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甘润良

作品数:99 被引量:220H指数:7
供职机构:南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6篇期刊文章
  • 20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1篇医药卫生
  • 7篇生物学

主题

  • 30篇肿瘤
  • 26篇胃癌
  • 23篇细胞
  • 23篇EB病毒
  • 19篇淋巴
  • 14篇淋巴瘤
  • 14篇基因
  • 11篇恶性
  • 10篇分子
  • 8篇EBV
  • 7篇凝集素
  • 7篇腺癌
  • 7篇小鼠
  • 7篇裸鼠
  • 6篇杂合性
  • 6篇胃肿瘤
  • 6篇恶性淋巴瘤
  • 6篇病理
  • 5篇肉瘤
  • 5篇细胞肉瘤

机构

  • 74篇南华大学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湖南医科大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湖南环境生物...
  • 2篇中南大学
  • 2篇广东医学院附...
  • 1篇同济医科大学
  • 1篇上海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河南医科大学
  • 1篇江门市皮肤医...
  • 1篇邵阳市第一人...

作者

  • 98篇甘润良
  • 25篇唐运莲
  • 8篇冬毕华
  • 8篇张杨
  • 8篇王丽江
  • 7篇李一琴
  • 7篇罗春艳
  • 7篇杨晓燕
  • 6篇贺荣芳
  • 6篇雷小勇
  • 6篇尹志华
  • 5篇刘小敏
  • 5篇周建国
  • 4篇彭金昀
  • 4篇章岳山
  • 4篇虞佳
  • 4篇刘芳
  • 4篇向琼
  • 4篇谢晓利
  • 4篇刘腾飞

传媒

  • 6篇衡阳医学院学...
  • 5篇医学综述
  • 5篇中国肿瘤临床
  • 5篇南华大学学报...
  • 5篇中南医学科学...
  • 3篇中华病理学杂...
  • 3篇现代生物医学...
  • 2篇诊断病理学杂...
  • 2篇中国癌症杂志
  • 2篇中国免疫学杂...
  • 2篇中华核医学杂...
  • 2篇肿瘤防治研究
  • 2篇中华消化杂志
  • 2篇医学研究杂志
  • 2篇基础医学教育
  • 2篇中国病理生理...
  • 2篇中国细胞生物...
  • 1篇微量元素与健...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生物技术

