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新华
- 作品数:90 被引量:133H指数:6
-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211”工程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新世纪中国的弱势群体与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中共三代领导人反贫困基本思路比较被引量:1
- 2003年
- 摆脱贫穷,实现民族振兴和人民共同富裕,始终是近代中国的主旋律,也是中国共产党努力奋斗的中心任务。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中国的反贫困提供了崭新的制度空间和实现路径,取得了诸多成就,但不幸陷入了"同步富裕"的深渊和陷阱;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摸索出了一条以"三步走"战略为核心,以"先富带动后富"为实现过程的新路,但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又面临贫富差距有可能拉得过大的难题;在市场经济逐步完善,中国加入WTO的大背景下,在保持适当差距以维持社会发展的持续动力的基础上,如何解决贫富差距拉大的现实及其进一步发展之间的矛盾,解决包括下岗工人和落后地区贫困农民在内的贫困群体的生活和再发展问题,是第三代领导集体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 管新华
- 关键词:贫困群体共同富裕
- 打造新时期反腐新常态被引量:1
- 2015年
-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当前我国腐败现象层出不穷,严重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方面,反腐成为近两年国家工作的重点。权力导致腐败,有权也不能任性,必须依靠法治编织制度的笼子。在法治的框架下正风反腐,使反腐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这是我们党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的根本方向。在新的形势下,解决权力腐败关键要靠制度,必须坚持从严管权,依靠法律和制度规范权力运行,将权力关进制度笼子。
- 褚娟管新华
- 关键词:反腐法治党的建设
- 确立党员主体地位的障碍及动力研究——政治文明的视角被引量:1
- 2008年
- 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从本质上讲就是尊重党员的意志和权利。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提出,不但丰富和深化了"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这一科学论断的内涵,更为进一步推进党内民主建设明确了基本原则和努力方向。随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成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党内民主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其重要性尤为凸显。承认、尊重并努力实现党员的主体地位,不仅是党内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必须在科学系统分析党员主体地位确立的影响因素和障碍因素的基础上,积极探寻和创新其动力机制。
- 管新华
- 关键词:党员主体地位政治文明和谐社会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和实践的新发展——以十八届四中全会立法精细化、法治政府和全民法治观念为维度
- 2015年
-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目标、道路、体系等问题,提出了许多重大观点。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基础,以体制改革为抓手、以精细化和民主化提升立法水平。依法治国必须依法行政,法治政府对法治建设能起到示范和保障作用。法治理念的培育是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法治社会的标志环节,以法治宣传机制的完善和方法的创新树立全民法治精神并提升理念。
- 管新华崔言香
- 关键词:依法治国全民普法
- 当前影响党群关系的若干认识问题辨析
- 2013年
- 当前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问题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现实要求,是直面党群关系现状、解决党群关系问题的现实抓手。在改善党群关系的实践中,在主体维度,必须正确认识"党"和"群"的独特关系,避免犯将"党""群"绝对区别开来、完全对立起来的错误;在关系维度,必须科学辨析党群关系的特殊性质,避免将我国的党群关系等同于其他国家特别是西方竞争选举制形式下政党政治框架中政党与选民的关系;在行为维度,必须以系统思维科学调动所有主体的积极性和动态地看待党群关系,从而避免静态和孤立的思维。
- 管新华
- 关键词:党群关系主体维度
- 治理效能评估的两个维度被引量:5
- 2020年
-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效率是对单纯数量关系的衡量,效能则是人们在有目的、有组织的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总体效果。对治理效能的评估可以围绕主体和问题两大维度展开。政党、政府、社会和人民群众是治理的主体,不同的主体有各自的角色、定位、职责和目标,治理效能就是评价各个主体有没有按照既定的目标采取相应的行为,并且在多大程度上推进了治理的现代化。
- 管新华汪旻艳
-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两个维度人民
- 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主义优越性的理论阐述与实践探索——兼论党的制度自信思想被引量:4
- 2013年
- 社会主义优越性是制度自信的基石。新中国成立以前,重点阐述的是经典作家基于社会发展基本规律而逻辑推演出的原则层面先进性,"一战"前后资本主义世界的文明危机而引致的榜样变化是背景;新中国成立初期,以社会主义改造基础上的制度确立为着力点,其基本依据是苏联的巨大成就和旧中国道路选择的成败,新生的社会主义虽在发展速度和人民生活层面初显优越性却不幸落入极左的泥潭;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最大特征就是回到现实,准确定位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国情及其阶段性特征,在"五位一体"现代化格局和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中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
- 汪旻艳管新华
- 关键词:社会主义优越性
- 中国改革开放共识的变迁脉络和发展轨迹
- 2008年
- 站在改革30周年的新起点,回顾改革历程和轨迹,反思改革的是非得失,在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的指引下,中国的改革必将迎来新的辉煌。
- 韩小安李前进管新华
-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
- 当代社会思潮对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
- 2014年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的思想行为也随之改变,国内外各种思潮相互碰撞对人们的思想产生影响。一些社会思潮之所以能够对高中生产生影响,是基于社会思潮本身的特点和高中生的特点。这就需要针对这些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并“以学生为中心”创新教学方式,让政治课的课堂更加吸引学生,让课堂内外都能起到引导学生的作用。
- 余京娟管新华
- 关键词:社会思潮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
- 邓小平理论的逻辑起点新探被引量:2
- 2001年
- 把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道路作为邓小平理论的逻辑起点是有充分根据并非常合理的。这既符合逻辑和历史相符的基本方法原则因为逻辑起点的形成和发展是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历史起点,即以改革和开放作为两翼的现代化建设的开始为起点的,也符合逻辑起点范畴的内涵及据此形成的逻辑标准要求的,更体现了邓小平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发展新阶段的历史地位和科学本质。
- 管新华
- 关键词:邓小平理论十一届三中全会逻辑起点马克思主义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