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笙 作品数:53 被引量:272 H指数:8 供职机构: 广东省中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澳门特别行政区科学技术发展基金 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 广东省中医药局建设中医药强省科研课题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黄芩苷对甲型流感病毒PR8株的体外抑制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不同来源黄芩苷对甲型流感病毒PR8株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制备流感病毒空斑模型,通过预防保护(病毒吸附前给药)和治疗(病毒吸附后给药)两种模式观察黄芩苷对流感病毒不同阶段的抑制作用并结合神经氨酸酶抑制试验寻找其可能... 秦笙 莫自耀 招穗珊 关文达 王玉涛 杨子峰 伍时冠关键词:体外抑制作用 甲型流感病毒 黄芩苷 ITS基因测序对须癣毛癣菌的鉴定分析 2016年 目的探讨ITS基因测序对须癣毛癣菌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的可行性,以确定致病菌株的种属。方法从病人头皮及头发分离出一株真菌,采用直接涂片镜检和培养的方法,观察其镜下形态和菌落特征,同时取纯培养物进行普通PCR,PCR产物经1%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Tanon-3500凝胶成像系统进行鉴定,收集目的片段进行ITS基因测序。结果本菌的镜下形态和培养特征与其他毛癣菌属极其相似,难以直接鉴定分离菌为须癣毛癣菌,将其纯培养后用真菌通用引物ITS4、ITS5进行PCR扩增,所得的扩增片段大小约700 bp,将目的片段送至公司进行双向测序,测序结果经Blast比对,须癣毛癣菌与之相符率达99.5%。结论 ITS基因测序可以准确鉴定从临床分离的须癣毛癣菌。 陈富 张伟铮 屈平华 李松 秦笙 罗燕芬关键词:须癣毛癣菌 PCR技术 白藜芦醇抗柯萨奇病毒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2 2011年 在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 E6)上接种柯萨奇B2病毒,采用细胞病变抑制法(Cytopathic effect inhibition Assay)和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在预防、治疗和直接作用3种试验模式下探讨白藜芦醇体外对柯萨奇病毒的抑制作用。白藜芦醇体外抗病毒药效显示:(1)预防模式对柯萨奇病毒无抑制作用;(2)治疗和直接作用模式对柯萨奇病毒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且治疗模式(抑制率为71.5%)效果优于直接作用(抑制率为41.5%)。说明白藜芦醇对柯萨奇病毒具有体外抑制作用,其可能通过多个途径抑制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的复制。 叶劲松 关文达 招穗珊 杨子峰 王玉涛 秦笙 伍时冠 潘思华 占扬清 谢慧珺关键词:白藜芦醇 柯萨奇病毒 广州地区2009年乙型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特征分析 2011年 根据抗原性和基因特异性的差异,乙型流感病毒可分为B/Victoria/2/87系(Victoria系)和B/Yamagata/16/88系(Yamagata系)。血凝素(HA)基因与该病毒的进化趋势相关,HA的抗原变异主要发生在HA1区域, 董婉妮 关文达 廖伟娇 罗翌 王玉涛 秦笙 占扬清 张雪 黄群娣 招穗珊 周荣 莫自耀 杨子峰关键词:乙型流感病毒 血凝素 基因 广州地区下呼吸道感染老年患者非典型病原体与病毒检测及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广州地区下呼吸道感染老年患者的非典型病原体与病毒分布及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14年9月~2015年7月广东省中医院住院患者290份60岁以上诊断为下呼吸道感染的老年患者血清标本,进行九项病原体Ig M抗体检测,并对患者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病原学分布:290例患者中共检测病原体阳性71份,总阳性率为24.5%。检出以肺炎支原体为主,共34例(11.7%),其余分别为嗜肺军团菌血清1型10例(3.4%);乙型流感病毒8例(2.7%);Q热立克次体、呼吸道合胞病毒各6例(2.0%);肺炎衣原体3例(1.0%);未发现腺病毒和副流感病毒1~3型病毒感染。混合感染17例(5.8%),其中双重感染13例,以肺炎支原体合并甲型流感病毒为多见;三重感染4例。临床特征:广州地区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男女比例1.45∶1,平均年龄为(77.0±6.8)岁,以发热、咳嗽、咳痰、气促为主要临床症状,肺部实变体征的比例为75.8%(220/290)。结论引起广州地区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的非典型病原体以肺炎支原体为主,其他病原体散发。不同非典型病原体和病毒感染的老年患者多见发热,伴有明显的全身和呼吸道症状,肺部感染多见。 秦笙 练立婷 王维亮 陈富 李际强 吴泽 陈茶关键词:老年人 下呼吸道感染 一种新贴壁细胞冻存液的研发与评价 2022年 目的评价一种新的贴壁细胞冻存液。方法使用含7.5%二甲基亚砜(DMSO)(V/V%)、17.5%丙二醇(V/V%)、2.5%聚乙二醇(V/V%)、10%胎牛血清(FBS)(V/V%)的达氏修正依氏培养液(DMEM)作为新型冻存液,对MDCK、LLC-MK2、HEp-2等3种贴壁细胞进行冻存实验。实验分常规冻存组、贴壁细胞冻存对照组和贴壁细胞冻存组,通过观察细胞形态并以HEp-2细胞为典型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利用细胞病变法及免疫荧光法检测复苏的贴壁细胞对甲型流感病毒、副流感3型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敏感性变化。结果3种贴壁细胞冻存组复温后细胞保持完整的单层贴壁状态,与常规冻存组细胞复苏培养3 d后的新鲜贴壁细胞形态一致;3种贴壁冻存对照组细胞复苏后其细胞大量死亡,数量急剧减少,细胞间隙增大,细胞呈破碎样。生长曲线结果显示HEp-2贴壁细胞冻存组一直保持5×10^(5)/mL水平。