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汶竹

作品数:9 被引量:71H指数:2
供职机构: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关节
  • 4篇骨折
  • 3篇关节置换
  • 2篇置换术
  • 2篇手术
  • 2篇人工膝关节
  • 2篇人工膝关节置...
  • 2篇转子间
  • 2篇转子间骨折
  • 2篇膝关节
  • 2篇膝关节置换
  • 2篇老年
  • 2篇骨折固定
  • 2篇骨折固定术
  • 2篇股骨
  • 2篇股骨转子
  • 2篇股骨转子间
  • 2篇股骨转子间骨...
  • 2篇固定术
  • 2篇高龄

机构

  • 9篇成都市第三人...

作者

  • 9篇胡汶竹
  • 6篇徐永华
  • 4篇周政
  • 3篇陈勤
  • 3篇邵勇
  • 2篇关晋龙
  • 2篇余彬
  • 2篇梁炜
  • 2篇关龙
  • 2篇邓宁
  • 2篇邱建中
  • 1篇罗静
  • 1篇黄江渝
  • 1篇秦辉
  • 1篇陈坚

传媒

  • 3篇四川医学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四川省卫生管...
  • 1篇西藏医药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 2篇2002
  • 1篇2001
  • 2篇199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AO异型股骨髁支持钢板治疗C型髁部骨折的临床应用(附26例报告)
2002年
目的 介绍应用AO异性股骨髁支持钢板治疗股骨髁部粉碎性骨折 (C)的经验 ,并对治疗结果进行评估。方法 采用前外侧切口 ,对于C2、C3型骨折行一期植骨 ,术后常规负压引流 2d ,3d后行下肢功能康复锻炼器 (CPM)功能锻炼 ,2周后扶拐非负重行走。结果  2 6例中 ,优 14例 ,良 7例 ,可 3例 ,差 2例 ,优良率为 80 7% ;随访时间 6~ 2 8个月 (平均 2 0 5个月 )。结论 AO异性股骨髁支持钢板 ,较易完成复杂髁部骨折的内固定 ,骨折复位满意 ,关节面平整 ,内固定坚强 ,可早期功能锻炼 ,疗效满意 ,是理想的内固定方法。
胡汶竹徐永华
关键词:内固定骨折固定术
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治疗高龄复杂的股骨转子间骨折被引量:7
2004年
目的 探讨治疗高龄病人复杂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一种内固定方法。方法  2 0 0 0年 4月至 2 0 0 3年 1月 ,采用Link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 ,治疗平均年龄为 77 4岁的高龄病人股骨转子间骨折 3 6例 ,其中男 2 1例 ,女 15例 ,左侧2 0例 ,右侧 16例。按照Tronzo分型 ,Ⅲ型 2 3例 ,Ⅳ型 13例。每例病人均有 1~ 3种合并症 ,伤前生活均可自理。结果 术前住院 3~ 8天 ,平均 6 7天。住院时间 15~ 2 8天 ,平均 2 2 8天。无 1例死亡 ,无髋内翻及明显肢体短缩 ,1例加压螺钉松动。随访时间平均 2 5个月 ,12例超过 3年 ,均无死亡 ,2 6例病人可弃拐行走 ,恢复伤前生活质量。结论 对高龄病人复杂的股骨转子间骨折 ,积极处理合并症 ,早期选择可靠有效的内固定方法 ,能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取得良好临床治疗效果。
陈勤邓宁秦辉徐永华胡汶竹周政邵勇邱建中
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高龄解剖型钢板
血清骨钙素水平检测的临床应用现状被引量:60
2007年
BGP又称骨钙蛋白,是由成骨细胞分泌的一种特异性非胶原蛋白。血清中BGP水平变化,直接反映成骨细胞活性,是成骨细胞功能和骨质矿化的特殊标志物,作为骨转换标志物逐渐被临床运用。有研究表明:血清BGP比其他生化指标(如:AKP、BMC、BMC/BW、CA—S、pho-s)敏感,特异性高,常用来指导骨质疏松症治疗及疗效观察。用于骨折治疗中的评价,目前未见报道。
黄江渝胡汶竹
关键词:骨钙素骨折电化学发光免疫法
改良Gamma钉手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2008年
