查对象。采用问卷及体格检查收集人口学、社会经济、健康状况等信息,并通过广泛性焦虑量表评估焦虑状态。以调查前3年PM2.5的滑动平均浓度作为暴露估计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PM2.5暴露与焦虑之间的关联,并采用似然比检验分析年龄、性别、超重、教育、吸烟、饮酒、慢性病等因素与PM2.5暴露的交互作用。结果5 997名调查对象男性2 995名(49.94%);受教育程度为中学及以上者4 092名(68.23%);自报患有慢性病者2 576例(42.95%);焦虑患病率为6.64%(398例)。PM2.5、O3和SO2浓度分别为(53.50±13.38)、(90.58±13.26)和(40.29±12.56)μg/m^3。焦虑与PM2.5暴露有关联,调查前3年PM2.5滑动平均浓度每升高10 μg/m^3,焦虑患病的OR(95%CI)值为1.17(1.05,1.31)。与女性[OR(95%CI)值为1.07(0.93,1.23)]、自报无慢性病[OR(95%CI)值为1.06(0.93,1.20)]、小学及以下学历者[OR(95%CI)值为0.90(0.75,1.09)]相比,男性[OR(95%CI)值为1.35(1.12,1.63)]、自报患有慢性病[OR(95%CI)值为1.77(1.31,2.38)]、中学学历[OR(95%CI)值为1.43(1.22,1.67)]、大学及以上学历者[OR(95%CI)值为1.68(1.05,2.67)]焦虑与PM2.5暴露之间的关联更强(P交互值均<0.05)。结论焦虑患病与PM2.5暴露之间存在正向关联,在男性、自报患有慢性病、学历较高者中关联更强。
- 石婉荧张翼杜鹏陈晨王蛟男方建龙班婕吕跃斌杜宗豪王琼唐宋李湉湉施小明
- 关键词:颗粒物焦虑中老年人
- 场地周边人群环境暴露参数调查研究——以山西某焦化厂为例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以山西某焦化厂为例,开展场地周边人群的身体特征参数、摄入量参数以及时间-活动模式参数调查,为开展区域性的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提供数据支持。方法2021年4—5月,在山西省某焦化厂周边5 km范围内,通过摇号随机抽取1所小学及中学,按照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各年级2~3个班级的学生家属(家庭住址在场地周边5 km范围内且是半年以上常住人口)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获得暴露参数,并与国内外相关暴露参数值进行差异性比较。结果实际调查892名,其中男性445人,女性447人。调查区成年男女平均体重分别为(70.1±9.3)和(60.5±8.8)kg,平均皮肤表面积分别为(1.78±0.12)和(1.59±0.12)m^(2),平均长期呼吸量分别为17.6和14.3 m^(2)/d,成年男性工作日和休息日室外平均活动时间为225和210 min/d,成年女性工作日和休息日室外平均活动时间为165和180 min/d。成年男性平均体重、皮肤表面积、长期呼吸量、室外活动时间均高于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区不同年龄组人群体重(F=248.98)、长期呼吸量(χ^(2)=176.06)、饮水量(χ^(2)=7.35)、室内活动时间(χ^(2)=36.30)、室外活动时间(χ^(2)=36.30)、洗澡时间(χ^(2)=31.16),以及土壤—尘接触时间(χ^(2)=12.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区成人身体特征参数高于我国平均水平,摄入量参数低于我国平均水平,调查区成人时间—活动模式如室内外活动时间、洗澡时间、游泳时间等均与国内外参数数据存在差异。结论本次调查获得了代表实际场地周边人群的暴露参数,为今后该场地周边地区人群健康风险评估提供数据支持。
- 鲍梦莹段链王琼彭星宇唐颖张蕾陈文菲谭海萍谷红梅谷红梅
- 生物样品中聚苯乙烯纳米塑料指示物的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方法研究
- 2024年
- 目的采用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Py-GC/MS)建立一种从生物组织样品中定量测定纳米级聚苯乙烯(PS)塑料的方法。方法通过比较和优化不同消解液、蛋白沉淀剂以及仪器检测参数体系,确定生物样品中PS塑料的最优前处理和检测方法。通过开展实验研究确定方法特性指标(包括检出限、定量限、精密度和准确度),并基于方法开展了实际样品测定。结果本研究建立了大鼠肝和肺组织样本经10%氢氧化钾溶液消解和无水乙醇蛋白沉淀后上Py-GC/MS检测的方法,PS在0.05~2.0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012和0.036μg/g,且当添加水平为低浓度(2μg/g)、中浓度(10μg/g)、高浓度(30μg/g)PS时,其加标回收率分别为68.0%~85.0%、80.0%~105%和62.0%~93.1%,精密度(RSD)范围在7.8%~15.2%。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方法满足方法学要求,且为其他生物样本及其他类型微塑料的检测提供了参考,为进一步开展纳米塑料的人群内暴露水平研究和健康风险评估奠定了技术基础。
- 谢颖李明姣杨波张少平董小艳王琼唐宋
- 关键词:生物组织纳米塑料
- (N-[2-(2-氧-1-咪唑烷基)乙基]-N′-苯基脲(EDU)对环境臭氧胁迫下的水稻和小麦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
- 2011年
- 通过对作物定期喷施不同浓度(0、150、300和450mg·L-1)的N-[2-(2-氧-1-咪唑烷基)乙基]-N′-苯基脲(ethylenediurea,EDU)溶液,研究EDU对环境O3胁迫下水稻"粤晶丝苗2号"(Oryza sativa L.Yuejingsi2)和小麦"北农9549"(Triticum aestivumL.Beinong9549)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EDU的作用效果随观测时期和处理水平的变化而变化。水稻实验前期,300mg·L-1EDU处理的植株地上生物量明显高于对照;但实验末期,各EDU处理下的水稻地上生物量、各器官生物量和单株粒重均低于对照,其中450mg·L-1EDU处理和对照稻穗生物量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在小麦实验中,除实验中期150mg·L-1EDU处理外,各观测时期EDU处理下的植株地上生物量均低于对照,尤其在实验末期,300mg·L-1EDU处理下的小麦地上生物量和穗生物量的下降程度达到了显著水平。由此可知:两个作物品种对环境O3可能具有一定的耐性,因此,EDU的保护作用未能体现;高浓度EDU溶液对作物可能具有一定的毒性,O3胁迫下EDU对植物体的作用效果可能是其抗氧化性和毒性的综合体现。
- 佟磊王效科郑飞翔耿春梅王玮殷宝辉隋立华王琼冯宗炜
- 关键词:SATIVAAESTIV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