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炯

作品数:134 被引量:464H指数:11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技专项基金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2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3篇专利

领域

  • 130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90篇细胞
  • 61篇干细胞
  • 59篇造血
  • 58篇造血干
  • 58篇造血干细胞
  • 55篇干细胞移植
  • 52篇造血干细胞移...
  • 48篇白血
  • 48篇白血病
  • 36篇急性
  • 21篇血液
  • 18篇疗效
  • 18篇基因
  • 17篇粒细胞
  • 17篇淋巴
  • 15篇恶性
  • 14篇预后
  • 13篇髓系
  • 13篇髓系白血病
  • 13篇骨髓

机构

  • 127篇上海交通大学...
  • 6篇上海第二医科...
  • 5篇复旦大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上海市第一人...
  • 3篇同济大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同济大学附属...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市杨浦区...
  • 2篇上海市嘉定区...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河北大学
  • 1篇青岛大学

作者

  • 134篇胡炯
  • 52篇沈志祥
  • 30篇唐暐
  • 29篇赵维莅
  • 27篇王苓
  • 25篇吴文
  • 17篇徐岚
  • 15篇李军民
  • 15篇曾晓颖
  • 13篇闫骅
  • 11篇樊星
  • 11篇陈钰
  • 9篇陈赛娟
  • 8篇山洁慧
  • 8篇高晓东
  • 8篇窦汉波
  • 7篇陈瑜
  • 7篇李秀松
  • 6篇陈玉宝
  • 6篇王鸿利

