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学军

作品数:10 被引量:80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岩心
  • 3篇油藏
  • 3篇气藏
  • 3篇饱和度
  • 2篇油水
  • 2篇油水相对渗透...
  • 2篇渗透率
  • 2篇酸化
  • 2篇气田
  • 2篇物理模拟
  • 2篇相对渗透率
  • 2篇流体
  • 2篇密闭取心
  • 2篇含水
  • 2篇含水饱和度
  • 1篇低渗
  • 1篇低渗透
  • 1篇低渗透油气田
  • 1篇压裂
  • 1篇岩心试验

机构

  • 6篇中国石油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天然...
  • 3篇中国石油
  • 3篇华北油田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大港油田
  • 1篇华北油田公司

作者

  • 10篇胡学军
  • 6篇杨胜来
  • 2篇齐梅
  • 2篇王小强
  • 2篇李萍
  • 1篇吕文峰
  • 1篇蒋利平
  • 1篇李辉
  • 1篇盛志超
  • 1篇魏爱民
  • 1篇杨思松
  • 1篇陆小虎
  • 1篇李保全
  • 1篇张红臣
  • 1篇张红臣
  • 1篇蔡雪梅
  • 1篇焦淑娟
  • 1篇李芳

传媒

  • 2篇石油钻采工艺
  • 2篇油气地质与采...
  • 1篇石油大学学报...
  • 1篇西安石油学院...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Petrol...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6
  • 4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温度对亲水岩心束缚水饱和度的影响被引量:10
2004年
相对渗透率是描述油藏多孔介质中多相流动的重要参数,而束缚水饱和度是影响、控制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的一个关键因素。通常,相对渗透率是在室温下测定的,高温相对渗透率实验用的岩心偏向于亲油。针对轮南油田油藏温度高的特点,分别应用静态实验和动态实验研究了温度升高对亲水岩心束缚水饱和度的影响,及其对相对渗透率曲线特征的影响。室内实验结果表明,亲水岩心的束缚水饱和度随温度上升而下降,其相对渗透率曲线向左移;亲油岩心的束缚水饱和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胡学军杨胜来蒋利平王小强
关键词:岩心相对渗透率曲线束缚水饱和度油水相对渗透率水岩轮南油田
密闭取心降压脱气对岩心含水饱和度的影响被引量:21
2004年
通过室内物理模拟实验对密闭取心过程中由于降压脱气导致含水饱和度变化进行了测定和分析 ,获得了砂岩油藏不同水淹状况下降压脱气前与降压脱气后含水饱和度的变化关系 ,以及不同气油比下降压脱气对含水饱和度损失的影响 .建立了一套操作简单、实用性强的含水饱和度校正流程 .给出了针对华北油田京 2
胡学军杨胜来李辉
关键词:含水饱和度密闭取心脱气岩心气油比物理模拟实验
磨溪气田嘉二气藏磨149、磨151井岩心试验研究
杨胜来杨思松李保全魏爱民吕文峰胡学军盛志超
磨溪气田嘉二气藏是川中气矿近期主力开发的气藏之一,该气藏属于低孔、低渗孔隙型、气水同层、异常高压气藏。根据其他气田的经验,该类气藏通常表现出较强的应力敏感性,并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气井的产量及其变化规律。该项目通过实测以及...
关键词:
关键词:气藏开发物理模拟
拟合恒压驱替实验数据计算相对渗透率方法研究被引量:9
2003年
针对利用恒压驱替实验数据解析计算油水相对渗透率过程中数据拟合难度大的问题 ,首次借鉴 Sarma和 Bentsen拟合恒速驱替实验数据计算油水相对渗透率中使用的多元回归通式 ,经变形后用来处理恒压驱替实验数据 .研究结果表明 ,用这种方法来拟合实验数据不仅可以满足实验规律 ,而且可以提高实验数据的回归质量 。
胡学军杨胜来李萍张红臣
关键词:油水相对渗透率计算方法油藏驱油
华北油区岩心老化时间综合确定被引量:3
2001年
油藏润湿性是评估油藏可采储量 ,控制油藏流体流动行为的一个重要参数。针对“油藏岩石润湿性测定”标准中未具体确定岩石老化时间的问题 ,在建立地层原油和地层水原始饱和度的基础上 ,通过岩石—流体系统的岩样润湿指数、端点渗透率比值和系统组成随老化时间的变化观察 ,提出了岩石—流体系统适当的老化时间。实验结果表明 ,当老化 15d后 。
李萍胡学军许振波周亚贤
关键词:润湿性油藏可采储量流体
密闭取心流体饱和度误差的影响因素及修正方法被引量:33
2004年
在密闭取心过程中,由于流体压力和岩石应力的改变,导致流体脱气和岩石孔隙度改变,因此室内测定的岩心含水饱和度和实际油藏含水饱和度存在较大的误差,有必要将室内测定的含水饱和度校正到油藏条件下。以华北油田京271井降压脱气前、后含水饱和度的关系为基础,提出了新的密闭取心地面饱和度修正方法———室内物理模拟法,并且导出了考虑岩石变形对饱和度影响的修正公式,从而可以根据地面分析的饱和度推测储层地下饱和度真值。结果表明,油藏水淹程度及原油溶解油气比均对饱和度的计算结果产生影响,原油油气比越高,则饱和度误差越大。
杨胜来胡学军李辉
关键词:密闭取心流体饱和度含水饱和度油藏条件油气比水淹程度
残液返排渗流机理及返排效果影响因素研究