目的探讨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一种改良Gamma钉手术方法及其疗效。方法2002年3月-2006年10月,采用改良Gamma钉技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39例,其中男18例,女21例;年龄67~98岁,平均75.7岁。按AO分型:A1型6例,A2型24例,A3型9例,其中明确有骨质疏松症患者36例,占92.3%。手术方式的改良:(1)采用患侧在上的侧卧体位,患肢屈髋、屈膝60。,健肢尽量屈膝屈髋。(2)采用麻醉后一次性间接牵引复位,无需持续机械牵引。(3)术中通过旋转C形臂直接获取正、侧位照片。结果35例获得随访,时间6个月-5年2个月,平均3年2个月。手术资料显示:手术切口(4.3±1.2)cm,手术时间(46±10)min,手术失血量(65±26)ml,术中透视(3.0±2.1)次。术后康复资料显示:术后随访1年内无死亡患者,术后下床时间为(10.5±3.6)d,骨折临床愈合时间(10.9±2.1)周,术后6个月Parker评分为(6.9±3.2)分。结论改良Gamma钉手术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创伤和失血、降低X线暴露,从而提高手术效率,有利于老年患者术后早期康复,并有助于降低老年患者围术期的死亡率。
陈勤胡汶竹邓宁关龙邵勇周政梁炜陈坚余彬罗静
关键词:股骨骨折骨折固定术髓内
人工膝关节置换6例初步报告
1999年
徐永华胡汶竹关晋龙
关键词:关节置换人工全膝关节膝关节屈曲畸形关节活动度膝外翻畸形
影像监测术中控制人工全髋关节假体置入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 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中影像监测控制假体放置的方法,提高初次THA假体置人的精确度。方法2000年4月~2005年8月,采用影像监测术中控制假体置人技术组(imaging,Ⅰ组)THA69例75髋,男32例,女37例;年龄46~75岁,平均62.3岁。同期采用通用技术组(standard,S组)THA72例78髋,男33例,女39例;年龄43~75岁,平均60.5岁。患者术前诊断为股骨颈骨折(GardenⅢ、Ⅳ):Ⅰ组23例23髋。S组25例25髋;髋臼发育不良(Campbell Ⅰ、Ⅱ):Ⅰ组9例10髋,S组11例13髋;骨性关节炎:Ⅰ组16例17髋,S组15例15髋;股骨头坏死(FicatⅢ、Ⅳ):Ⅰ组15例16髋,S组17例17髋,类风湿关节炎:Ⅰ组6例9髋,S组4例8髋。其中骨水泥型假体Ⅰ组21髋,S组22髋;非骨水泥型假体Ⅰ组12髋,S组11髋;混合型假体Ⅰ组42髋,S组45髋。Ⅰ组采用通用技术加术中X线透视控制假体置入,对臼外倾角、臼前倾角、颈长度和偏心距进行量化性监测。S组采用目测加定位器控制假体置入。对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出血量、输血量、手术时间、X线透视次数、感染、术后功能恢复以及术后X线影像监测假体位置进行比较。结果 Ⅰ组随访60例65髋,S组63例69髋,随访时间6个月~5年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Ⅰ组3.6年,S组3.7年。两组的手术切口长度、出血量、输血量、手术时间、X线透视次数以及术后X线评价假体位置、术后1年功能恢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THA效果明显优于S组。结论影像监测THA能显著提高假体放置的精确度,减少不良的THA手术。拥有C臂X线透视机的县级医院可以开展这种技术。
陈勤周政邵勇关龙胡汶竹余彬邱建中梁炜
关键词:关节成形术
玻璃酸钠与得宝松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应用观察
2001年
目的 :为了研究玻璃酸钠 (SH)与得保松 (Diprospan)关节腔内注射补充治疗膝骨关节炎 (OA )的疗效。 方法 :选 (OA)患者 2 6例 ,关节腔内注射SH与Diprospan每周一次 ,每次SH 2ml,Diprospan 1ml,疗程五周。 结果 :总有效率96 2 %。结论 :这种联合替代疗法治疗早 。
胡汶竹徐永华周政
关键词:玻璃酸钠得保松膝OA膝骨关节炎
人工膝关节置换6例报告
1999年
1997年8月起,我院开展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现已完成6例,短期随访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例,女5例。最大年龄68岁,最小年龄61岁,平均64.5岁。全部病例病理诊断类风湿关节炎。平均病程15年,行动困难,关节变形9年...
徐永华胡汶竹关晋龙
关键词:人工关节膝关节置换术病例报告
高龄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并发症的防治被引量:2
2002年
胡汶竹徐永华
关键词: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并发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