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水库
  • 2篇群落
  • 2篇围隔
  • 2篇浮游
  • 1篇动物群
  • 1篇动物群落
  • 1篇植物
  • 1篇植物群
  • 1篇植物群落
  • 1篇贫营养
  • 1篇种群
  • 1篇种群分布
  • 1篇围隔试验
  • 1篇浮游动物
  • 1篇浮游动物群落
  • 1篇浮游植物
  • 1篇浮游植物群落

机构

  • 3篇暨南大学

作者

  • 3篇程丹
  • 3篇韩博平
  • 2篇陈晓玲
  • 1篇陈花
  • 1篇李慧明
  • 1篇徐磊
  • 1篇林秋奇
  • 1篇李惠明
  • 1篇胡韧

传媒

  • 2篇水生态学杂志
  • 1篇湖泊科学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无鱼和贫营养条件下盔形溞对浮游动物群落的影响
2012年
为了解无鱼条件下贫营养水体中大型枝角类盔形溞(Daphnia galeata)的种群动态及其对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于2010年3月5日至4月18日在流溪河水库进行围隔试验,设置1个对照组和3个处理组,每个处理有3个重复。对照组(C)为用孔径约2 mm的网过滤后的水库水抽入围隔,试验组抽入过滤后的水库水后添加高、中、低密度(H,M,L)的盔形溞,对照组和试验组添加的盔形溞密度梯度分别为0、0.3、0.6、1.0个/L。无鱼条件下盔形溞种群快速形成高峰,但随后由于食物限制又快速下降。盔形溞高密度种群的建立对轮虫种群产生了显著影响,试验开始后轮虫受到盔形溞抑制而密度下降。在试验后期,食物数量下降,盔形溞密度下降并维持在较低的密度,而大型桡足类中的舌状叶镖水蚤(Pyllodiaptomus tunguidus)密度增加,显示了竞争优势。由于大型围隔试验对浮游动物操作的可重复性较差,个别围隔中出现了透明薄皮溞(Leptodora kindti),也对盔形溞种群及浮游动物群落结构产生了影响。
程丹李惠明陈晓玲韩博平
关键词:浮游动物群落围隔贫营养
模糊秀体溞(Diaphanosoma dubium)和奥氏秀体溞(D.orghidani)在广东水库中的分布特征被引量:1
2011年
秀体溞(Diaphanosomaspp.)是华南地区水库中枝角类的优势属.于2000年对广东省19座大中型水库丰水期和枯水期2次采样和2001-2006年对飞来峡水库、新丰江水库和大镜山水库分别进行了16、12和7次采样.这19座水库的样品中,5座水库仅有模糊秀体溞(D.dubium),8座水库仅有奥氏秀体溞(D.orghidani),2个种在6座水库中同时存在.模糊秀体溞与奥氏秀体溞所占居的生境有明显差异,以模糊秀体溞为优势种的水体主要为富营养化水库,以奥氏秀体溞为优势种的水体则多为贫营养水体.在数量上,丰水期秀体溞的丰度高于枯水期.模糊秀体溞和奥氏秀体溞在形态、食物需求和对鱼类捕食的逃避能力上的差别决定了它们在水库中的分布差异.
陈花程丹徐磊林秋奇韩博平
关键词:种群分布水库
南亚热带水库中盔形溞牧食对浮游植物群落影响的围隔试验被引量:5
2012年
为了解热带-亚热带地区大型枝角类对浮游植物的控制作用,2010年3-4月在广东省流溪河水库进行了围隔试验研究。围隔尺寸4m×4m×6m,用孔径2mm的网过滤库水。设置4个试验组,包括1个对照组(C)和低、中、高密度(L、M、H)的3个梯度处理组,添加的盔形溞(Daphnia galeata)分别为0、0.3、0.6、1.0个/L;每个试验组设3个平行,持续6周。由于盔形溞以孤雌生殖为主,在无鱼条件下,盔形溞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建立了较高密度的种群,对照组与处理组之间没有显著的差异。在试验进行至21d,所有围隔中的盔形溞种群达到最大密度,随后出现了明显下降;4个试验组的总浮游植物生物量差异不显著,所有处理中浮游植物和叶绿素a在试验初期出现快速下降。在浮游植物密度下降的同时,其群落组成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小环藻(Cyclotella me-neghiniana)、卵囊藻(Oocystis lacustris)等细胞直径<30μm的浮游植物种类前期生物量降低后期稳定,而转板藻(Mougeotia)等粒径>30μm的种类后期生物量呈增加趋势。试验结果表明,在热带-亚热带深水贫营养水库中,当盔形溞等大型枝角类种群存在时,通过对鱼类的合理调控,存在有效调控浮游植物密度与结构的可能性。
陈晓玲程丹李慧明胡韧韩博平
关键词:浮游植物围隔试验水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