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
- 作品数:22 被引量:46H指数:4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结合医院实例分析公立医疗机构科技成果转化现状与对策被引量:21
- 2022年
- 目的研究公立医疗机构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与困境,探索促进成果转化的对策建议。方法对2019年7月22—26日医院上游研发团队,采用方便抽样及线上问卷方式,从“专利保障和激励”“科研需求把握”“相关政策把握”“科研价值与市场价值”4个层面对上海九院院内上游研发团队开展“关于公立医疗机构科技成果转化的障碍与对策建议”的问卷调查,对获取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共发放并回收问卷218份,有效回收率100.00%。近50.00%的调查对象申请过专利,其中15.60%未申请知识产权保护、52.75%暂未考虑进行成果转化;设计课题主要考虑的是临床应用(82.11%)和临床研究价值(73.39%),对市场应用前景(27.52%)关注较少。其原因多是认为“不了解转化路径”(58.26%)、“没有精力开展转化”(52.29%)、“缺乏充分经费支撑”(44.50%)、“找不到转化下游单位”(43.58%)等。结论目前医院科技成果转化存在较多障碍,应加强培育院内氛围、组建专门队伍、完善院内相关制度、强化成果转化指标的考核权重、加大科研基金中创新性与成果落地的考量。
- 许锋许锋舒之群沈慧青沈慧青吴皓
- 关键词:知识产权科技成果转化
- 唾液链球菌尿素酶结构亚基的克隆和表达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克隆和表达唾液链球菌尿素酶结构亚基UreA、UreB、UreC。方法:用已构建的含唾液链球菌57.I尿素酶基因簇的重组质粒为模板,分别克隆、双酶切、连接、转化,构建含结构基因的表达质粒,IPTG诱导表达,亲和层析纯化蛋白。结果:成功构建表达质粒,经诱导、亲和层析,获得高纯度、高浓度的UreA、UreB、UreC 3种目的蛋白。结论:成功诱导纯化唾液链球菌尿素酶的结构亚基,为今后各亚基的酶活分析和抗体制备等研究奠定基础。
- 栾晓玲王艳冯希平
- 关键词:克隆尿素酶
- 老年人临床研究权益保障的伦理问题探讨被引量:1
- 2022年
- 随着人口老龄化情况的加剧,针对老年人的临床研究日益增多,如何保障临床研究中老年人的健康和权益,降低其风险,是老年医学研究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老年临床研究纳入年龄限制、知情同意履行、多重用药的方案设计以及审查专业性等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保护老年人权益的相应方法及措施,以期提升老年临床研究质量,保障老年受试者的权益。
- 王世婷陈其贾仁兵王艳
- 关键词:老年医学伦理审查知情同意
- 一种化学品发育毒性检测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化学品发育毒性检测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分别在有待测化学品和无待测化学品的培养条件下,诱导未分化的人胚胎干细胞分化为心肌细胞;分别测定在有待测化学品和无待测化学品的培养条件下,心肌细胞中的MYL4的表达量...
- 王艳程薇周韧杨守飞冯艳
- 文献传递
- 口腔细菌尿素酶的检测被引量:2
- 2011年
- 尿素可以持续地从健康人的唾液和龈沟液中分泌出来,被口腔细菌尿素酶快速水解,产生的氨能够升高口腔环境的pH值,引起菌斑生物膜的改变,从而减少龋齿的发生。由于尿素水解作用对口腔环境中微生物致病机制的重要影响,所以对尿素酶及其活性的检测对预防和治疗龋齿可能具有很大的帮助。现分别从定性检测、半定量检测、定量检测3个不同层面,将近年来报道的口腔细菌尿素酶的检测方法作一综述。
- 栾晓玲王艳冯希平
- 关键词:口腔细菌尿素酶龋齿
- 沃氏葡萄球菌尿素酶基因保守序列的克隆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克隆沃氏葡萄球菌尿素酶基因的保守序列。方法:通过脲酶试验,定性检测沃氏葡萄球菌的尿素分解活性,应用PCR克隆其尿素酶基因中的保守序列,测序并分析。结果:沃氏葡萄球菌具有尿素分解活性,其基因组中含有尿素酶基因,与已知的尿素酶基因具有高度同源性。结论:本研究证实沃氏葡萄球菌具有尿素分解活性,并克隆出具有该活性的沃氏葡萄球菌尿素酶基因的部分保守序列。
- 王艳冯希平李鸣宇黄正蔚
- 关键词:尿素酶保守序列
- 一种肝脏模型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肝脏模型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肝脏模型通过将所述类肝细胞在垂直旋转培养装置中培养获得,类肝细胞为依次用第一培养液、第二培养液、第三培养液、第四培养液诱导胚胎干细胞系而得到。本发明的肝脏...
- 王艳程薇李潇岚杨守飞冯艳
- 文献传递
- 一种用于COVID-19取样的防护隔离罩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COVID‑19取样的防护隔离罩,其包含隔离罩本体,该隔离罩本体由支撑框架撑起面罩层形成,具有容置空间;隔离罩本体包含:面罩侧壁、面罩前部、面罩后部及设置在面罩后部或隔离罩本体下部的面罩侧壁的开口...
- 唐子圣张志愿刘艳漆正楠严晓蕾陆月岑王艳罗蒙吴皓
- 文献传递
- 化合物神经毒性预测模型构建及毒性预测方法、系统和介质
- 本发明提供化合物神经毒性预测模型构建及毒性预测方法、系统和介质,本发明建立了可用于快速检测化合物是否具有可引起人类的神经毒性潜力的新型检测方法;本发明所建立的方法可用于外源性或者新型化学物质的快速神经毒性预测,提示健康风...
- 王艳李潇岚程薇冯艳
- 文献传递
-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食品污染物神经毒性预测模型建立被引量:3
- 2022年
-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建立分类预测模型,研究常见食品中化学性污染物的理化结构与其神经毒性间关联。通过查阅文献建立化合物数据库,纳入包含影响神经分化成熟、影响神经元迁移/空间定向等各类神经毒性机制化合物57种,无神经毒性化合物50种。运用R、SPSS软件,使用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s,RF)、类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等机器学习算法筛选分子描述符并构建分类模型,预测化合物神经毒性。结果显示随机森林算法模型综合表现最佳,十折交叉验证准确率70.24%,训练集、测试集预测准确率分别达95.51%和83.33%,曲线下面积分别达0.99和0.85,是个较为理想的算法。本研究基于机器学习算法建立的分类模型可通过化合物的分子描述符准确预测化合物的神经毒性。在多种机器学习算法中,基于随机森林算法建立的预测模型表现最优。分子描述符重要性结果显示,化合物神经毒性主要与其质量加权Burden矩阵最大特征值有关。
- 周悦李潇岚程薇冯艳王艳
- 关键词:食品污染物神经毒性毒性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