对上述病毒的敏感性检测中,贴壁细胞冻存组呈现出典型的细胞病变;感染甲型流感病毒的MDCK贴壁冻存细胞荧光呈胞浆颗粒型或细胞核均质型;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的HEp-2贴壁冻存细胞荧光呈胞浆颗粒型,合胞体中亦可见小块包涵物染荧光;感染副流感3型病毒的LLC-MK3贴壁冻存细胞荧光呈胞浆颗粒型强绿色荧光。结论新研发的贴壁细胞冻存液可用于多种贴壁细胞的原位冻存,能保持细胞活力和对病毒的敏感性,为大批量即用型细胞产品的开发应用奠定基础。 刘思景 李雪 张咏怡 李柳郡 邱峰 梅晓雯 余佳蓓 秦笙关键词:贴壁细胞 MDCK细胞 HEP-2细胞 黄芩苷抗呼吸道合胞病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研究黄芩苷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的BALB/c小鼠干扰素(IFN)-α及IFN-β表达的干预作用,探讨其抗病毒机制。方法建立BALB/c小鼠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模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小鼠肺组织IFN-α及IFN-β的水平。结果黄芩苷能明显增加RSV感染BALB/c小鼠的IFN-α及IFN-β的表达。结论黄芩苷在小鼠体内可以通过调控IFN的表达来发挥抗RSV的作用。 詹铀超 秦笙 陈富关键词:黄芩苷 抗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 干扰素-Α 干扰素-Β 应用空斑形成法检测五种不同细胞对肠道病毒71型的敏感性 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建立肠道病毒71型(EV71)的空班形成方法,并比较BGM、VeroE6、MRC-5、HEp-2及A549五种细胞对EV71病毒的敏感性.方法:将不同稀释浓度的EV71病毒接种到五种细胞,分别覆盖三种不同的培养物,孵育一定时间后固定染色,比较出斑效果;以新建空斑形成法测定五种细胞感染EV7124-96h后培养液滴度,计算空班形成单位(pfu).结果:在五种细胞中,BGM和VeroE6覆盖琼脂糖凝胶的EV71可形成针尖样空班;覆盖1%甲基纤维素的EV71可形成直径大约1mm圆形或类圆形空班,形成空斑单位最多,病毒滴度分别达2.87×109pfu/L和1.65×109pfu/L;覆盖1.2%艾维素的EV71在BGM细胞中可形成直径大约0.5mm类圆形空斑,在VeroE6细胞中形成针尖样空斑;其他细胞均形成针尖样空斑.结论:空斑形成方法可对肠道病毒进行定量检测,BGM及VeroE6细胞为EV71的敏感细胞. 杨子峰 秦笙 莫自耀 关文达 王玉涛关键词:肠道病毒71型 细胞 黄芩素对朊蛋白PrP106-126片段引起的神经毒性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利用PrP106-126多肽感染的SH-SY5Y细胞,探究黄芩素对PrP106-126引起的神经毒性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SH-SY5Y细胞按照不同的处理分成细胞对照组、药物对照组、PrP106-126对照组、PrPScr对照组、黄芩素作用组。采用细胞病变法及MTT法检测PrP106-126对SH-SY5Y细胞形态和活性的影响,采用MTT法检测黄芩素抑制PrP106-126多肽神经毒性的药效,TUNEL法检测黄芩素对PrP106-126多肽所致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与细胞对照组比较,PrP106-126感染的SH-SY5Y细胞形态明显不同,可见细胞折光性变强,细胞聚集呈破碎样。与PrPScr对照组比较,PrP106-126感染的细胞抑制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rP106-126对照组比较,在治疗模式和预防模式中黄芩素作用组细胞增殖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细胞对照组比较,PrP106-126对照组的细胞凋亡指数(AI)明显升高(P<0.01);与PrP106-126对照组比较,黄芩素作用组的细胞AI明显降低(P<0.05)。结论黄芩素在体外对朊病毒具有治疗和预防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细胞凋亡有关。 秦笙 彭健愉 柏彩英 郑水兰 蓝锴 曹楠楠 程招敏 周强关键词:黄芩素 SH-SY5Y 神经保护 广州地区ST17无乳链球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及快速鉴定 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ST17无乳链球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运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 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 MS)建立其快速筛查方法。方法收集侵袭性无乳链球菌98株,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和分子血清学分型,进行药敏试验并检测红霉素和克林霉素耐药基因(ermB、ermA/E、ermTR和linB基因),运用MALDI-TOF MS分析ST17菌株的特征质谱峰。结果所有菌株被分为10个ST,来源于7个克隆群,其中ST17占16.3%。ST17菌株均为血清学Ⅲ型。ST17菌株对红霉素与克林霉素耐药率分别为93.8%和87.5%,检出ermB和mefA/E两种耐药基因,阳性率分别为100.0%和20.0%,未检出ermTR和linB基因。ST17菌株与非ST17菌株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耐药性以及ermB和mefA/E携带率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0种ST中,仅ST17在7620 Da处有特征质谱峰。结论广州地区流行的侵袭性无乳链球菌具有较高遗传多样性。ST17/血清学Ⅲ型菌株是该地区流行的主要侵袭性菌株之一,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耐药率高,红霉素耐药主要由ermB介导。MALDI-TOF MS可用于ST17菌株的快速筛查。 程招敏 柯培锋 蓝锴 周强 曹楠楠 秦笙 张文关键词:无乳链球菌 多位点序列分型 耐药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