年份

  • 2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 8篇2012
  • 10篇2011
  • 11篇2010
  • 4篇2009
  • 7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 4篇2002
  • 3篇2001
  • 1篇1999
9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将分子病理学进展引入病理学教学的探索被引量:8
2014年
为了适应分子医学时代的需要,探索将分子病理学引入本科病理学课程教学中的趋势和必要性。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分子事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并且成为医疗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病理学、免疫病理学和分子病理学三者互为补充,分子病理诊断的临床应用将传统的病理形态变化延伸到疾病易感性、基因改变、临床生物学评估、信号传导途径与分子靶向治疗、对药物治疗敏感性的评价等。分子病理学进展在第八版《病理学》本科规划教材中已有新内容,因而要求掌握新的教学内容,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培养创新型医学人才。
唐运莲程爱兰甘润良
关键词:分子病理学病理学病理诊断教学改革
皮肤鳞状细胞癌Smad2和Smad7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检测Smad2和Smad7蛋白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分析其与皮肤鳞状细胞癌的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方法,检测60例皮肤鳞状细胞癌及10例正常皮肤石蜡包埋组织标本中Smad2和Smad7蛋白的表达与定位。采用图像分析技术对蛋白表达定量分析,比较正常鳞状上皮与不同分化程度鳞状细胞癌之间Smad2和Smad7蛋白表达的差异,分析Smad2和Smad7蛋白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临床Ⅰ期至Ⅲ期的表达差异。结果正常皮肤和皮肤鳞状细胞癌的胞浆中都表达Smad2和Smad7。与正常鳞状上皮相比,皮肤鳞状细胞癌中Smad2的表达明显下调,而Smad7的表达明显上调(P<0.05)。皮肤鳞状细胞癌中,临床分期从Ⅰ期到Ⅲ期,Smad2的表达逐渐降低,其中Ⅰ期与Ⅲ期及Ⅱ期与Ⅲ期之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mad7的表达虽然逐渐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mad2的表达下调及Smad7表达上调可能解除了TGF-β信号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引起TGF-β的生长抑制信号缺失,使细胞生长失去控制,导致肿瘤的发生。TGF-β信号的下游分子Smad2的表达下调与皮肤鳞状细胞癌的浸润和转移有关。
曾庆彪匡玉珍甘润良
关键词:皮肤SMAD2SMAD7
MiR-195对BEL-7402/5-FU细胞5-氟尿嘧啶耐药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miR-195对BEL-7402/5-FU细胞5-氟尿嘧啶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qRTPCR检测BEL-7402细胞与BEL-7402/5-FU细胞中miR-195的表达水平。将miR-195质粒载体瞬时转染至BEL-7402/5-FU细胞;MTT检测细胞药物敏感性的改变。结果相比于BEL-7402细胞,miR-195在BEL-7402/5-FU细胞中表达水平下调;miR-195转染组的细胞增殖抑制率较miRNA阴性对照组及未转染组明显增高。结论MiR-195能够增加BEL-7402/5-FU细胞对5-氟尿嘧啶的药物敏感性,抑制细胞增殖。
杨晓燕向琼殷杰虞佳甘润良雷小勇
关键词:5-氟尿嘧啶耐药性
EB病毒转化淋巴母细胞LMP-1,LMP-2A,LMP-2B的表达
EB病毒(EBV)是人类肿瘤病毒之一,与淋巴瘤的发生密切相关。本实验从健康献血员采集外周静脉血,分离正常人淋巴细胞,体外培养建立EBV转化的淋巴母细胞。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并比较正常人淋巴细胞与EBV转化淋巴母细胞...
罗春艳谢晓利张杨周亚东贺荣芳甘润良
关键词:EB病毒淋巴瘤
文献传递
EB病毒相关肿瘤的免疫治疗被引量:2
2011年
EB病毒与人类多种肿瘤密切相关,包括移植后淋巴细胞增生症(PTLD)、伯基特淋巴瘤(BL)、艾滋病(AIDS)、部分鼻咽癌(NPC)及霍奇金病(HD)。由于传统放化疗不良反应明显且对顽固性或复发性肿瘤疗效甚微,故肿瘤免疫治疗显得十分重要。肿瘤细胞中EBV感染特性决定了抗原表达类型及细胞免疫靶向。免疫治疗策略从剔除EBV感染B细胞,如抗-B细胞单克隆抗体,延伸至恢复正常细胞免疫,包括过继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治疗、肿瘤疫苗及基因治疗。尽管过继性CTLs治疗PTLD的先期成功,引导当今研究评估其治疗NPC和HD的可行性及有效性,但因转移T细胞短暂的持续性及肿瘤逃避机制而限制了T细胞疗法的广泛开展。此外,基于体外培养基础上的T细胞治疗,在肿瘤高发的发展中地区无法广泛应用,故肿瘤疫苗和基因治疗需进一步提高。总之,当前仍需要可从遗传学上改善输注T细胞功能及调整宿主内环境的有效策略。同理于肿瘤疫苗和基因治疗,需要一个更谨慎,适合批量生产及最终可进行人体注射的方法来发展针对EBV相关肿瘤的疫苗和基因治疗。本文综述了目前国内外针对EBV相关肿瘤免疫治疗的机制及现状。
戴永明甘润良
关键词:EB病毒免疫治疗
显微切割胃癌及癌前病变细胞分析染色体7q31.1杂合性缺失
目的:显微切割胃癌及癌前病变细胞检测染色体 7q31.1区域的杂合性缺失,绘制胃癌及癌前病变7q31.1区域等位基因缺失图谱,确定其常见最小缺失区域,探索胃粘膜上皮癌变过程中不同阶段病变细胞的分子遗传学改变,分析 7q3...
王丽江甘润良苏琦
关键词:胃癌显微切割杂合性缺失微卫星标志
文献传递
胃癌组织中幽门螺杆菌的检测及其定位分布
<正>为了明确幽门螺杆菌(Hp)在中国南方地区胃癌中的感染情况及其在胃癌组织中的定位分布,探讨Hp感染在胃癌病因发病学中的可能作用,本课题采用PCR技术检测我省本地区胃癌中Hp的感染率,Warthin-Starry(WS...
唐运莲甘润良冬毕华唐荣军
文献传递
不同部位和类型恶性淋巴瘤与EBV感染相关性研究
淋巴瘤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机体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基因突变、电离辐射等因素有关。近年来有关淋巴瘤的病毒病因颇受重视,我们先前的实验结果已证实,EBV能在人淋巴细胞(hu-PBL)/SCID嵌合体小鼠体内诱发正常人淋...
彭金昀唐运莲何洁张杨贺荣芳甘润良
文献传递
肿瘤细胞侵袭转移过程中红细胞免疫功能的改变被引量:11
1997年
肿瘤细胞侵袭转移过程中红细胞免疫功能的改变甘润良章岳山匡希文胡平玲(衡阳医学院肿瘤研究所,衡阳421001)作者简介:甘润良,男,34岁,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肿瘤转移方面研究;章岳山,男,31岁,硕士研究生红细胞免疫系统的发现开拓了免疫学研究...
甘润良章岳山匡希文胡平玲
关键词:肿瘤转移红细胞免疫
EBV相关胃癌临床及病理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3年
癌细胞中存在EB病毒的胃癌被称为EBV相关胃癌(EBVaGC),约占全部胃癌的9%,男性居多,好发于近侧胃,以弥漫型为主,分为三种组织学亚型:淋巴上皮瘤样癌、克隆氏病样淋巴反应性癌和普通型腺癌。大量的CD3+和CD8+TILs以及成熟的CD83+树突状细胞的存在是EBVaGC的局部免疫特征。EBVaGC属于EBV潜伏I型,表达的病毒潜伏期基因有EBNA1、EBERs、LMP2A和BARTs。此外,EBVaGC也显示出一些特殊的分子异常,其中主要的是整体的和非随机的癌症相关基因的启动子区域CpG岛甲基化,如P16、P73和E-cadherin,通常这些基因的表达下调。
谭美英甘润良
关键词:EBVEBV相关胃癌DNA甲基化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