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福珍

作品数:4 被引量:27H指数:1
供职机构: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2篇序批式
  • 2篇序批式生物膜
  • 2篇序批式生物膜...
  • 2篇软性填料
  • 2篇生物膜
  • 2篇生物膜法
  • 2篇生物脱氮
  • 2篇填料
  • 2篇脱氮
  • 2篇膜法
  • 2篇废水
  • 2篇除磷
  • 1篇氮去除
  • 1篇淹没式
  • 1篇淹没式生物膜...
  • 1篇生物除磷
  • 1篇生物脱氮技术
  • 1篇水管
  • 1篇水生物
  • 1篇同步脱氮

机构

  • 4篇哈尔滨建筑工...

作者

  • 4篇王福珍
  • 3篇王宝贞
  • 2篇李军
  • 2篇赵红静
  • 1篇刘俊新
  • 1篇潘桂珉
  • 1篇李伟光
  • 1篇刘学洪
  • 1篇彭永臻
  • 1篇王淑莹
  • 1篇金承基
  • 1篇石广梅

传媒

  • 3篇给水排水动态
  • 1篇中国给水排水

年份

  • 4篇199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排水管网计算程序设计的全局优化被引量:27
1994年
介绍了排水管网水力与高程计算全局优化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该程序除了能对各种地形条件下的排水管网计算进行优化选择之外,还增加了人机对话功能,进而加强了人对管网计算的宏观控制与局部的干预。因此它能令人满意地处理排水管网在各种复杂情况下产生的模糊性、随机性与不确定性因素所带来的问题,使各管段设计参数的选择服从整个管网工程总造价尽可能降低这个全局目标。
彭永臻王淑莹王福珍
关键词:排水管网程序设计最佳化
软性填料序批式生物膜法除磷工艺探讨
1994年
一、废水生物除磷机理在厌氧条件下,由于废水中没有DO或氧化态氮(NO_x^-),一般无聚磷能力的好氧菌及脱氮菌,不能产生ATP(腺嘌呤核苷三磷酸),所以这类微生物不能摄取细胞外的有机物,即不能进行主动传输。但是,在厌氧条件下,有一类所谓除磷菌的细菌却能分解细胞内的聚磷酸盐同时产生ATP,并利用ATP将废水中的脂肪酸等有机物摄入细胞,以PHB(聚-β-羟基丁酸盐)及糖原等有机颗粒的形式贮存于细胞内。同时还将分解聚磷酸盐所产生的磷酸排出胞外。
李军王福珍王宝贞赵红静
关键词:序批式生物膜法软性填料除磷率废水生物除磷聚磷酸盐淹没式生物膜法
软性填料序批式生物膜法同步脱氮除磷工艺探讨
1994年
在软性填料序批式生物膜法除磷工艺探讨的研究中,我们发现该工艺具有同步的脱氮作用。关于该工艺除磷的特点,已在"软性填料序批式生物膜法除磷工艺探讨"一文中阐述,本文将就该工艺脱氮的特点进行探讨。一、生物脱氮原理有两种主要的生物活动可以去除废水中的氮。 1、通过产生污泥脱氮细菌细胞内含氮约12%(以重量计)。
李军王宝贞王福珍赵红静
关键词:序批式生物膜法软性填料脱氮除磷生物脱氮脱氮率
高浓度氨氮废水生物脱氮技术试验研究
1994年
本试验针对高浓度氨氮废水的特点。提出了一种A/O的改进式工艺,并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工艺系统不仅能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氨氮,同时可去除有机污染物。具有负荷高、HRT短的特点,氨氮去除率为90~99.9%,COD去除率为80~95%。在某些工业废水中,如煤气、焦化和氮肥等工业废水,含有高浓度的氨氮,一般可达数百毫克/升,有些竟达几千毫克/升,若不将其进行有效的处理,对受纳水体危害很大。因此,研究经济有效的污水脱氮技术是十分必要的。
刘俊新王福珍王宝贞金承基李伟光石广梅潘桂珉陈风岗刘学洪
关键词:高浓度氨氮废水氨氮去除率脱氮技术反硝化菌硝化反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