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翠英

作品数:7 被引量:42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凹陷
  • 3篇东濮凹陷
  • 3篇油气
  • 2篇地质
  • 2篇油气聚集
  • 2篇油气聚集规律
  • 2篇油田
  • 2篇勘探
  • 1篇地震
  • 1篇地震数据
  • 1篇地质构造图
  • 1篇地质模型
  • 1篇地质图
  • 1篇断块
  • 1篇油藏
  • 1篇油藏开发
  • 1篇油藏描述
  • 1篇油气藏
  • 1篇油气分布
  • 1篇油气勘探

机构

  • 6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原石油勘探...

作者

  • 7篇王翠英
  • 1篇代光远
  • 1篇蒋飞虎
  • 1篇赵兴涛
  • 1篇王德仁
  • 1篇程秀申
  • 1篇刘宏跃
  • 1篇吴少军
  • 1篇杨克敏
  • 1篇王海宏
  • 1篇王秀林
  • 1篇白叶龙
  • 1篇庞尚明
  • 1篇曾正清
  • 1篇杨静
  • 1篇解晨
  • 1篇邓瑞健
  • 1篇席天德
  • 1篇吴亚生
  • 1篇罗周亮

传媒

  • 2篇断块油气田
  • 1篇大庆石油地质...
  • 1篇微体古生物学...
  • 1篇内蒙古石油化...
  • 1篇江汉石油学院...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0
  • 1篇199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三维地质模型在濮城油田的应用被引量:12
2003年
以濮城油田东区沙二下油藏为研究对象 ,在储层流动单元细分、微构造、沉积微相、测井曲线二次处理、储层非均质研究、储层动态解释等研究基础上 ,以数据库为支撑 ,应用三维可视化技术 ,建立了研究区油藏三维可视化地质模型。其成果应用于油藏的调整井位设计 ,并且实现了油藏精细描述—油藏精细数值模拟一体化 ,效果良好。
王翠英席天德秦志强王子洪刘淑
关键词:三维地质模型濮城油田油藏描述微构造油藏开发
东濮凹陷构造演化与油气聚集规律研究
邓瑞健马维民王秀林程秀申徐振强庞尚明解晨杨克敏王德仁罗周亮王翠英王凤英曾正清白叶龙刘宏跃
东濮凹陷不属于临清坳陷的次级构造单元,而是渤海湾盆地中一个相对独立的古近纪构造单元;是聊主断层面的基本形态和滑脱深度沿走向变化特征,是造成东濮凹陷古近纪构造东西分带、南北分区、上下分层的主要原因,依此划分了盆地构造单元。...
关键词:
关键词:油气聚集规律圈闭类型构造动力学油气勘探
内蒙古二连盆地白音查干凹陷早白垩世介形类及其古生态被引量:13
2000年
本文报道了近年来采自二连盆地白音查干凹陷下白垩统钻井剖面中的介形类属种 ,其中新种 7个 ,未定种 4个 ,并进行了描述。
蒋飞虎杨静王海宏王翠英
关键词:介形类古生态早白垩世白音查干凹陷二连盆地
东濮凹陷户部寨地区沙三、四段储层特征研究
2004年
储层的类型、内部结构、物性变化、分布及发育特征是控制地下油气分布、储量丰度和产能的重要因素 ,而储层的分布和发育特征很大程度受沉积体系控制 ,同时还受成岩作用影响。因此 ,开展对储层沉积环境、沉积相、沉积体系的研究 ,对油气勘探与开发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王翠英赵其磊代光远张淑芹吴亚生
关键词:储层特征东濮凹陷储量丰度油气分布成岩作用发育特征
异常SEG-Y格式地震数据磁带处理新方法
1997年
针对异常SEG-Y格式地震数据磁带由于潮湿粘连、粉尘污染和介质因素导致的数据信息不能读写等原因,经研究、实践探索出了一套用相关设备和软件对磁带的破损进行恢复、修补、保存等方法,使损失降到最低点。此方法在油田实践应用中,收到良好效果,为油田挽回了巨大损失。
吴少军王翠英
关键词:地震数据磁带中原油田勘探
AutoCAD R14环境下标准地质线型库及填充图案库的开发技术被引量:2
2000年
介绍了基于 Auto CAD环境下的简单线型、复合线型及填充图案的定义格式及开发方法 ,阐述了复合线型定义中形的定义格式及源文件的创建和编译方法 ,并应用于地质平面图、剖面图中部分常用线型及填充图案的开发 ,建立了标准地质线型库及填充图案库开发模式 ,实现了地质矢量图计算机处理的标准化、专业化和规范化 ,增强了 Auto
赵兴涛高秀田王翠英李静赵秀艳
关键词:地质图地质构造图
刘庄复杂断块群油气藏地质特征及油气聚集规律被引量:15
2006年
刘庄复杂断块群油气藏位于东濮凹陷中央隆起带南北构造的转换结合部,由2个构造特征截然不同的局部构造组成,具有典型的复杂断块群特征。分析认为,该区油气资源丰富,具备良好的生储盖组合条件,圈闭成藏模式多样,分布有多种类型的油气藏,且具有如下特征:主要发育断块油气藏,油气藏数量多而规模小;不同断块油气富集程度相差较大,各断块自成独立的油水系统;不同层位不同区块流体性质不同;油气藏有各自的油水系统和压力系统;油、气井产能相差较大。
王翠英
关键词:复杂断块群油气藏成藏条件东濮凹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