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白皓

作品数:6 被引量:48H指数:3
供职机构:榆林市第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骨折
  • 4篇疗效
  • 3篇手术
  • 3篇手术治疗
  • 2篇四肢
  • 2篇四肢骨
  • 2篇四肢骨折
  • 2篇外科
  • 2篇外科学
  • 2篇临床治疗效果
  • 2篇脊柱
  • 2篇股骨
  • 1篇胸腰椎
  • 1篇胸腰椎不稳定...
  • 1篇胸椎
  • 1篇腰椎
  • 1篇腰椎不稳
  • 1篇腰椎不稳定
  • 1篇药物治疗
  • 1篇远端

机构

  • 6篇榆林市第一医...
  • 2篇北方医院
  • 1篇绥德县医院

作者

  • 6篇白皓
  • 2篇白卫国
  • 2篇裴东红
  • 2篇高军红
  • 2篇张俊荣
  • 2篇陈东伟
  • 2篇师晓峰
  • 2篇李进龙
  • 2篇白旭东
  • 1篇田耕

传媒

  • 2篇陕西医学杂志
  • 2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年份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21例布氏杆菌性脊柱炎的诊断及综合治疗疗效观察被引量:16
2012年
目的探讨布氏杆菌性脊柱炎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鉴别诊断水平。观察药物与手术综合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21例布氏杆菌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表现、体征、影像学特点、实验室及病理检查等情况。采用利福平和四环素及链霉素联合药物治疗的同时,均采取一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其中3例加内固定治疗。结果 (1)21例均有与羊、羊皮、羊肉接触史。本组病例均有发热,多为典型波浪热。腰部疼痛7例,脊柱,四肢大关节及肌肉痛14例,经治疗后均遗有位置固定的腰痛;均有乏力,多汗,食欲减退,消瘦。(2)布氏杆菌性脊柱炎病灶除1例为T_(11-12)余均分布于腰椎。骨破坏灶小而多发,多局限于椎体边缘。病灶周围明显硬化、增生,新生,骨组织中有新破坏灶形成。椎间隙变窄较结核轻,少或无椎旁脓肿形成,无死骨形成。(3)化验布氏杆菌试管凝集试验均为阳性。虎红平板凝集试验15例+++、4例++、2例+。血沉增快21例,为35~110mm/h。(4)超声检查见肝脾肿大6例,腹腔间隙积液3例,(5)病灶清除后均留标本送病理检查符合布氏杆菌性脊柱炎之诊断。(6)对初治6例和复治15例均采用利福平、四环素,链霉素药物治疗的同时行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或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后疼痛即刻缓减,2周疼痛消失,血沉开始下降。2~3个疗程血沉恢复正常,布氏杆菌试管凝集试验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转为阴性。结论布氏菌杆性脊柱炎可以通过接触史、典型的临床表现、影像特点、特殊的实验室检查及病理检查明确诊断,采用利福平、四环素、链霉素联合治疗的同时手术综合治疗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
张俊荣裴东红师晓峰白卫国余慧平李进龙白皓高军红白旭东
关键词:布氏杆菌脊柱炎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股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66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对比观察锁定钢板和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收集股骨远端骨折患者66例,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34例,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32例。结果:锁定钢板组优良率91.18%,微创内固定系统组优良率90.6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内固定采用锁定钢板和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股骨远端骨折均可收到较好疗效。
陈东伟白皓
关键词:股骨骨折外科学
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在治疗四肢骨折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25
2014年
目的:对在四肢骨折中应用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探讨。方法:将45例四肢骨折患者纳入到本次选择范围中,对全部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其中25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其余2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钢板内固定治疗,分别对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均长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2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优良率低于观察组,2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四肢骨折中应用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疗效显著,能够加快患者的骨折功能恢复速度。
白皓陈东伟田耕
关键词:四肢骨折临床治疗效果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应用
2014年
目的:对在四肢骨折患者中应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将60例接受四肢骨折治疗的患者纳入到本次选择范围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治疗方式为解剖钢板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的治疗方式为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分别对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治疗优良率为76.67%,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6.67%,2组患者临床疗效具有显著差异( 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四肢骨折患者中应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疗效好,安全性高。
陈东伟白皓
关键词:四肢骨折锁定加压钢板临床治疗效果
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带股方肌骨瓣转移治疗股骨颈骨折42例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总结空心加压螺钉固定、股方肌骨瓣转移治疗有移位的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探讨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2005年1月~2011年5月对有移位的股骨颈骨折42例,采用切开复位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股方肌肌骨瓣转移。同时重视术前牵引、手术时机、良好复位及术后治疗等相关环节。结果:治愈36例,治愈率达85.71%。好转3例。未愈:3例,骨折愈合,术后12~18个月头坏死,头坏死率7.14%。结论:切开复位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股方肌骨瓣转移治疗股骨颈骨折具有损伤小,固定牢靠,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张俊荣师晓峰白皓裴东红余慧平高军红白旭东李进龙白卫国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空心加压螺纹钉股方肌骨瓣
胸腰椎不稳定骨折手术治疗86例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胸腰椎不稳定骨折的有效手术方法。方法:收集有完整临床及随访资料的胸腰椎不稳定骨折86例,A组44例采用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B组42例采用后路短节段通用脊柱系统(USS)骨折内固定术及伤椎内植骨术。结果:随访10~36月,X线检查示内固定位置良好,伤椎内及椎板间植骨充分,均达到骨性融合,椎间隙高度及胸腰椎生理曲度及脊柱序列恢复满意,术后1周、1年伤椎前后缘高度比值较术前明显改善,平均Cobb’s角(度)得到明显改善。但手术前后伤椎体前后缘高度比、Cobb’s角相比较,B组优于A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后路短节段USS骨折内固定术及伤椎内植骨为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的有效方法。
白皓陈东伟
关键词:胸椎腰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