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肿瘤
  • 2篇疗效
  • 2篇疗效分析
  • 1篇调强
  • 1篇调强放射
  • 1篇调强放射治疗
  • 1篇咽肿瘤
  • 1篇手术
  • 1篇术后
  • 1篇瘢痕
  • 1篇瘢痕疙瘩
  • 1篇疗法
  • 1篇临床疗效
  • 1篇临床疗效分析
  • 1篇颅内
  • 1篇颅内肿瘤
  • 1篇近期疗效
  • 1篇近期疗效分析
  • 1篇放疗
  • 1篇放疗不良反应

机构

  • 4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秦跃军
  • 1篇姚雷
  • 1篇左晓东
  • 1篇张硕
  • 1篇李光
  • 1篇朱延东
  • 1篇夏兵
  • 1篇张晓萌
  • 1篇李建军
  • 1篇任青

传媒

  • 1篇临床皮肤科杂...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医用放射技术...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1
  • 1篇2007
  • 1篇200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宣泄和认知干预对初诊鼻咽癌患者放疗不良反应评估指标影响
2011年
目的观察宣泄和认知干预对初诊鼻咽癌患者放疗不良反应评估指标影响。方法 77例接受常规放射治疗的初诊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9例)和对照组(38例),放疗期间干预组还行宣泄和认知干预。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均接受了"RTOG/EORTC放射性损伤评估量表"评定。结果干预组的恶心和呕吐、腹泻、听力下降等条目评分及不良反应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0.01)。结论宣泄和认知干预可明显减轻初诊鼻咽癌患者的放疗不良反应评分。
秦跃军
三维适行放射治疗肺部肿瘤摆位重复性研究
2007年
目的:通过真空垫外加热塑型体膜的定位摆位方法对肺部肿瘤三维适行放射治疗的摆位误差提供数据参考。方法:55例接受三维适行放射治疗的肺癌患者进行真空垫外加热塑型体膜定位,体膜上粘贴三维方向标记点,通过两次摆位,CT扫描将所得数据传入ADAC工作站,利用图像融合功能得出每位患者两次摆位误差及所有患者在三维方向上的平均误差。结果:对55例患者的摆位误差进行分析得出患者在左右方向的平均误差为(0.18±0.13cm),前后方向(0.17±0.11cm).头尾方向(0.42±0.46cm)。
张硕秦跃军姚雷
关键词:摆位误差
X-刀治疗颅内肿瘤100例近期疗效分析
2003年
对 10 0例颅内肿瘤病人进行X 刀治疗的疗效进行分析。随访结果表明 ,X 刀对颅内肿瘤有确切的疗效。严格选择病变的大小 ,恰当配合全脑照射 ,合理制定治疗计划 ,可以有效的提高疗效 ,减少并发症。
张晓萌李光任青夏兵左晓东秦跃军
瘢痕疙瘩术后两种放射治疗方式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9
2016年
瘢痕疙瘩又称瘢痕瘤,是指具有瘢痕体质者由于手术、外伤、烧伤或痤疮等原因引起在皮肤伤口周围出现严重的纤维组织增生及玻璃样变性,主要是组织内成纤维细胞过量增殖和胶原纤维的过度沉积所致。除瘢痕体质因素外,手术时缝线张力和缝线感染、外伤后辛辣食物或饮酒的刺激等其他因素也可引起增生性瘢痕。其主要表现为肿块并伴随痒痛症状,给患者带来生理和心理上的痛苦。
李建军朱延东秦跃军
关键词:瘢痕疙瘩手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