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珍珠 作品数:26 被引量:77 H指数:5 供职机构: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南省卫生厅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诊断甲状腺肿瘤的价值评析 :评价分析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诊断甲状腺肿瘤的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66例甲状腺肿瘤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33例患者采用颈淋巴穿刺细胞学... 邱晓娣 潘翔珍 梁群英 秦珍珠关键词:甲状腺肿瘤 树突状细胞在结肠癌细胞SW620上清液作用下内皮样分化倾向的研究 研究背景: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在机体的免疫应答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的细胞群体,其传统的抗原提呈功能近年来已得到广泛的研究。DC的APC功能即在体内激活T细胞反应。DC不仅提成抗原给未致敏的T... 秦珍珠关键词:结肠癌 树突状细胞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定向分化 文献传递 胃镜下活检在胃黏膜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胃镜下活检在胃黏膜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N)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87例行胃镜活检并诊断为HGIN的患者,收集和对比患者术前胃镜下活检结果以及术后病理组织学结果。结果:87例患者术前胃镜活检检查结果均显示为HGIN,其中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31例,原位癌患者56例。而术后病理组织学诊断有67例符合HGIN诊断,其中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25例,原位癌患者42例;胃癌20例,其中非原位癌的早期胃癌11例,进展期胃癌9例。术前胃镜下活检的结果和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胃镜下活检对于HGIN患者的诊断在临床工作中应多点取材,同时联合术后病理组织学诊断,从而提高对胃黏膜HGIN的诊断率。 邱晓娣 潘翔珍 梁群英 秦珍珠关键词:胃镜活检 胃黏膜 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病理活检 胃癌 乳腺叶状肿瘤并导管内癌及混合性浸润性导管癌伴产生软骨基质的癌一例病理分析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叶状肿瘤并导管上皮癌变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综合分析研究1例叶状肿瘤并上皮成分癌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大体图像、HE形态、免疫组化特征及会诊资料等,了解该肿瘤的病理特征。结果患者为叶状肿瘤并导管内癌及混合性浸润性导管癌产生软骨基质的癌。结论叶状肿瘤可以伴有导管内癌,甚至是浸润性癌。按规范要求,对较大肿瘤多取材,小标本全部取材,结合免疫组化等检查及会诊有助于少见肿瘤病理类型的发现与诊断。 秦珍珠 张玉文 王丹 窦颖 邱晓娣关键词:乳腺叶状肿瘤 导管内癌 浸润性癌 Survivin和E-cadherin在非特殊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Survivin和E-cadherinherin在非特殊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Survivin和E-cadherin在120例非特殊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A组)、120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B组)及120例乳腺癌旁正常乳腺组织(C组)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联系以及乳腺癌组织中Survivin和E-cadherin间的相关性。结果 A组Survivin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5),E-cadherin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B组和C组(P<0.05);Survivin和E-cadherin的阳性表达率与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临床病理指标中的临床分期、淋巴结癌转移、病理类型有相关性(P<0.05),A组中Survivin和E-cadherin的阳性表达率存在负相关(r=-0.697,P<0.05)。结论 Survivin和E-cadherin的表达在浸润性导管癌中有着重要作用,对评估其恶性程度和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 秦珍珠 王丹 张玉文关键词:SURVIVIN 浸润性导管癌 乳腺小叶型腺肌上皮瘤临床病理分析 2023年 目的 探讨乳腺小叶型腺肌上皮瘤(Adenomyoepithelioma,AME)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收集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3月-2020年7月确诊的5例AME的临床病理资料,调阅病理切片,免疫组化法检测相应指标表达情况,并查阅相关文献总结其临床病理学特征。结果 5例组织学形态均为小叶亚型腺肌上皮瘤,2例术中冰冻诊断误诊为低级别导管内癌及小叶原位癌。组织学上主要由增生的肌上皮和腺上皮间质构成,各成分因病例不同而变化,增生的肌上皮形态不一,围绕被覆腺腔上皮的小腺腔,腔内可见坏死样物,免疫组化显示腺上皮表达CK、CK7,肌上皮表达P63、Calponin、S-100、CK5/6。5例ER和PR染色阴性或灶状弱阳性,HER-2均为阴性,Ki-67指数约10%-30%。5例均行手术切除治疗,术后未行进一步辅助治疗,截至末次随访,5例患者均未发生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 乳腺小叶型AME是一种少见的乳腺病变,形态学上多种多样,在术中及常规病理诊断中极易误诊为导管内癌、小叶瘤变及浸润性癌,了解其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特点,可有效减少误诊。 