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洪成
- 作品数:55 被引量:244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注采过程中气质流体置换数值模拟及原地气置换方法——以新疆H储气库为例被引量:2
- 2023年
- 凝析气藏型储气库在注入干气后与原地气不断置换,组分和相态发生变化,对其深入研究是储气库注采优化控制、实现高效运行的关键。以新疆H储气库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重力控制下的组分梯度分布模型,定量分析了多周期注入气在储层中的扩散特征、采出气组分变化及凝析油含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先期高部位注气及强注弱采有利于原地气被驱离近井地带;其后高部位采注比高,原地气置换彻底,低部位采注比低,重组分富集在低部位及气库西侧;单井凝析油含量变化特征受构造部位、注采策略、投产方式等因素综合影响;单井吞吐使原地气置换能力降低,凝析油采出能力随之降低;循环注气方式、以采投注、短期较高采注比均有利于含重组分的原地气加速置换。研究成果可为同类贫凝析气藏改建储气库的设计、注采运行制度的制定及现场调控等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 廖伟刘国良李欣潞张赟新郑强曹锡秋胥洪成
- 关键词:储气库
- 致密油藏水驱油微观机理信息确定方法、装置及系统
- 本说明书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致密油藏水驱油微观机理信息确定方法、装置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预设润湿性岩样在饱和油束缚水状态下的初始核磁共振T<Sub>2</Sub>图谱;对所述预设润湿性岩样基于预设驱替压力进行水驱油处理,...
- 李海波郭和坤杨正明孙玉平胥洪成张合文卢海兵周尚文
- 文献传递
- 一种确定储层边界层厚度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确定储层边界层厚度的方法、装置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根据第一离心处理前和第一离心处理后的第一岩心样品的横向弛豫时间谱,确定目标岩心样品的束缚水饱和度;根据目标岩心样品的孔隙分布数据中第一类孔隙占比和...
- 李海波郭和坤杨正明张亚蒲骆雨田胥洪成孙玉平张合文
- 文献传递
- 汪深1块火山岩气藏气井产能评价与优化配产
- 本文在总结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紧密围绕影响气井高产稳产的因素开展工作。深入研究了汪深l块气井的瞬时产能、稳定产能和动态储量,制定了气井配产原则,在此基础上对气井进行合理配产,为编制开发方案奠定基础。研究中取得以下几...
- 胥洪成
- 关键词:火山岩气藏产能评价合理配产
- 文献传递
- 岩石孔隙结构演化分析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提供了岩石孔隙结构演化分析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对岩样进行抽真空加压饱和煤油处理;对处理后的岩样进行驱油实验;对驱油实验后的岩样进行恒速压汞测试,确定驱油实验后岩样的孔隙结构参数;对岩样的平行样进行恒速压汞测试,确...
- 李海波郭和坤李熙喆杨正明骆雨田张亚蒲胥洪成卢海兵
- 利用露天矿坑改建地下储油库的方法及储油库和储油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利用露天矿坑改建地下储油库的方法及储油库和储油方法。所述利用露天矿坑改建地下储油库的方法,包括在待改建的露天矿坑的内部空间设置一定数量的支撑柱;在矿坑的坑底部署储水槽;对矿坑的坑底和坑壁做防渗处理;在矿坑的上...
- 丁国生武志德完颜祺琪朱华银张敏刘冰冰石磊刘满仓冉莉娜李康垢艳侠白松赵凯胥洪成
- 一种确定致密油含量的方法及装置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确定致密油含量的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提供有目的储层中目标岩心样品、离心处理前的第一岩心样品和离心处理前的第二岩心样品的横向弛豫时间谱,以及第一离心处理后的第二岩心样品的横向弛豫时间谱;其中,第一岩心...
- 李海波郭和坤杨正明张亚蒲骆雨田胥洪成孙玉平张合文
- 文献传递
- 一种页岩油藏岩心二氧化碳吞吐实验方法和装置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页岩油藏岩心二氧化碳吞吐实验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在模拟吞吐过程中进行模拟吞的步骤中,向围压加持下的饱和油岩心注入二氧化碳使二氧化碳先沿着岩心外壁包裹到岩心周围再进入岩心中。该方法能够有效避免模拟吞吐过...
- 李海波郭和坤杨正明胥洪成张合文卢海兵骆雨田张亚蒲
- 气顶油藏型地下储气库注采动态预测方法被引量:19
- 2016年
- 气顶油藏型地下储气库建设及运行在我国刚刚起步,尚缺乏现场实用的运行注采动态分析与预测方法。为此,根据气顶注采气过程中气相与油相的压力响应特征,引入了周期可变动用剩余油量与地层压力的关系,真实还原了剩余油量在注采气过程中对地下储气库运行的影响,建立了周期注采气动态预测数学模型,得到了一个完整注采周期内气顶自由气、地层剩余油的动用量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库容参数预测指标。实例计算结果表明:(1)一方面,周期可动用剩余油量对气顶自由气动用量的影响不能忽略,可动剩余油的弹性作用使气顶内部压力响应特征产生了较为复杂的改变,有可能导致气顶油藏型地下储气库建库周期较气藏型地下储气库长;(2)另一方面,随着注采周期的延长,储气库内动用自由气、剩余油的动用量逐步增长,但趋势渐缓,从而使注入气向剩余油溶解扩散造成的损耗气量始终保持在较低水平,不会对储气库的稳定运行造成负面影响。
- 王皆明赵凯李春胥洪成张海山耿彤
- 关键词:气顶油藏地下储气库注采
- 复杂地质条件气藏储气库库容参数的预测方法被引量:31
- 2015年
- 国内复杂地质条件气藏型地下储气库经过10余周期注采后工作气量仅为建库方案设计工作气量的一半,运行效率偏低。为此,利用气藏地质、动态及建库机理,建立了地下储气库注采运行剖面模型,根据气藏开发、气藏建库及稳定注采运行过程中纵向上流体的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趋势,将地下储气库剖面分成4个区带(建库前纯气带、气驱水纯气带、气水过渡带及水淹带);按区带确定了影响建库有效孔隙体积的主控因素(储层物性及非均质性、水侵和应力敏感)及其量化评价方法,进一步考虑束缚水和岩石形变的影响,并引入注气驱动相,根据注采物质平衡原理建立了气藏型地下储气库库容参数预测数学模型。该模型涵盖了地质、动态及建库机理,从微观和宏观角度综合评价了影响建库空间的主控因素,大大提高了预测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度,使建库技术指标设计更趋合理,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气藏型地下储气库群的建设当中。
- 胥洪成王皆明屈平冯裕才邓彩凤
- 关键词:气藏地下储气库非均质性水侵应力敏感