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应刚

作品数:50 被引量:139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20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8篇生物学
  • 3篇理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4篇学成
  • 14篇化学成分
  • 9篇喜树
  • 9篇喜树碱
  • 8篇活性
  • 7篇细胞
  • 7篇化学成分研究
  • 6篇植物
  • 5篇英文
  • 4篇溶剂提取
  • 4篇珙桐科
  • 4篇细胞生产
  • 3篇悬浮细胞
  • 3篇医药
  • 3篇医药生物技术
  • 3篇乙酰
  • 3篇异源
  • 3篇异源表达
  • 3篇生物碱
  • 3篇内生真菌

机构

  • 48篇中国科学院成...
  • 7篇中国科学院大...
  • 4篇四川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研...
  • 4篇四川省中医药...
  • 2篇成都中医药大...
  • 2篇贵阳中医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兰州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云南大学

作者

  • 50篇罗应刚
  • 41篇张国林
  • 10篇蒲祥
  • 8篇屈细兴
  • 8篇陈菲
  • 7篇周敏
  • 7篇刘燕
  • 5篇李伯刚
  • 5篇陈晓珍
  • 5篇陶飞燕
  • 4篇易进海
  • 4篇田永强
  • 3篇马磊
  • 3篇魏其艳
  • 3篇李光州
  • 3篇田雅娟
  • 3篇李洪娟
  • 3篇张翔
  • 3篇何志恒
  • 3篇张婷婷

