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宁
- 作品数:143 被引量:68H指数:4
- 供职机构:内蒙古工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可稳定存在的无定形纳米碳酸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稳定存在的无定形纳米碳酸钙的制备方法,其包含如下步骤:S1:将Ca(OH)<Sub>2</Sub>、聚乙烯吡咯烷酮和CO<Sub>2</Sub>在液态醇中碳化反应制得含无定形碳酸钙的醇悬浊液;S2:将醇悬...
- 洪海龙许丹竺宁韩利民
- 文献传递
- 一种4-硫代喹唑啉二酮类衍生物及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4‑硫代喹唑啉二酮类衍生物及制备方法。所述4‑硫代喹唑啉二酮类衍生物的结构式为:<Image file="DDA0002857576550000011.GIF" he="324" imgContent="...
- 竺宁王兆阳解瑞俊洪海龙韩利民
- 文献传递
- 一种检测探针及甲醇溶剂中水的检测方法
- 本发明涉及溶剂检测和分子探针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检测探针及甲醇溶剂中水的检测方法。本发明采用金属钯配合物作为检测甲醇中的含水量的检测探针,可以通过肉眼观察颜色的变化判断含水量的范围,继续通过紫外和荧光光谱的数据可准确检...
- 郭丽娜闫丽岗任星宇竺宁芦赟帆
- 一种绿色合成2-巯基苯并噻唑类衍生物的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绿色合成2‑巯基苯并噻唑类衍生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使邻胺基芳香二硫化物、CS<Sub>2</Sub>、金属硫化物和溶剂接触,得到2‑巯基苯并噻唑类衍生物,所述溶剂为水、低碳醇、DMSO、DMF、NMP和1...
- 竺宁娄春情洪海龙闫丽岗韩利民
- 文献传递
- 双二茂铁基吡咯衍生物电荷交互通道被引量:3
- 2015年
- 以二茂铁炔烃为原料通过“一锅法”环加成反应合成了一系列2,5.双二茂铁基-1-苯基.吡咯衍生物。包括:2,5.双二茂铁基-1-(3-三氟甲基苯基)-吡咯(1),2,5-双二茂铁基-1-(4-氟苯基)-吡咯(2),2,5-双二茂铁基-1-苯基。吡咯(3),2,5.双二茂铁基.1.(4-乙基苯基).吡咯(4)和2,5-双二茂铁基-1-(4-乙氧基苯基)-吡咯(5),使用元素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质谱(MS)和核磁共振(NMR)等手段对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采用循环伏安法(CV),密度泛函理论(DFT)模拟计算研究了苯基上取代基对双二茂铁间电荷交互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氧化电位(Ea1),峰电位差(△E)与取代基的哈米特常数(σ),吡咯^1HNMR的化学位移(δ),吡咯N原子自然轨道(NBO)电荷之间存在显著线性关联:同时发现,N原子电荷密度升高,双二茂铁间电荷交互能力减弱,N原子电荷密度降低,双二茂铁间电荷交互能力提高.因此这类双二茂铁基吡咯衍生物中N原子电荷密度对双二茂铁问电荷交互起着关键的影响作用.
- 胡宇强竺宁韩利民
- 关键词:吡咯衍生物
- 超临界二氧化碳条件下制备粒径均一的纳微米碳酸钙
- 纳微米碳酸钙因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安全,无毒,且孔隙率和比表面积大以及合成工艺稳定可控等优点,有望发展成为一种优良的药物输送载体[1,2]。本文采用碳化法,以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为钙源,在超临界二氧化碳条件下制备纳微米碳...
- 田晓璐洪海龙张建斌竺宁古杰张瑞峰韩利民
- 关键词:二氧化碳形貌
- 文献传递
- 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制备微纳米碳酸钙及其晶型相互转化的研究
- 本文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碳化法,以饱和氢氧化钙溶液和超临界二氧化碳构建的Ca(OH)-HO-CO反应体系,在晶型控制剂乙醇胺的存在下制备晶型和形貌可控的CaCO颗粒。考察晶型控制剂浓度、时间等工艺条件对碳酸钙形貌和晶型的影...
- 靳添添刘炯烨洪海龙竺宁韩利民
- 关键词:超临界二氧化碳碳酸钙形貌控制晶型
- 文献传递
- 一种木犀草素/γ-环糊精包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
- 本发明涉及药物缓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木犀草素/γ‑环糊精包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将木犀草素附载于γ‑环糊精而成;按摩尔比计,所述木犀草素与所述γ‑环糊精的摩尔比为(1‑2):(1‑2);所述包合物的载药量为9‑15%...
- 宋丽君马梦洪海龙竺宁韩利民
- 一种合成2-取代苯并噻唑类衍生物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一种合成2-取代苯并噻唑类衍生物的方法,包括以醛和二硫化物为原料,在NaHCO<Sub>3</Sub>、AcOH中的至少一种和金属硫化物的共同作用下合成2-取代苯并噻唑类衍生物。具体反应如下:<Image fi...
- 竺宁刘波洪海龙韩利民索全伶
- 研究生创新思维启发式教育——以有机胺瓶口白色固体成因的探究为例
- 2020年
- 本文通过剖析化学实验室药品柜内有机胺类化合物瓶口附着白色固体这一未知现象,引导研究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培养研究生通过分析与讨论逐步深化对问题的认识,进而启发研究生的创新性思维。利用各种仪器分析手段,证明该白色固体为氨基甲酸盐,阐明了实际问题的本质,这种培养模式将有助于提升研究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竺宁程思柳韩利民洪海龙高媛媛
- 关键词:创新思维启发教育研究生培养有机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