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万正

作品数:158 被引量:704H指数:13
供职机构:四川省地震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7篇期刊文章
  • 38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1篇天文地球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27篇地震
  • 42篇震源
  • 32篇震源机制
  • 26篇前兆
  • 25篇震前
  • 23篇地震前
  • 20篇地震活动
  • 20篇地震前兆
  • 20篇地震预报
  • 19篇强震
  • 19篇汶川8.0级...
  • 14篇应力场
  • 14篇震源机制解
  • 12篇汶川地震
  • 11篇短临
  • 10篇震源参数
  • 10篇水库
  • 8篇地震预测
  • 7篇遥感
  • 7篇小震

机构

  • 154篇四川省地震局
  • 8篇河北省地震局
  • 7篇中国地震局兰...
  • 5篇云南省地震局
  • 5篇中国地震局地...
  • 4篇中国地震局工...
  • 4篇四川省气象局
  • 4篇中国地震台网...
  • 3篇天津市地震局
  • 3篇中国科学技术...
  • 2篇防灾科技学院
  • 2篇福建省地震局
  • 2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中国地震局
  • 1篇中国气象局
  • 1篇中国地震应急...
  • 1篇河北省曲周县...

作者

  • 158篇程万正
  • 25篇张永久
  • 21篇阮祥
  • 20篇张致伟
  • 16篇李桂芳
  • 12篇陈天长
  • 10篇乔慧珍
  • 9篇乔惠珍
  • 8篇刁桂苓
  • 7篇刘放
  • 6篇吴小平
  • 6篇官致君
  • 5篇杜方
  • 4篇路茜
  • 4篇吴朋
  • 4篇钟继茂
  • 3篇但尚铭
  • 3篇吕弋培
  • 3篇贾晋康
  • 3篇任越霞

