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舒莉

作品数:2 被引量:24H指数:1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血流感染
  • 1篇血液
  • 1篇血液病
  • 1篇血液病患者
  • 1篇药物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特点
  • 1篇文献复习
  • 1篇细胞
  • 1篇细胞病理
  • 1篇细胞病理学
  • 1篇淋巴
  • 1篇淋巴样
  • 1篇敏感性
  • 1篇菌药
  • 1篇抗菌
  • 1篇抗菌药
  • 1篇抗菌药物
  • 1篇浆细胞
  • 1篇浆细胞骨髓瘤

机构

  • 2篇青岛大学医学...

作者

  • 2篇赵春亭
  • 2篇王舒莉
  • 2篇苏湛
  • 1篇任维凤
  • 1篇冯献启
  • 1篇吴少玲
  • 1篇史雪
  • 1篇崔渤莉
  • 1篇刘竹珍
  • 1篇鞠小妍
  • 1篇王凡
  • 1篇李广伦

传媒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淋巴样浆细胞骨髓瘤二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2012年
近年来,陆续有研究者报道一类特殊的骨髓瘤,其形态表现为淋巴样浆细胞,并有较独特的生物学特点。此型骨髓瘤较为少见,并且因其临床表现、细胞病理学与某些淋巴瘤存在部分相似性,因此不易诊断。现对我院收治的2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
苏湛王舒莉冯献启赵春亭刘竹珍李广伦吴少玲史雪鞠小妍
关键词:浆细胞骨髓瘤文献复习淋巴样生物学特点细胞病理学
恶性血液病患者血流感染病原菌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4
2014年
目的了解恶性血液病患者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探讨死亡危险因素,为临床早期诊断并有效治疗血流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0年12月恶性血液病并发血流感染113例住院患者临床资料,统计病原菌种类、药物敏感性及临床特点;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分离到116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57株占49.1%,革兰阳性菌51株占44.0%,真菌8株占6.9%;前3位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人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占25.0%、16.4%、7.8%;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美罗培南的敏感率均为100.0%;主要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的敏感率均为100.0%;发生血流感染<30d,死亡20例,病死率17.7%,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粒细胞缺乏时间>7d(P=0.006)、不正确的初始经验治疗(P=0.016)、年龄>65岁(P=0.031)是死亡危险因素。结论恶性血液病患者血流感染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病原菌耐药问题日益严重,正确应用抗菌药物,缩短粒细胞缺乏时间,有效降低病死率。
王舒莉崔渤莉孟月生王凡李雪梅苏湛任维凤赵春亭
关键词:血流感染病原菌抗菌药物敏感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