传媒

  • 11篇天然产物研究...
  • 9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世界科技研究...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有机化学
  • 1篇化学研究与应...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5篇2014
  • 7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0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产喜树碱的喜树内生真菌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产喜树碱的喜树内生真菌及其在制备喜树碱中的应用。深绿木霉LY357是从珙桐科植物喜树器官组织中分离得到的内生真菌,已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日期2012年11月19日,保藏编...
罗应刚蒲祥屈细兴陈菲张国林
文献传递
一种喜树碱10-羟化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喜树碱10‑羟化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采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构建了工程菌株;采用定向进化技术,对如SEQ NO ID:1所示的喜树碱10‑羟化酶进行突变,获得...
罗应刚徐双羽杨婧
产喜树碱的喜树内生真菌Aspergillus sp.LY013的分离、退化及退化后的次级代谢产物(英文)被引量:4
2013年
为寻找喜树碱产生菌,从喜树内皮中分离得到50株内生真菌.采用HPLC-DAD分析、筛选这些内生真菌的发酵产物,并进一步采用HPLC-DAD-HRMS确证喜树碱的产生.结果表明,其中一株编号为LY013的内生真菌具有产喜树碱的能力.根据LY013菌株的生长形态、菌丝体和孢子分析,将其鉴定为Aspergillus sp.LY013.在后续进行的传代培养研究中,发现LY013生产喜树碱的能力在传代过程中迅速退化.为了进一步了解LY013的化学成分背景,对该菌株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了深入研究.从LY013的发酵产物中,共分离获得9个复杂生物碱.综合运用波谱方法和相关化学技术,将这9个复杂生物碱鉴定为pseurotin A(1)、FD-838(2)、fumitremorgin C(3)、tryprostatin B(4)、cyclotryprostatin B(5)、12,13-dihydroxyfumitremorgin C(6)、spirotryprostatin A(7)、fumiquinazoline J(8)和fumiquinazoline C(9).上述结果为进一步研究Aspergillus sp.LY013奠定了基础.
蒲祥李光州肖青易进海田永强张国林赵立兴罗应刚
关键词:喜树内生真菌喜树碱
钮子瓜化学成分研究(英文)被引量:13
2006年
从民间药物钮子瓜全草95%乙醇提取物中首次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应用波谱方法及与已知品对照的手段鉴定它们为(2S,3S,4R,10E)2[(2R)2-羟基二十四烷酰氨基]10十八烷-1,3,4-三醇(1)、(2S,3S,4R)2-二十四烷酰胺基十八烷-1,3,4-三醇(2)、胡萝卜苷(3)、swertish(4)、苯甲酸(5)、水杨酸(6)、loliolide(7)、胸腺嘧啶(8)、尿嘧啶(9)、(23Z)-9,19-环阿尔廷-23-烯-3β,25-二醇(10)、(20S,22E,24R)5α,8α-表二氧麦角甾6,22二烯3β醇(11)、十六烷酸1甘油酯(12)、大豆脑苷Ⅰ(13)、(22E,24S)24甲基5α胆甾7,22二烯3β,5α,6β三醇(14)。
李洪娟罗应刚何志恒张国林
关键词:神经酰胺甾体
食用林地菇的化学成分(英文)被引量:2
2014年
首次对生长于蒙古的食用大型真菌——林地菇(Agaricus silvaticus)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从其95%乙醇提取物中共分离得到5个甾体、1个神经酰胺、2个芳香酸和1个糖醇类化合物.应用波谱学技术以及与已知化合物进行比对的手段,将它们分别鉴定为5α,6α-环氧-(22E,24R)-麦角甾-8(14),22-二烯-3β,7α-二醇(1)、麦角甾醇(2)、过氧麦角甾醇(3)、(22E,24R)-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β,9α-四醇(4)、啤酒甾醇(5)、(2R,3S,4R,6E)-N-[(R)-2′-hydroxytetracosanoyl]-1,3,4-trihydroxy-2-aminooctadeca-6-ene(6)、苯甲酸(7)、肉桂酸(8)和D-甘露醇(9).
Munkhgerel Lodonjav罗国勇周敏Regdel Duger张国林罗应刚
关键词:甾醇
聚花野丁香的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被引量:2
2019年
为研究聚花野丁香(Leptodermis glomerata)的生物活性,综合利用多种色谱方法,对该植物95%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纯化,从中共得到15个化合物.通过波谱数据分析及比对,将其分别鉴定为杨梅素(1)、(2R,3R)-二氢杨梅素(2)、槲皮素(3)、pinostrobin(4)、1,3-二甲氧基-2-羟基蒽醌(5)、2-甲氧基-1,3-二羟基蒽醌(6)、1,3,4-三甲氧基-2-羟基蒽醌(7)、1,2,3,4-四甲氧基蒽醌(8)、1,2,3-三甲氧基蒽醌(9)、5,7-二羟基色原酮(10)、3S-faramol(11)、(2R,4S)-catalponol(12)、(2S,4S)-catalponol(13)、3β-乙酰基齐墩果酸(14)、齐墩果酸(15).采用DPPH、ABTS、NO三种自由基清除活性测试模型,对上述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2R,3R)-二氢杨梅素(2)、pinostrobin(4)和5,7-二羟基色原酮(10)表现出显著的自由基清除活性:当浓度为1 mg/mL时,化合物2对DPPH、NO自由基的清除率为91.2%、67.8%;当浓度为2 mg/mL时,化合物4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102.8%;当浓度为1 mg/mL时,化合物10对ABTS、NO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104.7%、95.7%.本研究表明聚花野丁香富含多羟基酚类化合物,其中部分化合物显示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具有开发利用价值.(图1表1参23)
王东梅周敏刘燕戚华溢张国林罗应刚
关键词:杨梅素蒽醌抗氧化活性
一种利用大肠杆菌合成反式‑4‑羟基‑L‑脯氨酸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医药化学领域。目的是提供一种反式‑4‑羟基‑L‑脯氨酸的合成方法。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利用基因工程改造的大肠杆菌,将催化宿主自身TCA循环产生的α‑酮戊二酸转化为L‑脯氨酸的基因进行串联、过表达,提高L‑脯氨酸的...
罗应刚姜良珍张国林
文献传递
蒲公英赛烷型五环三萜及其波谱特征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7年
本文综述了蒲公英赛烷型五环三萜类化合物的分离、纯化、结构鉴定、波谱特征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重点讨论该类化合物的波谱特征,并与齐墩果烷型的五环三萜类化合物的波谱特征进行比较,为该类型化合物的快速鉴定及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依据。
胡晓玉罗应刚陈睿周乐
关键词:五环三萜生物活性
拟南芥基因组中注释为(S)-去甲乌药碱合成酶的分子克隆与异源表达(英文)被引量:3
2013年
至今在拟南芥中尚未发现复杂生物碱,但是其基因组测序则表明有35个以上基因可编码(S)-去甲乌药碱合成酶(NCS).本研究首先以经过生化表征、机理清楚的来自罂粟、日本黄连、黄唐松草和花菱草的NCS为参考,与拟南芥中注释的NCS进行了广泛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与比对,从中选择5个AtNCS为目的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从拟南芥中提取总RNA,一步法RT-PCR克隆得到上述基因;通过TA克隆将上述基因转入pGM-T载体,筛选、酶切及PCR鉴定,DNA测序验证它们的核酸序列;将测序验证的AtNCS基因经过PCR扩增、质粒构建、转入Escherichia coli BL21(DE3)中进行异源表达和蛋白纯化;在整体细胞、细胞裂解液、细胞裂解液上清和纯化蛋白共4个层次进行了AtNCS酶功能表征,未发现目标产物或新产物的生成;上述基因的具体功能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张翔马磊田永强张国林罗应刚
关键词:分子克隆RT-PCR异源表达
粘叶莸的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综合利用多种色谱方法从粘叶莸(Caryopteris glutinosa)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并通过多种波谱学手段鉴定它们的结构分别为:caryopterpene J(1)、5-羟基-7,3',4'-三甲氧基黄酮(2)、5-羟基-7,8,4'-三甲氧基黄酮(3)、5-羟基-7,4'-二甲氧基黄酮(4)、8-甲氧基芹菜素(5)、5,4'-二羟基-7,8,3'-三甲氧基黄酮(6)、5,4'-二羟基-7,8-二甲氧基黄酮(7)、5-羟基-7,8,3',4'-四甲氧基黄酮(8)、acteoside(9)、N-trans-feruloyl 3-O-methyldopamine(10)、secoisolariciresinol(11)、isolariciresinol(12)和dehydroconiferyl alcohol(13)。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其它化合物除9以外均为首次从莸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罗国勇郎天琼周敏刘燕罗应刚张国林
关键词:环烯醚萜木脂素化学成分马鞭草科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