传媒

  • 40篇四川地震
  • 14篇中国地震
  • 12篇地震学报
  • 10篇地震研究
  • 9篇地震
  • 7篇国际地震动态
  • 7篇中国地震学会...
  • 6篇内陆地震
  • 4篇地震地质
  • 3篇高原地震
  • 2篇地球物理学进...
  • 2篇地震地磁观测...
  • 2篇大地测量与地...
  • 2篇2006年纪...
  • 2篇中国地震学会...
  • 2篇中国地球物理...
  • 2篇中国地震学会...
  • 1篇西北地震学报
  • 1篇灾害学
  • 1篇自然灾害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8篇2012
  • 6篇2011
  • 11篇2010
  • 11篇2009
  • 4篇2008
  • 4篇2007
  • 12篇2006
  • 4篇2005
  • 8篇2004
  • 15篇2003
  • 10篇2002
  • 3篇2001
  • 7篇2000
  • 8篇1999
  • 9篇1997
  • 6篇1996
1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999年四川绵竹5级双震的体破裂特征
1999年 9月14日四川省绵竹县发生 5.0级地震,震中位置北纬 31°30',东经 104°13',震源深度 5km。经四川省地震局和德阳市地震局现场工作组调查结果,震中烈度Ⅵ度,极震区呈现为长 15km,宽约 5 ...
乔惠珍程万正李桂芳陈天长
文献传递
卫星遥感热红外辐射信息与云南永胜6.0级地震被引量:6
2003年
对利用气象卫星遥感热辐射信息进行地震监测预报时必须考虑的不同星号、不同通道、不同时段及不同分辨率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并为此进行了多种应用方法的计算和比较 ,介绍了相应的气象卫星遥感热辐射信息资料处理方法及研制的计算软件。在此基础上 ,对 2 0 0 1年 10月 2 7日云南永胜 6 0级地震前的卫星遥感热辐射信息及其异常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研究表明 :地震前一个月左右 ,从计算结果中可以发现明显的高频次异常图像 ;同时 ,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大范围减温异常—大范围增温异常—地震”这样一个过程。
刘放程万正但尚铭
关键词:地震监测
四川盆地地区介质衰减特征研究被引量:9
2007年
利用四川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地震波形资料,采用遗传算法联合反演方法研究了四川盆地地区的介质非弹性衰减模型。结果表明,在500km震源距范围内,研究区非弹性衰减Q值随频率f的关系为Q(f)=217.8f0.816。这一结果为在四川盆地地区进一步开展震源谱和强地面运动的模拟等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张永久乔慧珍程万正刘杰
关键词:非弹性衰减介质品质因子
汶川8.0级地震前区域应力场动态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利用成都、昆明遥测数字地震波形记录资料,研究大量小震震源机制解和视应力值,分析了区域应力场动态和视应力值的时-空分布。给出川青地块平均应力场方位的时间变化。川青地块平均主应力场的方位在汶川8.0级地震前出现明显扰动,同时,地块力轴张量的倾角变化也很明显。得出2006~2007年川青块体逆冲型地震比例偏高,汶川8.0级地震前区域中小地震震源错动类型发生变化的结果,与区域地形变的分析结果是一致的。根据地震波形全波段计算辐射能量,求得的视应力σapp值揭示区域视应力值的微动态起伏过程与区域主压应力场方位的转折类似,可用于地块蕴震物理过程的探索。从汶川8.0级地震前的中短期视应力σapp值的空间分布看,震中所在的龙门山断裂带是低应力分布区,而相对高视应力则分布在外围地区。这些图像可能揭示了汶川8.0级地震前中短期发震构造附近呈现的闭锁现象。
程万正张永久阮祥乔慧珍张致伟
关键词:汶川8.0级地震
川滇西部流动地震实验场:数字地震、前兆场动态与强震机理及预测研究
程万正秦嘉政钱晓东陈天长蔡静观吕弋培苏由锦官致君黄甫岗李桂芳付虹杜方叶建庆乔惠珍李永莉
该课题深入开展了川滇活动地块与震源力学机制、数字地震与强震机理、前兆场动态分析与地震预报研究工作。根据川滇442次中强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利用区域台网地震波资料,采用理论地震图拟合直达波最大振幅比的方法反演川滇771次3级...
关键词:
关键词:数字地震前兆场强震预测
对川西及邻区大震形势的研究
1997年
对1988年以来新的强震活动期间四川及邻区强震活动的特点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大震危险性的主要判定依据和川西及邻区的大震危险区,并对各区的大震趋势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程万正
关键词:强震地震危险区地震趋势
川滇地块的震源力学机制、运动速率和活动方式被引量:95
2003年
用 4 4 2次中强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分析了川滇次级地块应力场的优势方向。使用 771次 3级左右地震的滑动角λ参数统计确定震源断层的错动方式 ,并用中强地震P波初动解的N轴仰角的统计分布结果得到的震源断层错动或滑动型式去佐证。拟合中强地震的矩张量速率式 ,计算了川滇次级地块各地震构造区的年均滑动速率 ,并进行比较。根据 1980— 2 0 0 1年川青地块、雅江地块和滇中地块边界断裂带跨断层短水准、短基线定期复测结果 ,分析了水平和垂向年均形变速率。川滇地块间的运动是不均匀的。川青地块的运动方向为SEE。雅江地块压应力场优势方向为SSE ,相对川青地块的运动速率更大。滇中地块承袭雅江地块的运动方向 ,略偏东。密支那滇西地块压应力场有 2组优势方向 ,存在向NE方向的推挤和SSE方向的逃逸 ,活动速率大。
程万正刁桂苓吕弋培张永久李桂芳陈天长
关键词:川滇地块震源机制地块运动
汶川8.0级地震序列及震型判定被引量:9
2009年
研究了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8.0级地震余震序列,其特点是:余震序列丰富,持续时间长。余震沿NE向龙门山构造带的中央断裂条形展布,深度横剖面为锲形,呈现地块间强烈汇聚、挤压活动的特点。跨不同断裂段,余震震源机制解有逆冲、斜滑或走滑型,反映的局部构造应力场复杂。汶川8.0级地震序列为主震-余震型,文中给出了其判定的主要依据及分析预测结果。
程万正阮祥张致伟
关键词:汶川8.0级地震余震分布
1997年重庆荣昌5.2级地震的震源物理过程
1997年 8月 13日在重庆市荣昌县发生5.2级地震。震中位置:北纬 29°26',东经 105°31',震源深度8km。据重庆市和四川省地震局现场调查,震中烈度Ⅶ度。极震区呈近北北东向的椭圆型,面积8km。宏观震中位...
李桂芳程万正陈天长乔惠珍
文献传递
南北地震带近年大震危险性与监测预报
根据史料记载,南北地震带7级以上大震发生频度高。其构造分布特点是,主要沿东边界带密集成带分布。中北段,大震沿银川—天水—武都呈近南北向展布;中南段,大震沿康定—西昌—嵩明—通海也呈近南北向展布。中段的龙门山带错位,大震构...
程万正
文献传递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