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甘再国

作品数:81 被引量:72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核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0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9篇理学
  • 12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28篇衰变
  • 14篇子核
  • 13篇重核
  • 11篇新核素
  • 11篇Α衰变
  • 11篇超重核
  • 10篇中子
  • 9篇同位素
  • 9篇
  • 8篇新同位素
  • 8篇半衰期
  • 7篇原子
  • 7篇原子核
  • 6篇衰变链
  • 6篇能级
  • 6篇缺中子
  • 6篇重离子
  • 6篇BH
  • 5篇Z
  • 4篇多核子转移反...

机构

  • 80篇中国科学院近...
  • 9篇中国科学院大...
  • 6篇南京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
  • 6篇中国科学院研...
  • 5篇兰州大学
  • 3篇北京大学
  • 2篇中国原子能科...
  • 1篇广西师范大学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新泻大学
  • 1篇日本理化学研...
  • 1篇日本原子力研...

作者

  • 80篇甘再国
  • 41篇郭俊盛
  • 32篇秦芝
  • 29篇周小红
  • 24篇刘洪业
  • 24篇范红梅
  • 21篇吴晓蕾
  • 17篇靳根明
  • 17篇袁双贵
  • 15篇何建军
  • 15篇徐瑚珊
  • 14篇黄明辉
  • 14篇石立军
  • 13篇杨维凡
  • 12篇郭斌
  • 11篇徐岩冰
  • 10篇雷祥国
  • 10篇张玉虎
  • 9篇张志远
  • 9篇黄天衡

