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鸣

作品数:1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异丙酚
  • 1篇凝血
  • 1篇凝血机制
  • 1篇切除
  • 1篇切除术
  • 1篇全麻
  • 1篇全子宫
  • 1篇全子宫切除
  • 1篇全子宫切除术
  • 1篇子宫
  • 1篇子宫切除
  • 1篇子宫切除术
  • 1篇腹腔
  • 1篇腹腔镜
  • 1篇腹腔镜全子宫...
  • 1篇腹腔镜全子宫...
  • 1篇丙酚

机构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1篇丁旭
  • 1篇田鸣
  • 1篇赵志丹

传媒

  • 1篇中国医刊

年份

  • 1篇2011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全麻下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对凝血机制影响的观察
2011年
目的观察全麻下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ASA Ⅰ或Ⅱ级妇科择期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采用全凭静脉全麻,观察时间为入室后(T_0),气管插管后5分钟(T_1),气腹后15分钟(T_2),气腹后1小时(T_3),手术结束时(T_4)。应用Sonoclot分析仪监测,活化凝血时间(Act)、凝集速率(Clot Rate,CR)、血小板功能(PF)。并在T_0、T_1、T_2分别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单位(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G)、凝血酶时间(TT)。结果所有患者T_1、T_2、T_3、T_4的ACT值分别与T_0相比均降低,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T_1和T_2的PT值及INR值与T_0相比均明显增高,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T_1的APTT、值及TT值与T_0相比均降低,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全身麻醉下腹腔镜手术病人从入室后至手术结束,随着手术时间的延长血液有逐步高凝的倾向。
丁旭赵志丹田鸣
关键词:腹腔镜异丙酚全子宫切除术凝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