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腾鹏
- 作品数:5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剂在淋巴瘤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0
- 2016年
- 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PKB,又称AKT)-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 TOR)信号通路与细胞的生长、增殖、分化、凋亡、代谢等密切相关,在多种实体肿瘤中已发现该信号通路的异常。近年来,以抑制该通路特定位点的靶向治疗已成为抗肿瘤的研究热点。许多该位点新型抑制剂也已进入淋巴瘤的临床试验中,本文就该通路在淋巴瘤中的活化状态及各个分子靶点抑制剂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刘慧李鑫胡腾鹏孙振昌张明智
- 关键词:淋巴靶向治疗
- ABCC4/MRP4和ABCC5/MRP5基因在NK/T细胞淋巴瘤的表达及与临床疗效的关系被引量:4
- 2014年
- 背景与目的:NK/T细胞淋巴瘤(natural killer/T cell lymphoma)疗效差,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的产生是引起肿瘤产生耐药和化疗疗效降低及失败的原因之一,本文通过研究多药耐药相关蛋白4(ABCC4 multidrug resistance associated protein,ABCC4/MRP)基因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5(ABCC5 multidrug resistance associated protein,ABCC5/MRP)基因在NK/T细胞淋巴瘤SNK-6、YTS细胞株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合临床疗效了解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法(immunohistochemistry,IHC)检测ABCC4/MRP4、ABCC5/MRP5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NK细胞相比,ABCC4/MRP4、ABCC5/MRP5基因在SNK-6、YTS细胞株中高表达(P<0.05);与鼻炎组织相比,ABCC4/MRP4、ABCC5/MRP5基因在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组织中高表达(P<0.05);ABCC4/MRP4、ABCC5/MRP5基因表达量的高低和临床疗效呈负相关(P<0.05)。结论:ABCC4/MRP4、ABCC5/MRP5基因及其表达蛋白影响NK/T细胞淋巴瘤的疗效。
- 李汝平韩丽娟张旭东张明智胡腾鹏秦贝贝文建国
- 关键词:NKT细胞淋巴瘤
- Notch信号分子在人NK细胞淋巴瘤细胞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Notch信号分子及下游靶基因在人NK/T细胞淋巴瘤、NK细胞淋巴瘤、T细胞淋巴瘤和B细胞淋巴瘤细胞中的表达,阐明Notch信号分子在NK细胞肿瘤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选择NK/T细胞淋巴瘤细胞SNK-6、NK细胞淋巴瘤细胞YTS、人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Jurkat和人Burkitt’s淋巴瘤细胞Raji,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上述细胞中Notch信号分子的表达水平。结果:Notch 1,3,4信号分子在YTS和SNK-6细胞中表达量均不同程度高于Raji和Jurkat淋巴瘤细胞(P<0.01),但是在SNK-6中的表达量均不同程度低于在YTS细胞中的表达(P<0.01)。Notch 2信号分子在YTS、SNK-6细胞中的表达量高于Jurkat细胞(P<0.01),但是与Raji细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otch下游靶基因Hes1的表达量,YTS细胞高于Raji和Jurkat细胞(P<0.05,P<0.01),而SNK-6细胞则低于Raji和Jurkat细胞(P<0.01)。结论:在NK细胞肿瘤细胞中Notch信号分子表达异常,且明显区别于B、T细胞淋巴瘤细胞。
- 胡彦伟张明智曹玲张旭东刘倩倩韩丽娟胡腾鹏杨黎文建国
- 关键词:NOTCH信号通路NKT细胞淋巴瘤B细胞淋巴瘤T细胞淋巴瘤
- 咽部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3年
- 咽部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follicular dendritic cell sarcoma,FDCS)是一种原发于滤泡树突状细胞(follicular dendritic cells,FDCs)的罕见恶性肿瘤。自1986年Monda等。报道第1例FDCS以来,至今咽部FDCS文献报道已有50余例。本文就原发于咽部的FDCS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生物学特性及预后进行文献复习。
- 胡腾鹏王新华常宇樊青霞张明智
- 关键词: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咽部
-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CD5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疗效关系的研究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检测CD5蛋白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表达情况,并探讨CD5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ElivisionTM法)检测232例患者中CD5蛋白的表达,回顾性研究CD5阳性表达DLBCL与CD5阴性表达DLBCL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化疗效果,运用χ2检验比较两者差异。结果:232例DLBCL患者中,CD5阳性表达率19.8%(46/232)。DLBCL中,CD5表达与年龄(χ2=61.061,P=0.001)、性别(χ2=92.115,P=0.001)、分期(χ2=47.508,P=0.001)、KPS评分(χ2=42.178,P=0.001)、B症状(发热、乏力、盗汗和消瘦,χ2=56.344,P=0.001)、血清LDH水平(χ2=33.341,P=0.001)以及侵犯部位(χ2=78.123,P=0.001)相关;而与血清β2-MG水平无关,χ2=2.495,P=0.138。46例CD5表达阳性的患者中,6例化疗有效,有效率为13.0%(6/46);而186例CD5表达阴性DLBCL患者中,131例患者化疗有效,有效率为70.4%(131/18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227,P<0.05。结论:CD5阳性表达的DLBCL好发于老年女性,侵袭性高;CD5阳性表达DLBCL患者比CD5阴性表达的患者疗效差。
- 柳喜洋宋波张蕾张明智汪变红马阳阳胡腾鹏
- 关键词:CD5临床病理特征疗效免疫组织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