传媒

  • 19篇高能物理与核...
  • 19篇原子核物理评...
  • 7篇核技术
  • 2篇核电子学与探...
  • 2篇核物理动态
  • 2篇第五届“超重...
  • 2篇CCAST“...
  • 1篇科学通报
  • 1篇物理学报
  • 1篇中国科学(A...
  • 1篇原子能科学技...
  • 1篇核化学与放射...
  • 1篇核科学与工程
  • 1篇中国基础科学
  • 1篇同位素
  • 1篇青岛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科学(G...
  • 1篇中国科学:物...
  • 1篇2001年放...
  • 1篇第三届中国核...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3
  • 5篇2011
  • 1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6篇2006
  • 5篇2005
  • 2篇2004
  • 8篇2003
  • 5篇2002
  • 6篇2001
  • 4篇2000
  • 6篇1999
  • 4篇1998
  • 5篇1997
8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HIAF的超重元素和核素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量子多体系统.超重核素是指考虑了壳效应才存在的原子核.探索原子核存在的电荷数和质量数极限始终是核物理研究的前沿和热点.迄今,在实验上合成和鉴别了百余种超重核素,将化学元素周期表从92号扩展至118号元素,完成了周期表上第七周期元素的填充.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High Intensity heavy-ion Accelerator Facility, HIAF)将于2025年建成并投入运行,超重元素和核素研究是其重要研究目标之一. HIAF的超导直线加速器能够提供能量可调的强流重离子束流,将为合成超重新元素和探索理论预言的超重核稳定岛提供重大机遇.本文介绍了基于HIAF的超重元素和核素研究计划,对超重核研究的现状和意义进行了综述,重点描述了基于重离子诱发的熔合反应和多核子转移反应的电磁谱仪以及实验测量装置.本文针对超重新元素和核素的合成研究、超重核结构和性质研究、超重核素产生机制研究、超重原子结构和元素化学性质研究分别进行了研究计划的介绍,最后对超重核研究的发展规划进行了总结.
周小红张志远甘再国许甫荣周善贵
关键词:超重元素重离子物理
^(230)U重离子衰变的观测
1999年
利用35MeV的质子束轰击ThO2粉末靶,通过(232)Th(p,3n)反应产生(230)Pa核,经用放射化学方法分离出(230)Pa核并制成(230)Pa→(230)U测量源.用聚乙烯对苯二酸酯固体核径迹探测器记录其发射的重离子径迹.经248天的收集,观测到了两个(230)U→(208)Ph+(22)Ne衰变事件,相对于α衰变的分支比为(1.3±0.8)×10-14.
潘强岩袁双贵杨维凡李宗伟马桃桃郭俊盛刘明义刘洪业徐树威甘再国孔登明乔际民罗紫华张沐天王书鸿
新重丰中子同位素^(239)Pa被引量:1
1995年
用50MeV/u18O离子同天然铀靶反应产生了新重丰中子同位素239Pa.用放射化学法从反应产物中分离Pa活性,通过观测239Pa及子体239U衰变所得到的结果显示:首次合成和鉴别了新重丰中子核素239Pa,并测定出239Pa的半衰期为106±30min.
杨维凡袁双贵牟万统张学谦李宗伟于暹甘再国刘洪业郭应祥赵进华雷相国郭俊盛杜一飞赵莉莉张翔
关键词:同位素
用放射性示踪法研究分离铀和铅、铋
2001年
用放射性示踪法研究了TBP -苯体系对铀和铅、铋的萃取分离。实验结果表明 ,在 6mol LHNO3 介质中用TBP -苯作为萃取剂可使铀和铅、铋达到定量分离。阴离子交换法对铀进一步纯化后 ,利用分子电镀法制得厚度为 50 0 μg cm2 的2 3 3
秦芝郭俊盛甘再国马桃桃王秀英
关键词:萃取分离
^(142)Ce的新激发态及其经验壳模型研究
2002年
利用 42 0MeV 82 Se轰击1 39La引起的深部非弹反应和在束γ谱学方法研究了1 4 2 Ce的中高自旋激发态 .识别出了激发能为 2 62 5,2 995和 3 83 4keV的 3个新能级 ,自旋、宇称分别被指定为 8+,9(- ) 和 1 1 (- ) .发现这些能级非常好地符合N=84偶偶核转晕能级的系统性 .利用经验壳模型计算了1 4 2 Ce的中高自旋激发态的激发能 ,计算结果比较好地重现了实验值 .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讨论 ,表明在1 4 2
刘忠张玉虎郭应祥周小红雷相国柳敏良罗万居何建军郑勇潘强岩甘再国罗亦孝T.HayakawaM.OshimaY.TohT.ShizimaY.HatsukawaA.OsaT.IshiiM.Sugawara
关键词:重离子原子核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充气反冲谱仪清洁、大流量真空差分系统的研制
杨晓天蒙峻储继国张素平游志明赵玉刚杨伟顺聂增森罗成马向利甘再国郭迪舟郝超英
真空差分方法是一种实现从高压强(105Pa)到低压强(可达10-10Pa)的大范围压强过渡的基本实验手段。清洁、大流量差分系统的研制是国内外粒子加速器气体靶、超重核实验装置和质谱分析等高精度实验中迫切希望解决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
关键词:离子加速器
气体喷嘴反冲传输技术及在核科学中的应用
2009年
气体喷嘴反冲传输技术是继"跑兔"装置之后发展和完善起来的适合于短寿命核素研究的一种快速而有效的在线脱束方法。它能够将短寿命核反应产物传输至远离高辐射区的低本底场所进行收集和测量。该技术已在加速器和反应堆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一种研究核反应、核谱学和合成与鉴别新元素、新核素的一种不可缺少的基本实验技术和工具。描述了气嘴系统的结构、基本原理、设计要求以及它的主要特性,特别是对系统的气体动力学机制以及各种参数对系统特性的影响等进行了讨论。最后,综述了它在核物理、核化学以及质谱学等领域的应用情况,并且给出了几个应用的典型例子。
郭俊盛林茂盛秦芝甘再国吴晓蕾范芳丽孙锡军刘洪业罗亦孝
关键词:微粒毛细管
BJ38-BGO 晶体球性能及其持性模拟实验研究被引量:1
1997年
本文主要报告了BJ38-BGO晶体球探测元的基本性能测试,以及使用60Co级联γ源和CAMAC-PC多参数数据获取技术对晶体球的总体特性模拟实验测量的研究结果。
雷祥国郭应祥孙相富孙志宇甘再国周小红刘忠罗亦孝
关键词:闪烁探测器
近代物理研究所超重核研究现状及计划被引量:4
2006年
简单描述了超重核合成的历史与国际现状,详细地介绍了近代物理研究所已经开展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并对近代物理研究所未来在超重核研究方面的研究计划进行了介绍。
徐瑚珊黄天衡孙志宇胡正国詹文龙周小红黄文学张宏斌章学恒甘再国郑川李君清马新文秦芝肖国青郭忠言李智慧张玉虎靳根明
关键词:超重核直线加速器
充气反冲核谱仪焦平面探测阵列的GEANT4模拟被引量:1
2021年
充气反冲核谱仪(SHANS)是目前国内合成缺中子锕系新核素、研究重核素α衰变性质的重要实验装置。为进一步提高焦平面探测阵列对重核素α衰变粒子和射线的探测效率,计划对现有探测装置进行升级。本文的主要工作是采用基于蒙特卡罗方法的GEANT4软件对现有的谱仪探测器阵列进行模拟,并与实验测量数据进行比较,以验证程序的准确性。结果表明,新探测系统对α衰变粒子的探测效率可达到88%左右,对能量在1 MeV的γ射线全能峰的探测效率约为7%。
温小江张志远周厚兵周厚兵李广顺王建国李广顺王建国甘再国杨华彬马龙
关键词:焦平面探测器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