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白渊翰

作品数:13 被引量:58H指数:5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精神分裂症
  • 4篇分裂症
  • 3篇应激
  • 3篇首发
  • 3篇齐拉西酮
  • 3篇精神分裂症患...
  • 2篇抑郁
  • 2篇抑郁症
  • 2篇应激障碍
  • 2篇早期干预
  • 2篇治疗抑郁症
  • 2篇帕罗西汀
  • 2篇细胞
  • 2篇干预
  • 2篇PERK1/...
  • 2篇创伤
  • 2篇创伤后
  • 2篇创伤后应激
  • 2篇创伤后应激障...
  • 2篇大鼠行为

机构

  • 13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陕西中医药大...

作者

  • 13篇白渊翰
  • 12篇谭庆荣
  • 7篇彭正午
  • 6篇薛昀赟
  • 5篇王化宁
  • 4篇陈云春
  • 3篇乔昱婷
  • 3篇杨帆
  • 2篇孙润珠
  • 2篇陈怡环
  • 2篇王卓
  • 2篇郭力
  • 2篇王磊
  • 1篇张娅玲
  • 1篇李巧兰
  • 1篇王怀海
  • 1篇张雅红
  • 1篇武文珺
  • 1篇席敏
  • 1篇张瑞国

传媒

  • 3篇神经疾病与精...
  • 2篇中华行为医学...
  • 2篇中华医学会精...
  • 1篇中华精神科杂...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精神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6
  • 8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青少年首发双相情感障碍精神病性症状特点及对诊断的影响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探讨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首次发作时症状特点、精神病性症状的特征及诊断情况,为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的及时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对2010年1月1日~2015年10月31日于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心身科住院,年龄13~17岁,诊断为首次发作双相情感障碍的119例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精神病性症状的特点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首次就诊误诊86例,占72.26%;其中,躁狂发作误诊14例,出现精神病性症状的为12例,误诊8例(66.67%);抑郁发作误诊71例,伴精神病性症状的为26例,误诊24例(92.31%).混合发作误诊1例,且伴精神病性症状.在首次发作的双相障碍的患者中,精神病性症状出现最频繁的为关系妄想(27例),其次为幻觉(10例).结论精神病性症状对于首次为抑郁发作的青少年患者来说对确诊双相情感障碍的意义更大.青少年双相请障碍患者出现精神病性症状的形式、内容广泛.重视精神病性症状在青少年双相障碍中的诊断作用,对提高双相障碍的识别率、诊断率有重大意义.
武文珺张瑞国王莹白渊翰王化宁
关键词:双相情感障碍青少年精神病性症状
齐拉西酮早期干预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模型大鼠行为的改善作用及机制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观察齐拉西酮早期干预对改良单次延长应激(single prolonged stress and foot shock,SPS&S)模型大鼠行为的改善作用及大脑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hosphorylatedextracellularsignal-reg-ulated protein kinase,pERK1/2)表达的影响。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齐拉西酮组以及齐拉西酮+U0126组,每组6只。对照组正常饲养;模型组为SPS&S处理组;齐拉西酮组为SPS&S造模结束后,每天灌胃齐拉西酮(2.5ms/kg),连续7d;齐拉西酮+U0126组为SPS&S造模结束后,连续7d给予齐拉西酮,并在每次齐拉西酮灌胃后0.5h,腹腔注射U0126(MEK1/2抑制剂)(0.5ms/kg)。各组在处理结束24h后,采用旷场和高架十字迷宫检测大鼠行为表现,并且在行为实验完成后处死大鼠,以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大脑pERK1/2的表达水平。结果在旷场实验中,模型组大鼠水平活动度,中央活动次数[分别为(76.23±54.76)cm,(4.60±1.14)次]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43.77±74.22)cm,(12.404-3.36)次]和齐拉西酮组[分别为(274.98÷83.56)cm,(12.00±2.92)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与齐拉西酮+U0126组[分别为(138.14±41.98)cm,(5.00±1.58)次]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高架十字测试中,各处理组在大鼠开臂进入次数和停留时间上的差异性与旷场实验的结果一致。Westernblot结果显示,模型组pERK1/2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和齐拉西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齐拉西酮能改善PTSD动物的焦虑样行为,而且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上调pERK1/2的表达实现的。
王磊杨帆陈怡环白渊翰乔昱婷彭正午谭庆荣
关键词:齐拉西酮创伤后应激障碍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单次延长应激对大鼠惊跳反射和弱刺激抑制的影响
目的惊跳反射(Acoustic Startle Reflex,ASR)是指突然出现的一个强感觉刺激(听觉、视觉、触觉等)引起许多物种发生的屈曲与伸直反射,若在此刺激之前一定时间间隔内,通常是30-500ms,给予一个不引...
白渊翰薛昀赟谭庆荣
文献传递
单次延长应激对大鼠惊跳反射和弱刺激抑制的影响
2012年
目的初步探讨单次延长应激后大鼠惊跳反射和弱刺激抑制变化情况。方法6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阴性对照1,7,14d组,应激1,7,14d组,每组10只大鼠。阴性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处理,应激组接受单次延长应激。阴性对照1d组和应激1d组、阴性对照7d组和应激7d组、阴性对照14d组和应激14d组分别在在应激后第2,8,15天接受惊跳反射和弱刺激抑制测试。结果阴性对照1,7,14d组惊跳反射和弱刺激抑制实验结果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激1d组惊跳反射[(92.49±31.54)g,P〈0.05]高于阴性对照1d组[(64.48±17.95)g],但其弱刺激抑制[(28.60±29.02)%,P〈0.05]低于阴性对照1d组[(41.60±15.10)%];应激7d组和阴性对照7d组惊跳反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激7d组弱刺激抑制[(17.95±31.79)%,P〈0.05]低于阴性对照7d组[(41.30±12.79)%];应激14d组和阴性对照14d组惊跳反射结果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激14d组弱刺激抑制[(13.71±32.48)%,P〈0.05]低于阴性对照14d组[(41.16±12.25)%]。结论大鼠凉跳反射的增加存在于应激后早期,而弱刺激抑制的损害在应激后早期出现,并在应激后持续较长时间。