张玉文 李晓丽 秦珍珠 李晓旭关键词:腺肌上皮瘤 乳腺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预后关系 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结肠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特征及其与结肠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回顾性研究1995~2005年120例有临床随访资料的结肠癌组织中VEGF蛋白的表达情况,应用卡方检验分析结肠癌组织中VEGF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并通过生存分析计算结肠癌组织中VEGF不同表达组的总生存率。结果:VEGF在结肠癌组织中阳性表达主要位于肿瘤黏膜细胞胞浆内。VEGF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结肠癌患者的Dukes分期、复发及远处转移呈正相关(P<0.05)。VEGF表达阳性及阴性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46.4%和76.5%,两组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VEGF的表达与结肠癌患者Dukes分期、复发及远处转移呈明显正相关,其高表达提示预后不良。 秦珍珠 冯爱菊 张玉文 刘秀芹关键词:结肠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免疫组化 预后 子宫内膜癌MRI多模态表现与临床病理对照研究 被引量:13 2020年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常规MRI、DWI和动态增强扫描临床特征及其与病理对照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7月在我院诊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132例,术前进行常规MRI、DWI、DCEMRI扫描,评估不同成像方法临床影像特征以及子宫内膜肌层浸润和术前分期情况,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其检查结果与病理分级关系。结果 DWI诊断病灶浸润深度与术后病理结果比较,灵敏度与特异度高于常规MRI与DCE-MRI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MRI诊断ⅠA期36例(66.66%)、ⅠB期28例(73.68%)、Ⅱ期17例(60.71%)、Ⅲ期7例(58.33%),与病理一致性检验结果Kappa值=0.691,P=0.000;DWI诊断ⅠA期45例(83.33%)、ⅠB期34例(89.47%)、Ⅱ期24例(85.71%)、Ⅲ期12例(100.00%),与病理结果一致性检验结果K a p p a值=0.825,P=0.000;DCE-MRI诊断ⅠA期41例(75.92%)、ⅠB期32例(84.21%)、Ⅱ期20例(71.42%)、Ⅲ期10例(83.33%),与病理结果一致性检验结果Kappa值=0.777,P=0.000。结论 DWI较常规MRI与DCE-MRI对子宫内膜癌患者浸润状态及分期判断效能更高,与病理结果一致性较好。 王丹 秦珍珠 梁运霞 张玉文 陈琪璇关键词:动态增强扫描 子宫内膜癌 病理分期 肌层浸润 子宫内膜增生与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病理分析 2017年 目的:研讨子宫内膜增生(EH)及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EIN)的临床病理表现,以提高临床在此方面的诊治水平。方法:对我院妇科200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集的358例EH刮宫标本进行综合回顾与分析,了解EIN的病理表现及两者之间存在的关联。结果:在各类型EH标本中,EIN的发病率各有不同。其中复杂性EH伴不典型增生标本中,EIN发病率为89.5%%,相比单纯性EH、单纯性EH伴不典型增生、复杂性EH的3.6%、7.1%和14.3%均显著增高,统计学成立(P<0.05)。结论:与其他类型EH相比,复杂性EH伴不典型增生患者发生EIN的概率往往较高,因此明确把握EIN的病理表现,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EH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邱晓娣 秦珍珠 王丹 张玉文关键词:子宫内膜增生 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 临床病理 结肠癌组织微环境对树突状细胞的影响 2008年 目的探讨结肠癌组织匀浆上清液模拟肿瘤微环境对人树突状细胞(DC)分化发育的影响,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制备新鲜结肠癌及癌旁组织匀浆上清液。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含重组人粒细胞一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和rhIL-4的1640培养液诱导DC,第2天在此基础上设结肠癌匀浆上清组、癌旁组织匀浆上清组、VEGF-A组及正常DC组,第4天加入结肠癌细胞株SW620抗原,第6天加入脂多糖,第8天收集各组细胞。ELISA检测肿瘤组织匀浆上清液中VEGF-A含量。观察DC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免疫表型,RT-PCR检测CD1a表达,CCK-8检测T细胞增殖率及杀伤率。结果结肠癌组织匀浆上清VEGF-A含量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与正常DC组相比,结肠癌匀浆上清组细胞形态明显受到抑制,数目减少,表面抗原表达率明显下降(P〈0.01),混合淋巴细胞反应能力及杀伤力也明显下降(P〈0.01);而VEGF-A组细胞数目及形态与正常DC组相比无明显改变,对所检测的DC表面抗原并无明显抑制(P〉0.05),但在功能实验中它却起到了明显抑制T细胞增殖及杀伤功能的作用。结论结肠癌组织匀浆上清液所模拟的微环境对DC的诱导分化及功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该过程中VEGF-A起到抑制T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但该作用并非通过抑制DC共刺激分子表达而实现。 路静 赵继敏 赵军 黄幼田 杨洪艳 秦珍珠 白睿华 赵明耀 董子明关键词:树突状细胞 结肠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细胞毒性T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