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介入
  • 3篇肿瘤
  • 3篇肝脏
  • 3篇肝脏肿瘤
  • 2篇容积
  • 2篇容积测量
  • 2篇栓塞
  • 2篇转移瘤
  • 2篇介入治疗
  • 2篇肝转移
  • 2篇CT
  • 1篇动脉
  • 1篇断层扫描
  • 1篇多平面
  • 1篇多平面重建
  • 1篇血量
  • 1篇增厚
  • 1篇诊断和鉴别诊...
  • 1篇栓塞术
  • 1篇栓塞治疗

机构

  • 6篇三峡大学第一...

作者

  • 6篇戴洪修
  • 6篇肖治明
  • 4篇刘卫红
  • 4篇周建雄
  • 4篇鲁际
  • 3篇李海涛
  • 1篇韩德义
  • 1篇张晓磷
  • 1篇张安莹
  • 1篇王洁兵
  • 1篇谭一清
  • 1篇谭光喜

传媒

  • 3篇世界华人消化...
  • 3篇中国辐射卫生

年份

  • 2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内乳动脉供血肝癌的介入治疗
2007年
目的 探讨内乳动脉供血肝癌的介入治疗方法、效果,并讨论其供血因素.方法 共收集到26例膈下肝前部的肝癌,做双侧内乳动脉造影.比较有或无内乳动脉供血两组肝癌的栓塞次数、肿瘤大小、第一次TACE距IMA造影的时间、膈下动脉供血情况、肝动脉是否闭塞、其他治疗方法等.结果 在这26例中,8例有内乳动脉、18例无内乳动脉供血. 在有IMA供血组,已行栓塞2~10次;在无IMA供血组,已行栓塞0~5次两组肿瘤大小的平均值分别5.0和6.4cm,肝动脉栓塞在IMA组为6例,在无IMA供血组为0.第一次TACE距IMA造影的时间为3~53月;无IMA供血组为0~89月,膈下动脉供血分别为6例和3例.结论 膈下肝前部的肝癌,不论肿瘤大小,在多次栓塞治疗肝动脉闭塞之后, 内乳动脉则成为主要供血动脉.行IMA造影和栓塞是控制肿瘤复发的有效手段.
李闯戴洪修谷家林谭一清刘卫红肖治明
关键词:肝脏肿瘤内乳动脉介入治疗
大咯血的急诊介入治疗被引量:3
2006年
戴洪修韩德义周建雄张晓磷肖治明
关键词:急诊介入治疗大咯血患者介入栓塞治疗咯血量
良恶性胃壁增厚的CT鉴别被引量:9
2005年
目的:确定CT鉴别良恶性胃壁增厚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在螺旋CT和数字胃肠光盘中收集到40例螺旋CT见胃壁增厚,且在作CT检查前或后4wk内作过钡餐检查的患者.复习其CT表现,并以胃壁增厚的程度、对称度、分布和强化等特点确定CT发现恶性胃壁增厚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最后诊断胃炎20例、食道裂孔疝4例、良性溃疡3例、良性肿瘤3例、恶性胃肿瘤8例、正常2例.40例胃壁平均厚度14mm(7-65mm).胃壁厚度≥10mm诊断恶性肿瘤的敏感度100%,特异性为43%,而局限性、偏心性、强化型胃壁增厚的敏感度分别为93%、71%、43%,特异性为8%、75%、88%.综合≥10mm的胃壁增厚,且呈局限性、偏心性、强化者,其敏感性为36%,特异性上升到92%.结论:综合胃壁增厚呈局限性、偏心性且有强化等特点,则诊断恶性胃壁增厚的特异性可上升到92%.因此,这些患者须在近期内作进一步检查.
戴洪修谷家林鲁际周建雄刘卫红肖治明李海涛
关键词:消化道钡餐CT
肝转移介入治疗前后CT容积测量的价值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比较一维、二维CT和容积测量三种方法测量肝转移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22例肝转移的患者,在介入治疗前和术后3 mo行螺旋CT扫描.在CT工作站分别按一维和二维测量横断层面的全部病灶.用容积测量技术去追踪测量每个病灶,将每个病灶的总和归类于全效、部分有效、病变进展、病变稳定.结果:在22例肝转移介入治疗前后一维与二维测量符合率达95.5%(21/22),但容积测量8例与一维测量不符,6例与二例测量不符.4例一维和二维测量结果均为部分有效,而容积测量结果为病变稳定.2例一维和二维测量病变稳定者,容积测量则为部分有效.甚至有2例一维、二维测量为病变进展者,容积测量仍为病变稳定.结论:在肝转移瘤介入治疗前后,肿瘤容积测量结果在大多数患者与一维、二维测量结果不一致.若要证实容积测量的优势,还需要大样本的临床对照研究.
戴洪修鲁际周建雄谷家林刘卫红肖治明李海涛
关键词:肝脏肿瘤转移瘤计算机断层扫描
肝转移介入治疗前后的CT容积测量
2006年
目的比较一维、二维CT和CT容积测量三种方法测量肝转移瘤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22例肝转移的患者,在介入治疗前和术后3个月行螺旋CT扫描。在CT工作站分别按一维和二维测量横断层面的全部病灶。用容积测量技术去追踪测量每个病灶,将每个病灶的总和归类分为四组,即全效、部分有效、病变进展和病变稳定。结果在22例肝转移介入治疗前后肿瘤直径和面积的测量结果是一致的。但容积测量8例与一维测量不符,6例与二维测量不符.4例一维和二维测量结果均为部分有效,而容积测量结果为病变稳定。2例一维和二维测量病变稳定者,容积测量则为部分有效。甚至有2例一维、二维测量为病变进展者,容积测量仍为病变稳定。结论在肝转移瘤介入治疗前后,肿瘤容积测量结果在大多数病人与一维、二维测量结果不一致.因此,若要证实容积测量的优势,还需要大样本的临床对照研究。
鲁际戴洪修谷家林周建雄刘卫红肖治明李海涛
关键词:肝脏肿瘤转移瘤CT
螺旋CT多平面重建在急性阑尾炎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探讨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对无典型临床表现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临床首次诊断未确诊为阑尾炎,手术和病理证实为阑尾炎者19例,回顾性分析比较螺旋CT轴扫和MPR两种方法的诊断符合率.结果:单纯采用螺旋CT轴扫法图像分析,诊断符合率84.2%,8例表现为阑尾增粗、壁增厚并有明显强化,其中4例阑尾内见结石;盲肠和(或)周围炎10例;右下腹局限性脓肿5例,其中2例伴有斑点状钙化.误诊为回盲部及升结肠肿瘤2例,盆腔炎1例,误诊率15.8%.采用螺旋CT MPR图像分析,诊断符合率94.7%,误诊为回盲部及升结肠肿瘤1例,误诊率5.3%.结论:症状和体征不典型的阑尾炎临床诊断困难,易误诊,螺旋CT MPR方法简单,可从不同角度观察病变部位及其周围情况,有利于鉴别诊断,提高诊断符合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鲁际戴洪修谭光喜张安莹王洁兵肖治明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计算机体层摄影多平面重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