传媒

  • 18篇中华血液学杂...
  • 13篇内科理论与实...
  • 8篇白血病.淋巴...
  • 8篇诊断学理论与...
  • 6篇上海第二医科...
  • 6篇国外医学(输...
  • 6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临床血液学杂...
  • 3篇中华内科杂志
  • 3篇上海医学
  • 3篇世界临床药物
  • 3篇检验医学
  • 2篇中国实验诊断...
  • 2篇中国骨伤
  • 2篇中西医结合学...
  • 2篇国际输血及血...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第十六届全国...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6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6
  • 7篇2015
  • 12篇2014
  • 12篇2013
  • 7篇2012
  • 4篇2011
  • 12篇2010
  • 5篇2009
  • 6篇2008
  • 9篇2007
  • 6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1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外周血CD34^(+)细胞计数对造血干细胞动员和采集临床意义的研究进展
2022年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被广泛应用于血液系统疾病的临床治疗, 但仍有部分患者面临治疗失败。人体外周血中造血干细胞(HSC)含量极少, 必须通过动员才能促使HSC从骨髓释放到外周血。HSC动员是auto-HSCT的关键过程, 其动员效率和采集量对auto-HSCT成功, 以及移植后转归均有重大影响。由于动员能力差导致的外周血CD34^(+)细胞计数低是auto-HSCT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auto-HSCT中回输HSC数量不足, 可能影响患者的长期预后。在采集前使用新型HSC动员剂普乐沙福抢先治疗, 可有效降低HSC动员失败率。笔者拟就auto-HSCT现状、HSC动员现状、外周血CD34^(+)细胞计数在HSC采集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旨在为临床中外周血HSC动员不佳患者的识别和指导合理的普乐沙福抢先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汪靖王苓王丽宁姜杰玲胡炯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动员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
Fludarabine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1998年
Fludarabine(FDB)是近年来发展的新型抗肿瘤药物,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尤其是淋巴系统恶性疾病,如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LL)、淋巴瘤(lymphoma)治疗中有广泛应用。FDB不仅可以作为单药化疗,而且可以联合其它化疗药物治疗低度恶性NHL(LGL),提高疗效;并且还可应用于AML/MDS等髓系恶性疾病的治疗。
胡炯仇倩瑶
关键词:FLUDARABINE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外周血CD34^+细胞检测对外周血干细胞采集结果及时机选择的意义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 研究外周血CD34^+细胞数对采集结果 的意义,并探索可用于临床指导外周干细胞采集时机选择的参考阈值.方法 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57例次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动员采集患者,以环磷酰胺(CTX)化疗+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5~10μg/kg)动员,COBE分离仪(Spectra Version 6)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应用流式细胞术监测外周血中CD34^+细胞绝对计数.结果 采集产品单个核细胞(MNC)中位数4.6×10^8/kg(0.3×10^8/kg~10.5×10^8/kg),CD34^+细胞中位数2.4×10^6/kg(0.16 × 10^6/kg~34.9×10^6/kg),外周血CD34^+细胞数是产品MNC和CD34^+细胞总量唯一相关指标,外周血白细胞(WBC)与采集产品MNC和CD34^+细胞数无关.进一步分析提示外周血CD34^+计数≥15/μl,单次采集效率提高,CD34^+细胞采集量达1×10^6/kg和2×10^6/kg比例为81%和60%,采集产品MNC和CD34^+总数明显提高.提示外周血CD34^+细胞数15/μl可作为启动采集.ROC分析发现外周血CD34^+细胞25(26.5~28.6)/μl,单次采集足量CD34^+细胞概率最大.结论 外周血CD34^+细胞计数是外周血自体干细胞采集重要的相关指标,CD34^+细胞15/μl可作为采集时机选择的阈值.
唐暐王苓赵维莅沈志祥胡炯
关键词: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干细胞采集
对1例造血干细胞移植伴感染并发症患者的药学监护
2014年
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stemcelltransplantation.HSCT)是经大剂量放化疗或其他免疫抑制预处理,清除受体内的肿瘤细胞、异常克隆细胞,阻断发病机制,然后把自体或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给受体,使受体重建正常造血和免疫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些治疗手段。1998年统计,全世界一年干细胞移植多达52000例。
李娟胡炯杨婉花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药学监护临床药师
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的长期疗效和预后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分析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白血病的长期疗效和相关预后因素。方法1999年4月~2007年12月,应用Allo-HSCT治疗各类白血病患者37例,其中第1次完全缓解期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各11例,慢性期的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15例。在37例中,HLA全相合同胞供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20例,HLA相合非血缘供体造血干细胞移植17例(骨髓14例,外周血3例);移植预处理包括环磷酰胺(Cy)+全身照射(TBI)±依托泊苷(VP- 16)方案21例、白消安(Bu)+Cy方案11例和氟达拉宾(Flud)+阿糖胞苷(Ara-C)+Bu方案5例;异基因移植患者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方案为氨甲碟啶(MTX)+环孢素(CSP)±吗替麦考酚酯(MMF)。对37例患者的总体生存率、移植相关死亡率(TRM)、复发率进行统计,并分析相关预后因素。结果移植后预期6年总体生存率为(67.6±10.1)%;移植后第100天TRM为(2.7±2.7)%,预期6年总体TRM为(28.6±9.9)%;预期6年复发率为(5.3±5.5)%。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提示,发生重度GVHD(Ⅱ~Ⅳ度急性GVHD或广泛性慢性GVHD)是影响生存的最重要因素。结论Allo-HSCT治疗白血病具有良好的长期疗效。预防和治疗GVHD对进一步提高Allo-HSCT的长期疗效和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胡炯唐帏赵维莅陈玉宝吴文徐岚闫骅高晓东沈志祥
关键词:白血病移植物抗宿主病长期疗效预后因素
37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接受一线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加沙利度胺维持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4年
既往的研究显示,传统化疗如马法兰、VAD(长春新碱、多柔比星、地塞米松)方案,对降低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骨髓中异常浆细胞、缓解疾病症状有效,但获得完全缓解(CR)比例极低,治疗后患者中位总生存(OS)期仅为2~3年[1].常规化疗基础上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能显著提高MM患者的CR和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率,且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患者的OS以及无进展生存(PFS)率[2-5].
樊星唐暐王苓胡炯
关键词: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多发性骨髓瘤疗效观察沙利度胺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PML-RARα融合基因实时定量RT-PCR标化法和常规法计算的比较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改进实时定量RT—PCR的检测计算方法,提高定量RT—PCR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微量残留病变监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实时定量RT—PCR和常规定性RT—PCR检测31例APL患者在治疗前后融合基因PML—RARα的表达水平,对两种计算方法进行比较:常规按照患者治疗前后自身比较计算(常规法)和治疗前标准化基线水平计算(标化法)。结果31例患者采用两种定量计算方法结果近似,标化法计算结果示患者在治疗缓解、巩固治疗和维持治疗期间融合基因PML—RARα转录本对数下降值分别为(2.0±1.9)、(4.9±1.4)和(5.7±0.1),常规法计算结果为(1.9±1.9)、(4.8±1.3)和(5.7±0.4)。在维持治疗阶段标化法定量RT—PCR的结果显示患者个体差异更小。按照标化法计算结果,次要分子生物反应(对数值≥3)和主要分子生物反应(对数值≥5)标准仍然适用。结论采用标化法计算实时定量RT—PCR结果能较好的对APL患者的微量残留病变进行监测,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患者个体差异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同时适用于治疗前标本缺如的患者。
胡炯高晓东刘元眆朱勇梅李军民沈志祥
关键词:粒细胞PML-RARΑ
环孢菌素A联合泼尼松和雄激素治疗纯红细胞再生障碍的临床疗效研究被引量:7
2001年
吴文沈志祥孙关林胡炯陈钰曾晓颖李军民
关键词: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环孢菌素A泼尼松雄激素
未治病人数量变化的原因分析被引量:3
1998年
长期以来,人们对未治病人这项统计指标未引起重视。其实它是反映一个医院或一个临床科室的病种结构变化及医疗质量的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指标。通过这项指标可以看出在缩短平均住院日过程中产生的某些问题,以便及时加以控制;也可以看出传统的医疗方案的改变及医疗技术的进步对提高医疗效率的影响。本文对某医院1991年~1996年未治病人的变化及其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1
王美筠胡炯高恪
关键词:卫生统计
EBMT积分体系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疾病中的预后价值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分析恶性血液疾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的危险因素,探索中国人群EBMT积分预测移植长期疗效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44例allo-HSCT治疗的血液病患者,预后评估参照EBMT积分,危险因素包括患者年龄、疾病状态、诊断至移植时间、供/患者性别组合、供体来源。将患者分为3组:低危组(O~1分)、中危组(2~3分)和高危组(4~7分)。结果移植后所有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413(10~1827)d,存活患者中位随访837(166~1827)d,预期4年总生存(OS)率、移植相关死亡率(TRM)及复发率(RR)分别为(57.5±4.6)%、(21.6±3.7)%和(42.7±6.1)%。其中低危组4年OS率、TRM、RR分别为(72.2±9.0)%、(8.1±4.5)%和(27.3±8.7)%,明显优于中危组[分别为(57.7±6.0)%、(23.1±5.1)%和(44.9±8.3)%]和高危组[分别为(36.9士10.2)%、(33.5±9.2)%、(51.5±1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1、0.02和0.009)。结论EBMT积分体系能有效提示allo-HSC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OS率、TRM和RR。
王苓唐暐樊星赵维莅陈玉宝沈志祥李军民胡炯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血液肿瘤预后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