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鹤艳
- 作品数:7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四川民族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级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论教育活动开展的前提被引量:2
- 2009年
-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活动的开展需要有一定的前提,在其特定的前提下,教育活动才有存在的可能和必要。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活动开展的首要前提便是与作为受教育者的人有关的前提,即人具有可能性,人具有可教性。
- 王鹤艳田涛
- 关键词:教育活动
- 浅析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面临的问题及其策略被引量:4
- 2005年
- 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建立还处于一个起步阶段,面临着心理危机干预意识差,危机干预工作者的专业水平不高以及心理危机干预的应急能力薄弱等问题,提出在当前大学生所面临的学业、情感、就业等多方面的问题,使得心理危机的大学生人数增多的情况下,学校心理危机干预从工作机制,人员培训等方面进行的应对措施。
- 王鹤艳
- 关键词:心理危机干预
- 浅谈大学生自杀危机的预防性干预
- 2013年
-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20秒就有一个人自杀,自杀死亡占全部死亡人数的3.6%。而大学生自杀,已成为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自杀给学校、家庭、社会带来的后果是非常惨痛的。预防性危机干预致力于从根本上防止自杀危机的形成,通过早期预警,对可能产生的危机提前做出干预措施,尽可能的将即将发生的危机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 王鹤艳
- 关键词:心理健康
-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的隐形干预模式被引量:1
- 2012年
- 面对高校校园逐年上升的自杀比例,各个高校也开始重视和关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构建。心理危机隐性干预的重点在心理危机的预防和预警,利用隐性干预,面向学生群体,发挥预防和保护性干预作用,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受干预者的心理调节能力。在高校中,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形成辅导员与心理委员相互协作;良好校园文化为导向的隐性干预策略,对降低高校危机事件发生,促进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有切实可行的推进作用。
- 王鹤艳
- 关键词:心理危机干预
- 社会改革还是教育改革:对当前教育改革价值取向的追问
- 2021年
- 长期以来,在工具理性教育价值取向影响下,我国的教育改革被当作社会改革进行,教育改革被看作促进社会发展的工具。教育改革由各级政府主导,要求教育改革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社会发展服务,由此导致改革推进困难,改革措施不能落地,改革成效甚微甚至不了了之等问题。要使教育改革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必须转变教育改革价值取向,以价值理性为主导,遵循教育规律,社会为改革提供所需的政策支持、经费保证以及营造良好的改革氛围。
- 王鹤艳
- 关键词:教育改革社会改革教育价值取向
- 探析朋辈心理辅导体系在高校的构建被引量:2
- 2014年
- 朋辈心理辅导是非专业者为周围需要心理帮助的朋友,同学提供心理上的支持帮助,使其走出心理困境,排除心理危机的一种心理咨询方式,朋辈心理辅导近几年来已经成为高校心理辅导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实际工作中,朋辈心理辅导的优势日渐显著。构建合理,可行的朋辈心理辅导体系,将有利于更好的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 王鹤艳
- 关键词:朋辈心理辅导
- 大学生就业心理适应问题探析被引量:1
- 2013年
- 择业是每个即将步入社会的人第一个重要抉择,尤其是大学生。大学生就业后常出现适应不良带来的心理问题,如果没有及时调整心理适应能力,极可能产生就业心理问题,探析大学生就业心理的特征和提出适当的适应对策,将帮助大学生顺利实现从学生到职业人这一人生转折。
- 王鹤艳
-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