白渊翰杨帆王磊彭正午谭庆荣
盐酸度洛西汀肠溶片治疗抑郁症的临床对照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评价盐酸度洛西汀肠溶片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符合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Ⅳ)的门诊抑郁症患者50例,随机分为盐酸度洛西汀肠溶片组(实验组)26例和盐酸帕罗西汀片组(对照组)24例,治疗8周。分别于基线期和治疗第1、2、4、6、8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以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副作用。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HAMD-17、HAMA总分与基线相比均存在非常显著差异(P<0.01),但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有效率为88.5%,临床缓解率61.5%,对照组有效率为83.3%,临床缓解率62.5%,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57.7%,对照组为54.2%,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度洛西汀肠溶片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安全性及治疗抑郁症伴焦虑的疗效均与盐酸帕罗西汀片相当,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抑郁药。
周平陈云春王怀海郭力张雅红白渊翰王化宁谭庆荣
关键词:抑郁症度洛西汀帕罗西汀
盐酸文拉法辛和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被引量:19
2012年
目的比较盐酸文拉法辛和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9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盐酸文拉法辛组和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组。盐酸文拉法辛治疗剂量150~225mg/d,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剂量10~20mg/d,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以及副反应评定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观察时间为期8周。结果两组药物在治疗终末期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第6周末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组HAMD/HAMA总评分低于盐酸文拉法辛组(P〈0.05)。结论盐酸文拉法辛与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对抑郁症患者均有较好的疗效,安全性一致,但是后者起效更快。
郭力白渊翰孙润珠乔昱婷闵妍陈云春谭庆荣
关键词:抑郁症盐酸文拉法辛草酸艾司西酞普兰
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惊跳反射弱刺激抑制的临床研究
目的惊跳反射弱刺激抑制(prepulse inhibition PPI)是指在强的、能引起惊跳反射的刺激前30-500毫秒呈现一个弱的、不引起惊跳反射的刺激,由于这个弱刺激的存在,会降低强刺激所引起的惊跳反射的强度。这种...
薛昀赟白渊翰王卓谭庆荣
文献传递
齐拉西酮对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对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诱导的PC12细胞活性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以NGF诱导后的PC12细胞作为细胞模型,分为不同剂量齐拉西酮组(5μM、10μM、20μM、50μM)和对照组(含5%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分别培养24h。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检测PC12细胞活性,免疫细胞化学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以及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hosphorylated extracellular single-regulated kinase,pERK)1/2的表达水平。结果仅20μM、10μM齐拉西酮组的PC12细胞活性分别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细胞化学观察同样显示,仅10μM、20μM齐拉西酮组的pERK1/2的表达水平分别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μM齐拉西酮组与其它齐拉西酮组的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Western blotting进一步证实了该结果。结论齐拉西酮能提高PC12细胞的活性,并上调pERK1/2的表达。提示齐拉西酮可能通过保护神经元活性发挥作用,而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途径实现的。
彭正午薛昀赟白渊翰张娅玲孙润珠王化宁谭庆荣
关键词:PC12细胞齐拉西酮PERK1/2
首发及复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惊跳反射弱刺激抑制的比较
目的惊跳反射弱刺激抑制(PPI)是指在强的、能引起惊跳反射的刺激前30-500毫秒呈现一个弱的、不引起惊跳反射的刺激,由于这个弱刺激的存在,会降低强刺激所引起的惊跳反射的强度。这种抑制现象的自然出现与感觉运动门控通道的功...
薛昀赟王化宁彭正午白渊翰谭庆荣
齐拉西酮早期干预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模型大鼠行为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目的 观察齐拉西酮早期干预对SPS&amp;S模型大鼠行为的改善作用及对大脑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hosphorylated 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protein kinase, ...
王磊杨帆陈怡环白渊翰乔昱婷彭正午谭庆荣
关键词:齐拉西酮PTSDPERK1/2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