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森

作品数:23 被引量:40H指数:3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篇历史地理
  • 2篇建筑科学
  • 2篇水利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清代
  • 3篇县际
  • 2篇修造
  • 2篇秩序
  • 2篇社会
  • 2篇社会互动
  • 2篇水利
  • 2篇水资源
  • 2篇历史时期
  • 2篇民国
  • 2篇明清
  • 2篇互动
  • 2篇纷争
  • 2篇城市
  • 1篇地方水利
  • 1篇调适
  • 1篇畜产
  • 1篇畜产品
  • 1篇畜牧
  • 1篇畜牧业

机构

  • 14篇西安工业大学
  • 10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中共陕西省委...

作者

  • 22篇程森
  • 2篇田亮
  • 1篇孟燕
  • 1篇刘立荣
  • 1篇李俊锋
  • 1篇孟文科
  • 1篇温震军
  • 1篇李铮

传媒

  • 5篇中国历史地理...
  • 2篇中国农史
  • 2篇清史研究
  • 2篇三门峡职业技...
  • 1篇贵州民族研究
  • 1篇唐都学刊
  • 1篇农业考古
  • 1篇兰台世界(上...
  • 1篇古今农业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西安工业大学...
  • 1篇大学(社会科...
  • 1篇2010年中...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民国时期西安城市用水困境及其改良被引量:1
2015年
民国西安城市水环境基础薄弱,城市缺水,是典型的"干燥"城市;城区地下水水质低劣;民众用水卫生观念淡薄。民国中期以来,陕西省政府虽然采取了一些改良举措,但城市发展与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并未得到充分解决。
程森
关键词:民国时期
雍正年间山西民众“闹县”与县级政区调整——以临晋分县为例被引量:3
2014年
本文梳理了雍正年间山西临晋、虞乡分县的原委、过程和结果。雍正年间蒲州地方特殊的政情、民情下发生了民众抗粮"闹县"的事件,随之产生了分县提议的出台,分县的主要目的在于加大对地方社会的控制力度,而非地方开发所致。其间临晋、虞乡县民又因分县迭次闹县,透露出地方社会多种矛盾的纠葛与交织,这包括学额分配、湖滩开发、劳役负担等方面,分县看似偶然,实则具有地方历史长期发展的内在逻辑。这一分县案例也表明,传统时代政区调整中国家政治力量的"刚性"介入,会抹杀底层民众的声音。政治因素"填充"地理空间的过程是强制和坚决的,而非平和、柔性的互动,尤其是在地方发生重大事件的时候。
程森
环境压力与土地利用形式的转变——以汾阳文湖变迁为例被引量:3
2009年
文湖是古代晋中重要湖泊之一,宋、金以前,湖域广阔,有着重要的社会经济效益。随着人地矛盾压力增大,宋、金已有两次开渠泄湖,到了万历四年彻底泄湖,文湖随即消亡。通过对文湖变迁过程的环境因素分析,本文认为文湖土地利用形式的转化,是区域自然、人文环境压力日趋紧张作用的结果,在看到泄湖为田之后的负面影响时,也应指出在区域生态环境长期发展下的行为适应性和无奈。这种因环境压力而导致的适应性土地利用行为,是历史时期人类土地利用形式转变的共性之一。
程森
关键词:环境压力土地利用
省界错壤与洪灾调适冲突——以明清卫河下游直鲁交界地区为中心被引量:1
2015年
文章引入美国人文地理学家吉尔伯特·F·怀特的洪灾调适理论,主要考察明清时期卫河下游直隶、山东两省交界地带的清河、武城和临清州因水灾而发生的冲突与协调的过程。指出面对洪灾,三州县选择了截然不同的调适方式,即筑堤防水与开渠排涝。历史地来看,洪灾调适的方式通常源于洪泛区民众的生存本能,是一种自发而无序的行为,但在实施过程中,因交界地区"界"的限制作用,会造成交界各方民众的冲突。交界各方洪灾调适冲突的解决需要中央或次级政府力量的强有力干预和打破政区界限的富有智慧的努力。调适理论对于开展中国历史灾害地理尤其是近现代灾害地理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程森刘立荣
关键词:明清时期
生态、交通与县际纷争--以清代漳河草桥的修造为中心
本文以漳河草桥的修造及其所在地方州县之间的关系为线索,探讨华北地区河流生态与交通、国家交通与地方社会之互动关系等方面,以期能对交通史的研究有所助益。
程森
关键词:桥梁建设设备维修清代
国家漕运与地方水利:明清豫北丹河下游地区的水利开发与水资源利用被引量:11
2010年
明清丹河下游地区农业经济因九道堰水利工程的兴修获得了进一步发展,九道堰通过拦截丹河水分渠灌溉农田发挥其功能,但也产生了入卫河补济漕运的小丹河。为保障小丹河入卫济漕的最大水量就必须限制九道堰民渠的灌溉用水,这样丹河下游地方农业灌溉用水和国家漕运用水始终处于矛盾之中,最终产生了"官三民一"的用水规章。不过地方水利始终要让位于国家漕运,清中后期随着漕运用水形势的变化,"官三民一"之法也要随之调整,甚至一度得不到执行。
程森
关键词:漕运地方水利
清代豫西水资源环境与城市水利功能研究——以陕州广济渠为中心被引量:4
2010年
通过对古代陕州水资源环境的考察,探讨了广济渠的兴修及入清以后其演变成改善城市风水、促进地方教育的功能转变和官民用水矛盾等问题,展现了传统时代豫西地区环境、城市水利和社会之间一个多重关系的变迁史。文章认为区域环境作用下传统城市水利工程的多样功能和功能转变研究可以为城市生态环境史、水利史研究提供一个有益的视角,丰富其研究内容,从而完善以往城市水利史研究的结论。
程森
关键词:广济渠
历史时期关中地区中小城市供水问题研究——以永寿县为中心被引量:1
2013年
选取关中地区历史时期典型的缺水型中小城市永寿县为个案,探讨其城市供水的困境与解决途径。通过史籍复原了永寿县城市供水的多种途径,包括迁移县治、凿井、饮用窖水、远距离汲水和引泉入城等五种方式。认为历史上中小城市供水的多种途径对今后干旱、半干旱地区中小城市供水危机解决的可能性与多重选择仍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这就是充分尊重和利用城市周边的天然禀赋,寻求最佳的供水模式,而不能仅仅偏重于某一种方式。
程森
关键词:历史时期供水
清代山西虎患与生态环境问题被引量:2
2012年
虎作为生态系统中的顶级物种,对生境的要求颇高,其行踪、数量演变都有着强烈的生态指示意义。目前学界对历史时期虎的研究多集中于南方地区和新疆地区,华北黄土高原地区少有涉及,虽有数篇论及,但大多不够深入。历史时期山西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虎分布区,
程森
关键词:生态环境问题清代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系统
自下而上:元以来沁河下游地区之用水秩序与社会互动
2013年
从元代开始,沁河下游地区数县之间形成了一种"自下而上"的用水秩序,即最先由下游县灌溉,之后依次而上直至最上游县。各县用水的量以时间来计算,按照最初开渠时各县所提供劳力和财力的多寡来分配。文章认为该用水秩序的产生和发挥作用既是一个社会发展过程,也是灌渠系统的空间拓展过程,具有深刻的社会、地理背景,它是上下游县际之间围绕着水资源分配而产生的社会互动结果,反映着这一地区水利开发史的特点和地域社会的独特个性。
程森
关键词:社会互动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