储层压裂、酸化是目前低渗透油气田的一项重要的增产措施,而其残液返排效果好坏是制约其措施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返排过程涉及气液两相渗流、气窜、液锁、气驱水等物理现象。因此,影响残液返排效果的因素很多,如返排速度、返排压差、处...
胡学军
关键词:气藏储层低渗透油气田酸化压裂数学模型
砂岩气藏基质酸化残液返排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9
2011年
酸化后残液返排过程涉及气液两相渗流、气窜、液锁、气驱水等物理现象,因此影响残液返排效果的因素很多。在模拟基质酸化过程单一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进行了多因素综合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渗透率越低的储层其返排效果越差;随工作液黏度增大,返排率呈下降趋势,当黏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后,返排率变化不大;一定界面张力范围内,界面张力对返排率影响不大,界面张力增加,返排率只有小幅度减小。而各参数组合k/(δμ)值增大,返排率增大,且变化率由小变大。另外,酸化半径越小,越容易达到极限返排率,并且最终返排率相对较高。当酸化半径达到一定值后,最终返排率变化不大。实验结果显示不同酸化半径的最终返排率取决于储层物性。
胡学军冯建华齐梅李芳蔡雪梅焦淑娟
关键词:砂岩气藏酸化返排率影响因素
The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Irreducible Water Saturation of Water-wet Cores被引量:1
2004年
The conventional measurement of a relative permeability curve (RPC) is usually conducted at room temperature, which is much lower than the reservoir temperature. Previous research work on high temperature relative permeability mainly take oil-wetted cores as objective. In this paper, laboratory test and measurement are conducted using water-wet cores from the Lunnan Oilfield. Since irreducible water saturation (Swi) is a critical factor that affects and controls the relative permeability curve, special tests are conducted to measure Swi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for water-wet cores in the course of the experiment of relative permeability.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for the water-wet cores Swi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ing temperature from ambient to 105℃,and the relative permeability curve shifted in a low water saturation direction, i.e. moved toward the left, while it moved toward the right for oil wetness reservoirs. Seen from both macroscopic and microcosmic view, the reasons and mechanisms of relative permeability change with temperature are discussed, and factors including core wetness, viscosity force, capillary forces, contact angle, interfacial tension change are considered.
胡学军杨胜来陆小虎王小强
注有机极性气体开采稠油技术被引量:1
2012年
针对储层薄、埋藏深的稠油油藏开发难度大及开采成本高的问题,在注溶剂萃取稠油技术(VAPEX)的基础上,提出向稠油油藏注入一种低饱和蒸汽压的有机极性气体PE提高采收率的采油技术。利用相态观察及黏度测定两种方法研究了该气体与稠油在气态和液态两种情况下的降黏效果。另外,还对比了该气体与VAPEX中常用烃类气体LPG对稠油降黏及萃取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气体在原油中具有很好的溶解性,能大幅度降低原油黏度;和LPG与稠油作用不同,该有机气体在液态状态下能大量分散稠油中的沥青,形成一种低密度低黏度混合相。现场应用表明注入该气体的措施井增产效果明显,因此,该注气技术可适用于一些埋藏深、油层薄、渗透性差和黏度高的稠油油藏。
胡学军齐梅张红臣冯建华
关键词:稠油注气开发降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